●本刊記者/彭 納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中的節儉,在孩童朗朗的讀書聲中一代一代傳遞。然而,2013年底,一組數據顯示,中國餐飲業每年浪費的糧食能養活2億人口。這樣觸目驚心的數據,讓國人警醒,一場抵制浪費的“戰役”在國人中已經打響。
從抵制舌尖上的浪費,到日常生活的低碳環保,在四川,浪費行為正在逐漸減少,節儉新風正撲面而來。
“我們用上沼氣、太陽能了!”6月,在涼山州民勝鄉,58歲的村民何幺三走進廚房,扭開沼氣灶開關,隨著“砰”的一聲,藍色的火苗“咝咝咝”地燃了起來。
“自打建起了沼氣池,家家戶戶做飯用沼氣,既清潔又衛生,不用冒煙就把飯煮好了,比用電還快捷!”何幺三樂呵呵地說,“到山上砍柴又苦又累,屋里也熏得黑黢黢的。”現在好了,有了沼氣以后,都不上山了,省了好多工夫,家里也清潔亮堂多了。”
在何幺三的家中,“高大上”的不止是沼氣,抬頭一看,他家屋頂上還有個太陽能,“要說這太陽能熱水器,我們彝家是老人小孩都喜歡。以前干完農活,不管天冷天熱、刮風下雨都只能到河里去洗澡。女人不敢去,就只能在家燒水洗。冬天天氣冷的時候,身上有再多的汗也只能回家拿濕毛巾擦一下。現在好了,啥時想洗擰開水龍頭就行了,方便得很,還不用花一分錢!”說起自家的太陽能,何幺三興高采烈。
新能源電器既節能,使用也方便。在藏區,牧民們早已用上了方便攜帶的太陽能電視機,電視機如手提箱,打開后,一面是電視屏幕,一面裝著衛星接收天線。為方便牧民攜帶,電視機采用一體化設計和軍工工藝,可防水、防震。衛星接收天線可折疊,拉伸即用,且配有小型指南針。考慮到牧民長時間放牧的需求,電視機可利用太陽能光源,這為牧區群眾枯燥的放牧生活增添了一抹色彩。
據統計,2013年,我國建筑能耗占到全社會總能耗的28%—30%。拿成都作為例子,如果成都國家機關辦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每年能夠節約用電20%,那就是3億千瓦時。根據研究人員估算,如果實現20%的節能目標,成都每年可以直接節約經費3.04億元。
我們住的房屋也存在浪費?我們未曾留意的這些浪費,卻有有心人注意到了,他們從這些浪費中,找尋到了新的節能環保路。
2013年冬天,一種只需像搭“積木”般拼裝的新型建房方式在廣安農村出現。建房所需構件均使用綠色環保材料從流水線上預制而成,在施工現場則只需按房屋設計進行拼裝。整體施工均為干法作業,無噪音、粉塵、污水污染,比傳統建房方式節水90%、節省用工50%、節省工期30%。這種拼裝房節能環保,隔音隔熱防潮,可滿足9級或更高地震設防需求。目前,廣安市已在華鎣、岳池等地的10個新農村建設點率先建設這種新型住宅600余戶。
這個稀奇“玩意兒”讓蓋了十幾年房子的泥水匠楊開云大開眼界,這段時間,只要有空,他都要到村里的“幸福美麗”新村建設現場去溜達。楊開云沒見過這樣的蓋房方式:不用砌墻、打圈梁,所有的構件都是在工廠預制好后運到現場組裝。他也沒見過這樣的房子:沒有一片磚瓦和一根大梁,主體結構為鋼骨結構體系,墻體采用“雙保溫”+“雙隔層”保溫節能技術,冬暖夏涼。
村民李世壽體驗了新型房屋后,對其贊不絕口,“不僅抗震,還節能、環保,比‘老房子’安逸多了。”他迫不及待地打電話叫在外經商的兒子把房屋購買款給匯了來。
和廣安的情況相同,如今主打節能環保的樓盤在全省各地也是越來越多。節儉,讓我們從所居所住開始。
5月的一個清晨,南充市蓬安縣城的寧靜被一個由近40輛自行車組成的迎親車隊打破,宏大的場面讓不少市民駐足觀看。
一輛被“精心打扮”的4人自行車上,身著潔白襯衫的新郎蒲爽正與他的伴郎一起,蹬著“主婚車”,前去迎接他的新娘。他們身后,是一個龐大的車隊。
新郎蒲爽今年25歲,是縣郵政儲蓄所的一名工作人員,也是一名自行車愛好者。蒲爽稱,半年前,他和老婆兩個人就開始籌備婚禮。“我就一直在琢磨著怎樣讓自己的婚禮更有意義,最終我與愛人商定,要舉行一場特殊的自行車婚禮。一來環保,二來也浪漫。”在確定了方案以后,他馬上召集了自己騎游俱樂部的車友們。讓他沒想到的是,車友們無一反對,都爭先表示要參加。于是,40輛“迎親車”就這么浩浩蕩蕩地騎上了街。
近些年,在自行車、地鐵、公交上辦婚禮,“曬”幸福的新人越來越多。市民楊小姐準備明年辦婚禮,在多次考察后,她表示非常想辦一場與眾不同、浪漫非凡又能夠環保從簡的婚禮,自行車婚禮也成了她的首選。
在仁壽縣鳳陵鄉文化宣傳服務中心的院子里,一對新人則選擇用另一種方式走進婚姻殿堂。這對新人都是大學畢業生,他們既沒有租用豪華婚車,也沒有請來大型樂隊,更沒有邀請婚慶司儀,只是在親朋好友的見證下,悄然舉行了一場低調的環保婚禮。
在婚禮現場的迎賓區、宴席桌椅等角落,都布置著顏色不一的手工塑料絹花。婚宴一開席,院壩里一桌桌農村風味的豆花飯讓大家吃得很盡興。這場婚禮的策劃師、鄉文化宣傳服務中心主任介紹說,跟真正的鮮花相比,婚禮現場使用的塑料絹花更加平價實惠,而且還能循環利用。摒棄了大操大辦,這場低調的婚禮不僅降低了成本,也受到了來賓的熱烈歡迎。“像這樣的‘環保婚禮’,今年我們鄉已經舉行了5場。主角全都是本鄉的大學生或年輕的打工者。”主任笑著說。
如今,極簡、環保的婚禮悄然成為年輕人的一種時尚選擇。豪華車隊、魅力鮮花,婚禮上褪去這些繁華,愛情更顯彌足珍貴。節儉,我們從幸福生活的第一步開始。
對“舌尖”上的浪費說“不”、隨手擰緊的水龍頭、調高一度的空調、“冷落”自家的私家車選擇公共交通工具,這些不起眼的小事,是反對浪費的主戰場。當節儉之風滲入到我們生活的每一個細節之中,當節儉留于我們心中,當節儉外化于我們的行動時,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將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