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一一
勞倫·白考爾,美國好萊塢老一代明星演員,曾在茱莉婭·里奇曼高等學校讀書,學過十三年舞蹈,并在美國戲劇藝術學院受過短期訓練。1942年起在百老匯戲劇中扮演小角色,爾后又扮演過一些時髦人物。銀幕處女作是1944年和亨弗雷·鮑嘉合作的《江湖俠侶》,之后陸陸續續演出了30多部影片,其中包括《沉睡》、《逃獄雪冤》、《蓋世梟雄》、《如何嫁給百萬富翁》、《東方快車謀殺案》、《米塞麗》、《歡呼》、《云裳風暴》、《雙面鏡》、《危情十日》等許多經典影片。2009年11月獲得第82屆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題記
早上一覺醒來看到消息,好萊塢黃金時代標志性傳奇女性勞倫·白考爾(Lauren Bacall)禮拜二早上在紐約那個能夠俯瞰曼哈頓中央公園的家中去世。
這真是一個令人悲傷的消息,我非常愛看好萊塢黃金時代老電影,對Lauren Bacall和夢露一起拍攝的《如何嫁給百萬富翁How to Marry a Millionaire》也是印象深刻,除了她那冷漠的神情和低沉沙啞的聲音,還有就是時髦的衣著。黃金時代以時髦、靚麗形象出現在熒幕上的女明星都是經典傳奇,尤其對于時尚圈來說,她們都是經典的時尚偶像,是源源不斷的設計靈感來源。這些女星在世已經寥寥無幾,現在又一位這樣的經典傳奇真真切切地離開了我們。
好萊塢第一批女明星。亨弗萊·鮑嘉。黃金時代。共和黨反對者。不喜歡湯姆·克魯斯。這幾個詞是勞倫·白考爾的寫照,八十九歲的她因中風醫治無效,在家中離開人世。
跟黃金時代的女星瑪麗蓮·夢露、奧黛麗·赫本這些名字比較起來,勞倫·巴考爾對中國人來說并不熟悉,2009年她與其它兩個電影人在奧斯卡頒獎典禮獲得姍姍來遲的終身成就獎的時候,認出這張臉的人并不多,那次是她最近一次比較公開的亮相了。
她第一次名聲大震的時候是在1944年,出演了海明威小說改編的電影《江湖俠侶》,這部電影男主角是亨弗萊·鮑嘉,這是當時可以說是最有名,也被稱為最有魅力的男人。而十九歲的她在戲中驕縱任性,媚眼低垂,骨感冷艷。當時大明星亨弗萊·鮑嘉評價初出茅廬并且嫌他長得不夠帥的白考爾說:“人人都會愛上她。”
導演霍華德·霍克斯幾乎刪盡海明威原著情節,轉去拍攝影棚里的激情,他說每場戲都只不過是借口。那兩個人此后造就了好萊塢最令人津津樂道的話題之一,“最帥的男明星和最當紅的女明星走到在一起了”,又是一個伊麗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頓式的愛情佳話。之后,因為短暫的交往,她的名字跟傳奇歌手弗蘭克·辛納特拉(Frank Sinatra)也放在一起過。
白考爾和鮑嘉是電影黃金時代的連體嬰兒、不能分割的雙面膠。雖然他之前和她之后都有婚姻,但是這對年齡相差25歲的愛侶,這一生選對的人只有彼此。鮑嘉從1943年主演《卡薩布蘭卡》后,多年在好萊塢十大賣座明星之列,他就是那個放手心愛女人、贏得全世界女影迷的玩世不恭、面酷心熱的夜總會老板雷克·布萊恩,那句“世界上有那么多的城鎮,城鎮里有那么多的酒吧,她卻偏偏走進了我的酒吧”,讓鮑嘉和英格麗·褒曼的緋聞指數飆升。鮑嘉強悍的第三任妻子梅奧曾闖進褒曼的化妝間大鬧,質疑褒曼和她丈夫假戲真做。
兩年之后,梅奧再次嗅到來自異性的威脅就不再是無理取鬧,她闖到《江湖俠侶》拍攝現場,質問丈夫鮑嘉“和那個只有你年齡一半大的女孩子過得怎樣”。白考爾在旁一聲不吭。兩人在這部天合之作、人生入戲的經典臺詞是:“你認為如何才公平?”“我讓你來決定。”幾個月后,鮑嘉離婚。然后是這對銀幕情侶12年恩愛的婚姻生活,直到1957年男主角去世。白考爾在鮑嘉的棺木中放了他當年送給她的一個小金哨,在電影《江湖俠侶》江湖俠侶》這部根據海明威原著改編的電影,有著干柴烈火的奔放氣質。
白考爾和鮑嘉婚后又合作了幾部影片,都無法超越激情燃燒現場的《江湖俠侶》。之后白考爾專心操持家務,幫助鮑嘉保持了巔峰狀態。婚姻幸福,事業間斷,對于女演員來說,有時候真是一道單選題,即使有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加身,勞倫·白考爾也可以說星途平淡,但她遇到了鮑嘉,正像她說的:“我一生中最重要、最難忘的,是和鮑嘉初次合作的那七十七天。那時的狂熱和煩惱都可用幸福一詞來代替。除了這77天和我們共同生活的十二年,幸福對我已失去了它本來的意義。”
鮑嘉因癌癥去世后,白考爾一度離開電影圈。躲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森林、灌木、麥田、葡萄園,鳥巢和巢里的鳥,房屋和屋的鑰匙, 昆蟲、花朵、皮裘、歡樂。她聽見火焰噼啪的聲音,聞到它的芬芳,感到它的溫暖。她象一條小船在深閉的水面下沉。幾年過去,她漸漸平復了這難以愈合的傷口。時光其實有力量,它不知不覺模糊了傷口。再后來她重返電影圈,重新締造屬于白考爾的巔峰。她也曾經飾演芭芭拉·史翠珊的母親,出演《雙面鏡》,相當搶鏡了,那是在1996年,72歲獲得了女配角奧斯卡的提名。對了,你在《東方快車謀殺案》和《教父3》這些電影里還可以找到她。
她在60年代之后就開始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戲劇表演,在百老匯出演的歌舞劇《喝彩》獲得過托尼獎。去百老匯發展,一般是演員在好萊塢開始走下坡路,或者是出于濃烈的戲劇追求的選擇,而托尼獎對證明一個演員的演技和奠定江湖地位往往很有幫助。她在自己的黃金時期并沒有得到過奧斯卡的提名,但是藝術生命卻非常長久。
她并不是一個喜歡妥協的女演員,除了表態過自己是“共和黨反對者”之外,2005年她就表達過對湯姆·克魯斯的厭惡,認為他當年對未婚妻凱蒂·霍爾姆斯的追求表現得相當高調,“是一個瘋子”。
白考爾對鮑嘉,她知道自己已經無法再深愛了。愛上一個人不需要靠努力,只需要靠際遇,是上天的安排,但是持續地愛一個人,就要靠努力,在愛情的經營中,順暢運轉的要素就是溝通、體諒、包容與自制。有許多人總是為際遇所迷惑與苦惱,意念不停、欲念不斷、爭逐不散,而忘了培養經營感情的能力才是幸福的關鍵。可是后來她還是有了第二次婚姻,并不成功,維持了八年,并有一子。有些婚姻,不需要足夠的愛情也可以開始。
2009年領取終身成就獎致辭:“不要奇怪,我怎么還活著:我還準備活很久。我還能記得每樣事物,不留戀任何事物,愛改變,喜歡大量閱讀,保持輕松的工作態度,不喜歡和人建立深入聯系,對死亡肆無忌憚…我熱愛人群,更熱愛孤獨,我需要有自己的時間,讓自己充電,我痛恨無法獨處的人 。”就是這個優雅且勇敢的女人,祥和在家辭世,八十九歲離開她熱愛的世界。
活著和有生命可大不一樣。有些人就是生命本身。而另一些人,只是寄居在自己的生命里。他們像惴惴不安的房客,從來弄不清哪些東西算是自己的財產,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住房契約就會到期。然而白考爾卻恰恰相反,用她燦爛的一生充盈生命的真正的意義。
如今勞倫·白考爾的離世,代表了好萊塢黃金時代的猝然結束。可是無可奈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