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琳琳
摘 要:隨著“微時代”的來臨,各級統戰部門開始利用微博開展統戰工作。而微博中的新媒體從業人員關注什么問題、以什么視角分析問題,對于社會輿論走向和人們行為模式具有很強的導向作用,成為統戰工作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因此,對新媒體從業人員應加強政治引導、增強理論培訓、提高專業技能、建立權威輿論引導者的培養機制,使微博成為開展統戰工作的新的輿論陣地。
關鍵詞:微時代;新媒體從業人員;統戰
近年來,隨著微博、微信等為代表的新媒介的普遍使用,世界進入了一個以短小精悍為文化傳播特征的新時代,即“微時代”。
“微時代”下如何面對新媒體的影響力,增強新媒體從業人員統戰工作的應對力,加強統一戰線對社會傳播資源的整合力,已成為各級統戰部門必須面對與思考的問題。本文以微博為例,探索“微時代”下對新媒體從業人員統戰工作引導的相關問題。
據CNNIC調查顯示,2013年微博用戶已突破4億。從統一戰線的角度出發,規模如此龐大的群體已成為統一戰線建設不容忽視的力量。2011年3月2日江西省委統戰部開通了全國第一個省級統戰部微博,并取得首日“粉絲”過萬的好成績。隨后,浙江省、貴州省等其他省市陸續跟進,縣市統戰部微博也開始出現,這說明各級統戰部門已開始注意利用微博平臺開展統戰工作了。[1]微博為統戰部門收集信息和了解社情民意提供了暢通便捷的渠道,同時也應運而生地出現了一批新媒體從業人員,他們思想活躍、價值多元、動員力強,在網絡社會中的影響力日趨擴大,他們帶動著輿論走向,影響著網民的行為模式,甚至價值觀的形成,儼然成為統戰工作不可忽視的一股力量。
一、新媒體從業人員的界定
當前,我國的新媒體從業人員可分為出資人、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采編人員、經營人員等 5 類,他們以黨外人士為主,具有高學歷、年輕、流動性大、思維活躍等特點。[2]他們是網絡的把關人,甚至掌握著事態發展的主動權,是新媒體平臺的管理者、組織者、維護者、參與者。他們能夠通過引導網絡輿論形成社會熱點,進而引起傳統媒體的關注,共同推動現實問題的解決,從而引導網絡輿論、改變社會文化風氣。
從統一戰線的角度看,新媒體從業人員屬于新的社會階層人士的范疇,他們和廣大新的社會階層人士一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是統一戰線必須重視和團結的重要對象。新時期愛國統一戰線的主題是大團結、大聯合,根本任務是凝聚人心、匯聚力量,其工作對象極其廣泛,分布在社會各領域。[3]
而新媒體從業人員掌握著巨大的網絡資源,團結一個人,就等于控制了一張網、一群人,而且這個群體的人數不可估量。因此,“微時代”環境下應該把團結新媒體從業人員作為網絡統戰工作的重點,積極發掘培養有領軍潛質的人士,通過他們增強對網絡統戰工作的控制力。
二、新媒體從業人員統戰工作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微博因推崇自由民主而吸引億萬網民投身其中。然而,微博中的部分新媒體從業者卻走向了極端,這些人打著渴望自由民主的旗號,高度贊揚西方世界的價值觀和政治制度,對我國的現行制度和政策大加攻擊。網民對政府群體做出毫無理性可言的道德審判,而事實到底如何卻完全被忽視,網民更樂于接受極端而偏激的言論。由于目前任何人都可以登錄微博,而沒有實質性地限制,任何人都可以發表言論,而沒有嚴格地審查,在這樣一種缺少約束的條件下,部分網民將網絡當做一個任意宣泄自己或讓人關注自己的場所,因此,大量偏激言論充斥網絡并形成圍觀效應。而此時的新媒體從業者如果對其聽之任之,任由事態擴大,或為了點擊率故意推波助瀾,這對統戰工作的破壞性是不堪設想的。
討論公共事務,需要一個所有人都能平等自由參與的平臺即公共領域。按照哈貝馬斯的說法,所謂“公共領域”是指“我們首先意指我們的社會生活的一個領域,在這個領域中,像公共意見這樣的事物能夠形成。公共領域原則上向所有公民開放。”[4]而古往今來,我國政府對于公開發表某些言論一直持反對和禁止的態度,而對于傳統媒體的播出內容普遍實行嚴格的事前審查制度。因此,我國缺少真正的公共領域,民眾缺少自由討論公共事務的場所。因此,中國社會不是沒有矛盾,而是被深深地壓抑在了人們心中,而得不到合理地宣泄和正確地疏導,一旦被壓抑著的情緒爆發出來,通常很難控制。
網絡為中國人提供了公開發表言論的自由場所,微博的出現更是讓人們為之振奮,微博獨特的傳播特性使其具有了成為公共領域的優勢。于是,民眾對于公共領域的需求被引爆,討論變得異常激烈,而與之相配套的理性、寬容等要素卻沒有建立起來,這必然導致激烈的沖突和矛盾。
三、引導新媒體從業人員開展統戰工作的對策
“微時代”新媒體從業人員在引導網絡輿論、建設網絡文化中擔負著重要職責。如何引導新媒體從業人員已成為統戰工作的新課題,這對于避免不良信息的傳播,正確引導公眾思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1)加強政治引導,增強新媒體從業人員大局意識。隨著“微時代”的到來,新媒體從業人員隊伍日益擴大,對他們的政治意識、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就顯得格外重要。因此,要加強統戰工作,使新媒體從業人員能夠做到自覺服從黨和政府的領導,在錯綜復雜的網絡環境中堅持正確方向,為傳播黨中央的先進文化精神,優化廣大網民的精神生活做出應有的貢獻。
(2)加強理論培訓,發揮新媒體從業人員的輿論引導作用。統戰部門應緊跟當前網絡統戰形勢發展的需要,著重加強對新媒體從業人員的理論培訓,使他們能夠及時準確地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堅定正確的政治立場,充分預感新聞事件對社會的影響,發揮輿論引導作用。
(3)提高專業技能,培育新聞敏感性。新媒體從業者對信息傳播要有較強的控制能力,網絡信息傳播呈幾何數量級,一旦傳播開將呈現爆發的態勢,往往難以控制。這就要求新媒體從業者具備辨識信息的能力,能夠對源頭的信息進行篩選,要具備這些素質就需要新媒體從業人員加強專業技能的培養與訓練,增強新聞敏感性,充分發揮新聞人的社會責任。
(4)建立權威輿論引導者的發現培養機制。在眾多的新媒體從業者中,存在一些健康權威的輿論引導者,應當積極發掘這些人,鼓勵其繼續堅持履行媒體職業道德,繼續堅持追求真相的做法,及時掌握他們的思想動態,不斷規范他們的網絡行為,使他們在重大原則問題上和黨、政府保持一致。[5]
總之,統戰工作要充分借助新媒體的力量,加強與新媒體從業人員的溝通與合作,依托微博強大的傳播力量,把握網絡主動權,使微博成為開展統戰工作的新的輿論陣地。
參考文獻:
[1]郭忠華.新時期網絡環境下的統一戰線建設與民主發展——以微博為中心的論述[J].中共四川省委省級機關黨校學報,2013(02):19—24.
[2]李 寧.陳喜慶來湘調研:做好新媒體從業人員統戰工作[N].湖南日報,2012-08-01.
[3]劉雪萍,黃頌凱.加強新媒體從業人員和網絡意見人士統戰工作的思考[J].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10):21—24.
[4]哈貝馬斯.公共領域的結構轉型[M].上海:學林出版社,1999:125.
[5]史 佳.新媒體從業人員和網絡意見人士統戰工作問題研究——以微博平臺為例[J].祖國,2013(14):45—46.
(作者單位:沈陽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