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程彬
1.別步走200步:
進行中挺胸抬頭,左右腳交替地邁向另一只腳的外側,故謂別(biè)步走。交叉深度愈大愈好,雙臂環腰做大甩動。由于別步走是腳的外側先著地,使雙腳外側上的各個反射區都受到了近于按摩似的壓力。而且大腿、小腿、大臂、小臂、肘、手腕都比自然散步用力要多。雙胯、腰和肩也隨之擺動,能拉動胸部、腹部、胯部、臀部的肌肉,使之得到充分的鍛煉。由于變形走的形態有些另類,也許會有人悄聲非議,不要被干擾,抱定“我行我素健我體,莫管他人論短長”的心態,于眾目睽睽之下照走不誤,久而久之,人們就會不覺其“怪”了。
2.直步走200步:
行進時,兩腿、兩臂,都呈僵直狀態不打彎。雙腳距離盡量拉寬,五指并攏掌心向后,成直線地大甩臂前后擺動。兩腳盡量高抬,雙腳成平行線,沒有一點開張的角度。在直平的狀態下平起平落朝前走。頭、上身與抬起的那條“直腿”成一條直線,左右搖擺狀如鴨行。心里想的是:“不是人前出洋相,另類行走為健康”,旁若無人地勇敢前行。直腿走時雙腿的內側先著地,使雙腳內側的各反射區都收到近于摩擦似的壓力。而且,這種走法能把頸部、腰部、雙臂和雙腿上的骨骼、肌肉、筋和韌帶全部拉緊,這種效果是其他鍛煉所達不到的。手掌的前后擺動能強心,僵直狀態的大劈腿能補腎。
3.翹足走200步:
行進時,僅用兩個腳尖著地,收腹挺胸,兩手自然擺動,反復默念“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保持飄逸向上的心態。翹足行中,全身的重量都落在足趾與足前掌上,使是個額竇及附近的反射區,都受到了重于一般按摩的壓力,能收到自由式散步所收不到的效果。對腦部和神經疾患大有裨益。
4.足跟走200步:
進行中,僅用兩個足跟著地,五指并攏,手掌心朝后前后擺動。這種走法很累(體力差的,中間可稍作休息自然行走一陣兒),要抱著“莫看此行累且慢,勝利曙光在眼前”的心態堅持走。足跟走可使雙足跟上的反射區,受到近于按摩似的壓力,對痔瘡和失眠的輔助治療效果很好。
5.抖膝走200步:
行進中,每邁出一步,都要扽直、抖動一下膝關節。心里想的是“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這樣走,可使腳掌落地更實、更重。使腳心周圍的各反射區都受到近于按摩似的壓力,活化膝關節的骨膜,對膝關節炎的康復大有益處。
6.別步跳秧歌:
如果完成了五種變形走后,尚不疲乏,或是為了減肥,還可以加跳別步秧歌。別步秧歌與別步走的要領一樣,只是心里哼著秧歌調跳起來,節奏要快,對足內側的各反射區刺激的力度比別步走要重,體力消耗也大,特別有助于消化、減肥。因為能出汗,也起到了以汗“排毒”的作用。
變形走比較消耗體力,一開始要量力而行,以微汗又不太疲乏為度;體弱者也可把變形走的總量減半;在鍛煉中,如果不能一次完成某一種的變形走,也可在散步中分幾次完成;如無大場地,亦可在原地踏步進行。時間以飯后30分鐘為佳,最好能于下午太陽落山之前,在林蔭下的土地上帶氧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