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西雙版納報》傣文報為例"/>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多舉措解決少數民族文字報“最后一公里”問題
——以《西雙版納報》傣文報為例
□ 文/曾崇明
當前,少數民族文字報紙的訂戶不僅少,而且還存在因遠離城鎮、交通不便等因素不能及時看到報紙的情況。《西雙版納報》大膽創新,積極探索解決少數民族文字報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里”問題。
西雙版納報 傣文 發行
這是一組枯燥但卻令人欣喜的數字:《西雙版納報》傣文報2008年發行7927份;2009年發行8300份;2010年至2014年,每年發行15000份。在全國黨報特別是少數民族文字報發行量普遍出現不同程度下降的情況下,西雙版納傣文報的發行量卻表現不俗,讓全省全國少數民族地區的報人刮目相看。
地處云南省南端的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現有戶籍人口100余萬,其中傣族占三分之一。當地傣族群眾歷來就有到學?;蛩聫R學習傣文的習慣,傣文是西雙版納傣族村寨或傣族聚集場所公開交流的一種文字。
創刊于1957年的《西雙版納報》,用傣、漢兩種文字出版。傣文報現為對開大報,每周出版一期,自費訂閱,訂戶全部都是村委會干部和村民小組的普通群眾,是一份不折不扣地走進少數民族群眾家庭的民族文字報紙。
近年來,受都市報及新興媒體激烈競爭的影響,大部分黨報黨刊特別是少數民族文字報的發行量都出現不同程度下降,西雙版納傣文報的發行工作也受到影響。加之傣文報的訂戶都居住在遠離城鎮、交通不便的傣族村寨,而現行的農村郵發投遞模式只投送到行政村,不到村小組,更不到戶,這樣就使傣鄉農村出現農民訂了報卻看不到報、不訂報的人可能有一大捆的情況,挫傷了訂戶訂報的積極性。
西雙版納州的新農村建設啟動以后,發揮傣文報在傣鄉新農村建設中的作用,對于培育有技術、懂管理、善經營的現代新型農民具有其他媒介所無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為了增加傣文報訂閱數,擴大發行量,西雙版納報社采取多種措施。
一、實行編輯記者掛鉤聯系鄉鎮、國營農場開展報紙發行工作制度。報社4名社領導分別牽頭負責州內的各個縣市和十大國營農場的報紙發行工作。這一制度實行后,報社采編人員利用各種形式和機會與鄉鎮、國營農場負責人聯系溝通,廣泛開展西雙版納傣文報的征訂工作。在與鄉鎮、國營農場共同做好當地新聞宣傳工作的基礎上,報社還積極發揮新聞通訊員的作用,讓新聞通訊員既當報紙的作者,又當報紙征訂的積極分子和協助征訂的宣傳者。這一發行工作制度當年就收到明顯成效。
二、對超額完成訂報任務的郵政部門予以獎勵。為擴大傣文報的征訂渠道,調動郵局工作人員征訂西雙版納傣文報的積極性,西雙版納報社與郵政部門協商制定了傣文報郵發合同。合同規定:傣文報訂閱數超過發行上級確定的發行基數的部分,每份傣文報按一定標準金額獎勵給郵政部門。這有效地調動了郵局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過去等人上門訂報的現象現在變為主動進村入戶訂報,為傣文報發行量的增加創造了條件。
三、建立“報刊村”。所謂“報刊村”,就是訂閱傣文報的戶數占全村戶數80%以上的自然村。經過近幾年各方共同努力,西雙版納州的傣族村寨群眾訂閱傣文報的積極性明顯增加,一些村寨幾乎家家訂閱傣文報。為了鞏固傣文報發行工作已取得的成績,西雙版納報社實施了建立“報刊村”制度。一方面將訂閱傣文報戶數達到標準的直接評定為“報刊村”,頒發“報刊村”牌匾,進行表彰獎勵,并通過各種渠道在全州范圍內介紹推廣“報刊村”的做法和經驗。另一方面在訂閱傣文報戶數還達不到標準的鄉鎮選取幾個條件比較好的村寨作為發行示范,帶動其他村寨的傣文報訂閱工作。同時,與各級宣傳部門聯合,要求各級文明村率先積極訂閱傣文報,把征訂傣文報工作納入文明村寨創建的考核,把是否獲得“報刊村”榮譽作為村寨參加文明村評選的條件之一,把是否訂閱傣文報作為村民參加文明家庭評選的條件之一。這些制度措施的實施,較好地促進了傣文報的發行工作。2009年,西雙版納傣文報共建有86個“報刊村”,訂閱發行西雙版納傣文報8300份,成為云南省少數民族文報發行量最大的報紙。
四、聘請農村代辦員。為讓訂報農民能及時看到報,《西雙版納報》與郵政部門聯合聘請代辦員,提取當地訂報款的一定比例作為代辦辛勞費付給代辦員。代辦員負責做好村委會、村民小組傣文報的宣傳、征訂、收款、投遞到戶工作。由于被聘的代辦員都是當地的村干部、傣文報的訂閱積極分子或傣文報的新聞通訊員,工作負責,投遞認真,確保了傣文報及時送到家家戶戶,解決了過去傣鄉農村紙媒傳播的“最后一公里”斷層問題。(作者是西雙版納報社副總編輯)
編 輯 吳長偉 mailv@xinhuan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