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霞
河北省武安市光明小學
讀書給時,訓練落實
郭曉霞
河北省武安市光明小學
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是擺在所有語文教師面前的問題,是每個語文教師都必須研究的問題。隨著教育事業不斷發展,新一輪課程改革不斷深入,教材的難度、廣度不斷增加,課堂閱讀教學或多或少都會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如讀書不給時,訓練不落實,目標不現實,基礎不扎實,閱讀不拓展等。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我們在閱讀教學中要抓住學生的特點,有所注重的開展閱讀教學,才能讓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更有效的提高。
愛因斯坦說,往往發現一個問題,要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也有人說,發現是成功的一半,這足以說明發現在閱讀教學中的地位和作用。只有發現才能讀進去,品出味,只有發現才能讀得深,悟得透。
如在教學《荷花》一課的教學片斷時,教師讓學生反復閱讀課文后,問:你們發現了什么?有的說,我發現荷塘里的荷花太美了!有的說,這些荷花把我們的祖國裝點得如詩如畫。同學們說得真好!那么課文里作者是怎樣描寫荷花的呢?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看看又有什么新的發現?在匯報時有的說,我發現作者觀察一池美麗的荷花以后,重點抓住三種不同的姿態和不同的開放程度的荷花來進行描寫,并且作者在用詞造句上也是很講究的,用了“有的……有的……有的……”在寫不同的開放程度“全開的”,“剛開的”,“花骨朵兒”等。特別是“冒”和“挨挨擠擠”更富有情趣,具有擬人色彩,把荷花寫活了,寫動了,很有青春活力。學生的這種發現是建立在讀書的基礎上的,如果不認真讀書就發現不了作者的這么多值得吸取的東西。
質疑是創新的起點,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是進步的階梯,質疑是成功的關鍵。在閱讀教學中重視學生質疑是至關重要的。這決不是形式主義,也不是為了熱鬧才裝點花瓶。讀書有疑源于思,這是思維的結晶,也是智慧的明燈。
如在教學《半截蠟燭》這篇課文時,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共同學習體會了伯諾德一家和德軍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在講到杰奎琳鎮定的的將燭臺端上了樓,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有學生便為杰奎琳捏一把汗道:“老師,在這時,要是蠟燭熄滅被德軍發現了可就完蛋了。”教師順勢將問題留給學生,同學們能不能也像他們一家那樣機智、勇敢、鎮定的處理呢?又會怎么做呢?
課文不僅是教的藍本,讀的范本,還是情感熏陶的樣本。因此在教學實踐中,要利用這一藍本,范本和樣本,讓學生感悟到課文中主題的鮮明,內容的豐富,語言的優美,構思的巧妙,思想的啟迪,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一文中的“英勇跳崖”部分時,先讓學生認真讀課文,邊讀邊用筆劃出描寫五壯士的動作和神態的詞語,并仔細體會和品析,然后指五名學生到臺前進行表演,看學生是否真正體會到英雄人物的高大形象和高尚品質。接著讓學生在網上觀看電影《狼牙山五壯士》英勇跳崖的情景。最后教師用非常富有激情的語言說:同學們,你們看了五位同學的表演和這段電影,此情此景,難道不想對五壯士說點什么嗎?同學們都沉浸在悲痛之中,有的慢慢舉起小手,淚流滿面地說,我這才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無數先烈們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我們一定要好好珍惜。有的捏著小拳頭,非常憤怒地說,日本鬼子太可恨啦!五壯士太偉大了啦!五壯士你們聽著,我們長大了一定要為你們報仇!小學生的語言雖然童氣十足,但他們的心靈是純真的,雖然圖像信息是生動的,但語言符號是抽象的,通過學生的“讀、看、思、議”品味到什么是恨什么是愛。這種“恨”與“愛”并不是教師教出來的,而是學生真真切切品味到的。只有品味才能愛之切,恨之深;只有品味才能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只有品味才能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許多課文都有不少“空白點”這是培養學生想象力的極好的機會。如《誠實的孩子》一課中說,列寧打碎了姑媽家的花瓶“回到家里,躺在床上不說話”為什么不說話?他在想什么?教師可用這一“空白點”要求學生想象,列寧躺在床上可能想到什么?先說說再把它寫下來。再如教學《狼和小羊》課的結尾部分時,教師抓住小羊究竟被狼吃了沒有?讓學生展開大膽的想象,在匯報時,有的說:小羊那么善良溫順,不會被狼吃掉的。狼太壞了是沒有好下場的,一定會掉進河里被淹死的。有的說,小羊被他媽媽救走了。有的說,狼被獵人打死了。從學生的補白中我們不難看出學生的想象是豐富的,并且其內容很有思想,認為好人有好報,惡人有惡報。真可謂思維、說話、情感“一石三鳥”。
學生在課堂閱讀教學中積極的去探究、合作,會很大程度上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提高閱讀水平。
如在教學《跳水》一課時,引導學生探究當船長的孩子為了追趕搶去他帽子的猴子而爬上了桅桿頂端,情勢十分危急時,除了船長用開槍的辦法命令他跳水外,還可以有哪些辦法使孩子下來?學生們設計出眾多的辦法與船長的用開槍命令的辦法進行比較、選擇、經過討論探究,學生就會自然明白,在當時的特定情勢下,只有船長的辦法才是最佳的,管用的,其他的辦法都無濟于事。這樣的教學加深了學生對文中船長的認識和對課文的理解。
探究過程中合作學習更是不可缺少的,如在教學《驕傲的孔雀》一課時,先要求學生仔細讀課文,讀后讓學生自找合作伙伴,自編、自導、自演《驕傲的孔雀》的故事情節,看學生間的合作精神怎樣,同時也可以看出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如何。探究表演的過程中同學之間一定存在交流、合作,一個不懂得合作的學習小群體,語文學習過程的效率一定是低下的。
我們在語文課堂閱讀教學中,有所注重,并不是其他一概就不要了,比如人物的情感、文字的品析等都很重要,我們只是想抓住幾點,以點帶面,讓閱讀教學從有效開始,最終實現孩子們閱讀水平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