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著《中國共產黨歷史》(第二卷),于2014年9月由中共黨史出版社正式出版。該書透過紛繁的歷史現象,全景式的記載了從1949年10月廣東解放至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的近30年中,中共中央華南分局和中共廣東省委貫徹執行中央的路線方針政策,并結合廣東具體實際作出決策,各級黨組織上下一致努力奮斗,擔負起領導全省人民建設新廣東的重任,取得巨大成就的光輝歷程。
本書寫作嚴謹,數易其稿,凝聚了幾代黨史工作者的心血,是集體研究的成果。全書結構、敘論、行文均遵循中共黨史的寫作規范,史論融合、措詞恰當、文字耐讀,有以下幾點值得充分肯定。
1.政治性很強,同時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學術價值。本書圍繞社會主義革命與建設的中心線索,突出了中共中央華南分局、中共廣東省委的領導地位和作用,對黨的方針政策措施、組織機構發展沿革等方面,有清晰的勾勒。通過大量史實,充分反映了中共作為執政黨,制定路線方針政策的正確性,密切聯系群眾的人民性,處理和解決復雜問題的超凡能力。書中對本省重大歷史問題的把握,堅持以中共中央《關于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為依據,進行正確達到表述和評價。一方面,中共廣東地方黨組織在建國后近30年的發展建設,及其領導全省人民艱苦創業,不斷前進,成就輝煌的歷史,在書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現。另一方面,論析糾正左傾錯誤的艱難曲折,深刻揭示了歷史發展的復雜性,總結了正反兩方面的經驗教訓,能起到資政育人的作用。
2.敘論公允。本書對中共廣東30年歷史的評價實事求是,充分肯定了地方黨組織與中央始終保持高度一致,并表現出勇于探索和創新的精神,務實的寶貴品質,優良的工作作風。特別強調了歷史發展進程的沿續性,如認為“文革”前的農村生產責任制,乃農民群眾的一大創造,也是廣東農村進行的重大變革和有益探索,為后來的改革奠定了一定的思想和實踐基礎;60年代初廣東對外開放的初步嘗試,是地方黨政的大膽創新,是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初步的有益的探索,這種勇于探索的實踐精神,其歷史作用不可低估;充分肯定了10年探索意義和建設成就,既為后來的社會主義建設奠定了重要的物質技術基礎,也積累了寶貴的歷史經驗。作者立場鮮明,贊頌廣東黨組織于50年代初,建立和鞏固新生政權,迅速醫治戰爭的創傷,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完成一系列社會變革,順利實現了由新民主主義向社會主義的過渡;隨后掀起了10年大規模的全面建設和對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步探索。在艱辛的探索中,雖出現了嚴重的失誤,但經努力糾“左”和政策調整,在許多領域仍取得了較大成就;在“文革”動亂中經受了嚴峻的考驗,對極左錯誤進行抵制和抗爭,減輕其破壞程度和消極影響;在“文革”結束后,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來,抓住機遇,發揮特有優勢,頑強拼搏,開拓進取,使廣東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地。書中既記載了廣東與全國的共性之處,也刻畫了因省情而形成的鮮明歷史特色,如土改對華僑土地的處理、工商業改造時保護小商小販、墟鎮工作的亮點、靈活務實的僑務政策、開放港澳邊防口子、進行粵港澳邊境小額貿易、創建深圳參觀旅游區、大躍進時水利建設取得顯著成績、在農村“四清”運動中注意抓生產、“文革”中對清查“五一六”分子較為慎重、在農村分配政策問題上能把握好分寸、“文革”結束后利用毗鄰港澳及華僑眾多的人緣地緣優勢,吹響改革開放的前奏曲,等等。此外,也不回避問題,如土地改革違反華僑政策、反對所謂“地方主義”、歷次政治運動中出現的偏差及冤假錯案等,都作了客觀的分析評價。著者敘事以史實為憑,持論公允,避免空泛的說教,令人感到持論有據。本書體現了客觀公正的原則,作為可靠的信史,可傳之后世。
3.結構合理,歸納分類,脈絡清晰。本書較好地處理了中共黨史與地方現代史之關系,從五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對中共廣東歷史的近30年進程進行了深入探討。全書立意明確,重點突出,整體架構和具體結構有機結合,層次分明,條理清楚,繁簡適宜。
4.內容豐富。全書約70萬字,分為4編29章,總體把握得當,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很好地展示了不同的歷史時期,中共廣東地方組織豐滿而真實的形象。
5.記事平實,行文流暢,增加了政治性著作的可讀性。
6.史料翔實。本書資料豐富,既有檔案文件、報刊等第一手資料,也注意吸收、借鑒和利用黨史學界的有關著述及研究成果,以充實書中內容。著者以實事求是的原則,秉筆直書,客觀地反映了歷史的真實性,亦使立論建于豐富的史料基礎之上。
誠然,任何著述都難以十全十美,本書也是如此,比如個別數據相互矛盾,有些表述欠準確,報刊資料引用的注釋不夠規范。此外,有些觀點或還可斟酌,比如“文革”時期是否一切都未按照經濟規律辦事?有些問題似可再深入研討,比如1956年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在廣東確立,其內涵是什么?總的來講,瑕不掩瑜,讀后實感受益匪淺。
承蒙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惠贈這部新書,讀后寫此評介,希望能與更多的讀者共享中共黨史研究與宣傳的成果。
(本文系暨南大學歷史系張曉輝教授在《中國共產黨廣東歷史》(第二卷)首發式上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