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培棟
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鎮均河小學
更新教學策略優化語文教學
袁培棟
河北省武安市午汲鎮均河小學
作文教學要以“學生為本”,貼近學生實際,將作文教學溶匯于自然、社會、生活當中,采取靈活多樣的訓練形式,運用多元的評價方法,增加學生的寫作興趣,應該鼓勵學生勇于突破陳規,擺脫原有知識范圍和思維定勢的禁錮,滿足學生求知、參與、交流、成功、自尊,從而產生富于創造性的新發現、新設想。
語文教學;作文教學;教學策略
在小學語文知識教學中,作文教學是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作文是將平時多種渠道的知識積累,通過作文這種形式致以全方位的知識再現。可作為小學生來說,作文教學卻又是語文教師比較頭痛的一大難題。平時的習作也會讓學生望而生畏。在這些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經過多次的努力與嘗試。通過語文課程新標準的進一步學習,我認為應注重以下幾點。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說:“兒童是個有主動性的人,他的活動受興趣和需要的支配,強迫工作是違反心理學原則的,一切有效的活動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根據這一特點,在作文教學時一定要讓學生體驗成功,樹立自信,調動寫作積極性。我的做法有以下幾點,開展豐富多樣的交流活動。我經常在班級開展形式多樣的作文交流活動。有時,我充滿激情地朗讀學生的優秀作文;有時請學生上臺來自己放聲朗讀;有時要求各組分別圍成一圈兒,每個人都選讀一至兩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組員聽評其作文的長處和短處,在同學們熱烈的掌聲中,充分肯定的評價中,在老師聲情并茂的朗讀中,學生逐步樹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覺得自己行。我還積極鼓勵學生自己向報刊投稿。開學不到一個月,班級已有兩位同學在《作文大王》上發表了自己的作文。當這兩位學生拿著刊登著自己作文的書的時候,我大力地表揚了他們,在肯定他們的同時,也不失時機地鼓勵其他同學:他能發表,你們也能一定行!這不僅調動了發表優秀作文小作者的積極性,也調動了其他同學的寫作積極性。第三個做法是:打印成冊,讓學生感受收獲的喜悅。當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秀作文變成了鉛字,漂亮、工整地從打印機打出,再配上美麗的、富有聯想的插圖,心里別提有多高興。在班會課上,組織學生互相借閱、討論、評議,學生的寫作積極性空前高漲。學生有了寫作的欲望教師一定要給予保護,即使有些學生寫的是“三言兩語的流水帳”教師也不要責備求全,讓學生感到寫作不是“難于上青天”,這樣才會大大增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和信心。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曾經說過:“對學生最好的刺激乃是所學的材料的興趣”。可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至關重要。對此,我主要是通過在班級中營造讀書氛圍,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首先,我通過引導收集關于讀書的名言名句營造氛圍。通過引導,學生搜集了“書猶藥也,善讀則可以醫愚。”“我撲在書上,就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等多個熱愛讀書的名人名言。學生收集名言后,我還組織學生交流,并選擇代表性的名言請書法好的學生寫出來,張貼在班級墻上。其次是動員、引導學生從家中帶來自己喜愛的書充實班級圖書柜,在班級中創設一種濃厚的“書香”氛圍,讓學生產生一種追求讀書的神圣感。再次,利用家長會的機會,由學生向家長匯報從課外閱讀中得到的收獲,請家長介紹自己引導孩子進行課外閱讀的方法和經驗。實實在在的人和事,打動了廣大家長,他們自覺地為孩子創造閱讀環境。如:讓孩子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自己的小書架等,父母帶頭讀書、讀報,做孩子閱讀的榜樣,主動與孩子討論書中的問題。
沒有聯想就沒有創造,沒有聯想就沒有創新。因此,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觀察時,應啟發學生運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進行積極地思維,展開豐富的聯想,從而在腦海中生成種種畫面。學生在習作中的想象分為細節想象和組合想象。細節想象,就是根據一定的生活環境,在頭腦中對特定事物所進行的細致描繪;組合想象,就是根據多種事物的表象塑造自己頭腦中對特點事物所產生的形象。如看圖作文、擴寫、縮寫、想象描繪都是少年兒童把自己的愿望和理解加以具體化的一個思維過程。教師要善于啟發學生對事物的再思考。學生對熟知的事件往往覺得無法入手。這時,教師應充分啟發學生,“勾引”出他們的記憶資料,把內存信息轉化為語言。例如,我在教學《釣魚》這篇課文時,是這樣引導的:釣魚前,你和誰釣魚?你做了哪些工作?到了河邊你做什么?別人在干什么?你下釣之前要做什么?下釣后出現了什么現象?釣魚時你心里怎樣想的……通過這些問題的思考,他們在腦海中就會有許多的感性材料,在寫作時才感到言物。
學的目的是要運用。小學生的知識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師應將課文內容與學生生活實際結合起來及時指導,這是非常重要的。在學習《桂林山水》一文后,我們可以指導學生聯系自己身邊的景物,如:村莊、田野、江堤等,模仿《桂林山水》一文中對比、排比等手法進行描寫。在學習《十里長街送總理》這篇包含深情的文章時,我們都會被送別的深情所打動。在教完這篇文章后,我及時利用一節課對學生進行作文指導。現在的留守兒童特別多,孩子們的父母都在外地,思念父母親人的情感容易在學生心中產生思想共鳴。結果這次作文指導后,有個學生寫出了這樣感人的文章:“半年前與媽媽分別的情景又浮端在我的眼前。記得媽媽要去廣州的前一天夜晚,我總跟在身旁,她出去我跟著,她睡覺我伴著,而且我還緊緊地捏著她的手,生怕她即將離去。第二天,我早早地起床了,發現媽媽提著包已經跑出了家門,我連頭也沒梳,散著發就在后面追,我邊追邊喊,媽媽也邊跑邊抹淚。到了夜晚,我覺得房子里空蕩蕩的,怎么也睡不著,只好抱著媽媽睡過的枕頭聞聞她留下的體味……”這樣的描寫最感人,學生也能說真話、實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