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慧明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不但是我國現階段構建公共財政體系的重要內容,更是財政支付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及核心制度。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及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斷推行,我國財政資金支付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然而不難發現仍存在許多問題離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還有一段距離。本文對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出幾點建議。
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不但是我國現階段構建公共財政體系的重要內容,更是財政支付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機組成部分及核心制度。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充分體現了我國財政支出管理制度的偉大創新性,是現階段實施最有效且最可靠的規范財政資金支出管理的一項重要模式。所謂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實質上它是指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目的,改變現行的財政資金層層撥付程序使資金支出更透明,單位所有必要資金經國庫支付機構審核后,直接將資金從單一賬戶體系支付給收款人的國庫資金管理制度。近年來,隨著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及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斷推行,我國財政資金支付管理水平得到了顯著提高,然而不難發現仍存在許多問題離全面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還有一段距離。下面筆者對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提出幾點建議。
一.加快部門預算改革的實施
眾所周知,部門預算的科學化、規范化是實現國庫集中支付的重要前提及有力保障,要想盡快實現國庫集中支付那么必須做好部門預算工作,加快推行部門預算改革。就目前情況來看,要想做到部門預算的規范化及科學化必須要從細化預算編制及預算執行兩個方面入手。預算編制與預算執行兩者相輔相成,在財政管理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這就要求相關財務工作人員在進行編制預算過程中要與預算執行聯系起來,考慮預算執行的需要做好科目使用工作及支出細化工作,同時,部門預算一旦確定就要快速的轉變為預算執行的有力依據。另一方面,部門預算的約束性也要進一步提高,改變以往粗線條以及不及時批復等問題,減少一系列不必要的負面影響因素。加快了部門預算改革的腳步也就意味著加快了實現國庫集中支付的腳步。
二.提高財務隊伍質量,加強財務隊伍建設策略
高素質的財務工作隊伍是確保國庫集中支付日常工作順利開展和各項改革措施有效落實的重要基礎,而目前財務人員素質有待進一步加強。財務工作一直以來普遍存在這樣一些現象:各部門財務工作人員素質不高,工作意識不強,進行預算及財務工作時只是做做表面功夫,應付上級檢查走走流程,甚至有些事業單位財務人員根本就不是會計專業人員。而我們知道部門預算財務工作人員的各方面職業素質及業務水平將直接影響部門預算的質量,部門預算質量提不上來將制約部門預算改革的腳步也就是直接制約了實現國庫集中支付的腳步。隨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斷推行,這就要求要盡快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職業素質及業務水平,加大培訓力度把職位道德教育、法制教育與財務管理結合起來,同時,加強部分預算工作人員對預算科目的學習,清楚掌握科目的原則、范圍等等從而合理的使用預算科目。
其次,財務工作管理級人員要深刻意識到財務管理的重要性及自身職責所在,樹立新型的財務管理觀念、新型的成本效益觀念、理財觀念,提高財務風險意識,提高各財務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提高財務隊伍質量,加強財務隊伍建設打造一支效率更高、創新性更強的財務工作隊伍,從而使我國財政資金支付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更快的實現國庫集中支付,滿足改革需求。
三.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及體制制度策略
我們知道,擁有健全的法律法規及體制制度是一切活動順利、正常有序進行的重要前提及有力保障,實現國庫集中支付更是如此,缺乏健全的法律法規及體制制度導致在進行政資金支付管理時變得一團糟,財務工作人員在工作時便無法可依。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轉載須注名來源正常來說任何一項制度的改革都應制訂出一套合理的、完善的法律法規及體制制度,然而我們看到我國在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以來相關法律法規制度體系并不健全,相對來說比較滯后,導致在推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時遇到許多負面影響,因此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及體制制度刻不容緩。
四.建立健全的監管約束機制
監管約束機制是加強我國財政資金管理活動中必不可少的一項約束手段,對于確保財政資金利用的科學性、有效性和合法性有著重要的意義。然而在過去的工作中,由于監督管理機約束機制不健全,既有規章制度落實執行不到位,我國大部分單位在進行財政資金管理時,對挪用資金上缺乏嚴謹性,把關不夠,浪費現象嚴重。而在資金分配上范圍太“廣”,與專項活動無關的費用也列入其中,分配的隨意性強、模糊性大,嚴重影響財政資金使用效率,甚至出現不少貪污現象。這充分說明目前我國各單位在進行財政資金管理時缺乏一個合理有效的監管約束制度。正是因為監督約束力不夠,才使的部分貪污者有機可乘。那么,我國要想盡快實現國庫集中支付,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更有效的規范財政資金支出管理,必須建立健全的監管約束機制。有了制度的約束,財務人員在工作中才能放下“高高在上的人治”向“法治”看齊,按章辦事。
五.建立健全政府采購制度并擴大財政直接支付范圍策略
政府采購是財政支出的物化過程,是直接影響國庫集中支付的重要環節,然而我國的大部分政府在進行采購工作時并沒有意識到其重要性盲目以個人利益出發,采購過程不夠公開化、透明化,地方保護主義過強,這充分體現了我國政府采購制度的不健全性。這樣一來,嚴重制約了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推行,政府采購制度的不健全將不利于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實施。因此,政府采購制度的改革對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作用不可忽視,我國財政部門應構建健全的政府采購制度,使政府采購更公開、透明使國庫資金使用效益進一步提高。同時,我國財政部門應擴大財政直接支付范圍,改革當前授權支付量大、直接支付范圍小的情況,盡可能避免一系列的支付風險,使國庫資金管理步入正規化的軌道上來。
綜上所述,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是歷史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必然產物。隨著國庫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不斷推行,我國財政資金支付管理水平及財政資金使用效益得到了顯著提高。為了盡快實現國庫集中支付,我國要在借鑒其它發達國家先進經驗的同時,以自身國情出發通過加快部門預算改革、加強財務隊伍建設、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及體制制度、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及體制制度、建立健全政府采購制度并擴大財政直接支付范圍等策略保障國庫集中支付改革的進一步推行。
(作者單位:遼寧省建平縣國庫集中支付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