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小禪
那年,我十八歲。高三,黑色的七月。我落榜了。
高三這年,我迷上了寫小說,并開始發表作品,學習成績不錯,老師對我也寄予了厚望。可是,我落榜了。父親已經開始給我張羅去當兵的事了,母親說,成不了,就去新華書店上班吧。
我哭了很多次,戴著耳機聽齊秦那首《狼》,總讓我想爆發,想對全世界喊幾聲。那天,父母都去上班了,我忽然有一個念頭,我要離開這里。我給他們留了一張紙條:我去散心了,不要找我,會回來的。
騎上自行車,我決定了,我要去北戴河,我要去看大海!一直向東,我的腿開始發沉,嘴開始發干,但我一直堅持。晚上,當我下車之后,我差點趴倒在地上,我到了天津,跑到一家叫建華的小旅館。進了門,我趴到水龍頭下就喝了一肚子涼水,之后,倒在了床上。開始拉肚子,幸虧老板找來了氟哌酸,也幸虧年輕,第二天早晨就好了。他給了我一瓶子涼白開,然后告訴我,一路上要小心。
到達山海關時,我又黑又瘦,那已經是兩天以后了。當我看到“天下第一關”幾個字時,我把自己那輛破自行車舉過了頭頂,年輕的時候,我是多么有勁又多么狂熱啊!
我看到了大海!一個沒有看到過大海的人終于看到了大海!
我躺在海邊的沙灘上,忽然覺得有什么東西熱熱的,一直流到我的耳朵里。開始我只是默默流眼淚,后來,我干脆放聲大哭,哭的聲音很快被海浪淹沒了。和這些咆哮的海浪比起來,我的哭聲那樣小,甚至,微不足道。
很難說清那是一種什么心境,剎那間,我心清明了,“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時我正讀海子這首詩,而這句詩后來被廣泛濫用,但在那一年,沒有人比我更能懂得它的真正含義。
我在海邊待了三天,買了好多珍珠項鏈,揀了好多貝殼,我無比迷戀海,看著海浪退了來了,我想通了,人生也是如此,進進退退,不可能一直向前的,我也決定了,回去復讀!雖然我要低下頭忍耐一年,可是,我真的要讀大學!
騎到家時,母親抱著我哭了,我卻傻笑著,遞給她珍珠項鏈:“媽,戴上,準好看。”
第二年七月,我考上了大學,整整一年,我沒寫小說。
多年之后,我出了40多本書。很多書被翻譯到國外,有些書登上了暢銷書排行榜……有人問我:“你是一直這樣堅持的嗎?”我笑著告訴她:“我曾經放棄,因為放棄,是為了更好地往前走。”
感謝十八歲那年的遠行,它讓我明白了,有些人生必須經歷挫折,有些花必須等待春天;雖然有的花兒春天來得晚一些,可每一朵花兒,必有它自己花開的模樣。
(選自《課外閱讀》2013年第14期,有刪改)
[注解]本文入選《課外閱讀》時,標題為“送給那些落榜的孩子們”。本文標題采用的是作者博客中該文的標題。
心動感言
高考落榜而獨自遠行的作者面對潮漲潮落的大海領悟到:人生如海進進退退,要有所放棄才能更好地前行。作者將那段特殊經歷和盤托出,使讀者看到了“我”由沮喪到豁然開朗的心路歷程,真實的經歷無疑奏響了一曲勵志的樂章。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詳細描繪了“我”看到大海時的神態和心理,有極強的感染力,既使“我”的形象栩栩如生,又激發讀者深思:歷經挫折,才會迸發出自我砥礪的勇氣,才會愈挫愈勇,終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