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正富 任友理 趙國慶
計算機應用基礎是高等職業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程之一,如何提高其教學質量,達到滿足專業技術領域與職業崗位的要求,融“學習與工作”為一體,關鍵在于課程目標的定位,課程標準的制定,課程內容的選取、組織,課程考核方式的確立。
在高職院校中,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是一門公共基礎課程,是各高職院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一課程是培養高職學生信息素養的基本保證,是培養跨學科、綜合型、能力型人才的重要環節。高職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目標是培養學生在一個較高的層次上使用、認識、處理計算機應用中可能出現的問題,并且能夠在各自的專業中有意識地借鑒、引入計算機科學的一些理念、技術和方法,即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利用計算機收集、處理、加工信息的基本能力。
教育部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中指出,高職院校課程體系建設要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要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要充分體現高等職業教育應用型、高技能人才培養的要求。
1.課程標準“四體現”。要做到上述要求,在制定課程標準方面應做到四個“體現”:一是要體現多樣化的能力導向型教學模式。也就是在對高職學生能力的培養上既要體現學生現代信息技術能力的培養,又要有利于學生社會綜合素質的提高及專業信息化能力的提升。二是課程教學內容盡可能體現寬口徑的專業覆蓋面。教學內容的選取、組織要便于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融入不同專業及專業群基于工作過程的典型案例,從而使課程教學能最有效地做到公共基礎課程服務于專業人才培養的教學改革目標。三是體現全面培養和個性發展的思想。由于目前高職學生入學時計算機信息技術處理能力基礎的多樣性,在課程標準的制定中需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激發,實現“因材施教”。四是體現整體優化的課程體系。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體系在標準的制定上以優化教學活動、教學過程、實踐教學環節為主導,突出“理實一體”化的教學理念。
2.課程標準目標。課程標準從培養高職院校學生計算機綜合應用技能、計算機學習方法和專業能力出發,增強課程教學內容與專業能力培養的結合度,突出“以學生為中心,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破除知識體系結構的束縛,以工作過程中的典型事務處理為主線,在完成工作任務中穿插講授計算機應用基礎知識,使學生養成敢于動手、勤于動手和大膽實踐的習慣。
1.課程教學內容的組織要求。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內容應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為目標,以突出課程的實踐性、應用性及工作能力為目的,其內容的選取、組織應以典型的計算機信息處理工作過程中所需具體任務對各學習情境、項目、任務要求進行設置,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與適用性。這樣便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任務驅動、案例引導、理實一體”組織教學,明確教學任務;利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按照情境、項目、任務要求進行“任務引入→任務分析→任務策劃→任務實施→成果檢查→成果評估”,從而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的知識能力、方法能力、社會能力都能得到顯著提升。
2.情境、項目、任務式教學內容的組織。課程教學內容組織應遵循高等職業教育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基本規律,以計算機信息處理在實際工作中的真實工作任務、工作過程所需能力為依據;要充分整合、規范、細化教學內容,科學、合理地設計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教學,從而達到課程教學能最有效地激發不同層次、不同專業高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從上述角度出發,在課程教學內容的選取、組織上,我們打破了高職院校一直以來延續本科院校所采用的知識體系結構選取、組織教學內容的模式,從基于工作過程的角度出發,將課程內容按實踐工作所需,以“構建工作平臺→工作數據信息采集→數據信息處理、加工→成果輸出、展示”的流程為主線,將教學內容分為四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中根據日常計算機信息處理工作中的典型數據、信息處理類型又分為兩至三個工作項目,再以項目式工作流程劃分出多個工作型學習任務,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基于工作過程的能力導向型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內容選取、組織模式。具體內容組織如145頁表1所示。

表1 情境、項目、任務式內容選取、組織表
課程考核是課程教學效果的直接檢驗方式,也是學生學習成果鑒定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衡量教學效果、提高學習效能、明確教學導向方面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課程具體考核評價內容及成績評定組成結構如表2所示。
以上闡述的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考核評價方法的設計,是依據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的獨有特征,將課程考核以過程評價與取證評價相結合的綜合性考核方式。考核評價體系注重過程評價,強調學生的能力培養,強調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以達到全方位、多技能的考核目的。

表2 計算機應用基礎成績評價結構表
基于工作過程的能力導向的情境、項目、任務式教學模式能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操作技能,強化學生對專業信息化工作事務的了解,提高學生對專業的認知度,有效實現公共基礎課程與不同專業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方案的結合,充分滿足不同專業對學生現代信息技術能力培養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