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明夫 李可欣
陶瓷文化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形態,屬于工藝美術范疇,也是一種民俗藝術。因此,它與民俗文化的關系極為密切,表現出相當濃厚的民俗文化特色,廣泛地反映了我國人民社會生活、事態人情和我國人民的審美觀念、審美價值、審美情趣于審美追求。
一、傳統陶瓷
陶瓷藝術作為中國最的傳統文化藝術符號,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藝術財富。傳統文化藝術為我們現代陶瓷藝術的發展帶來無限靈感,指導我們更好的創作及陶瓷藝術發展中的先鋒標桿。在強調美感的狀態下,也要迎合人民大眾的審美需求和審美情趣。我國人民一直有一個良好的文化傳統,不管處于何種時代,何種處境都熱愛生活、追求幸福、和諧、吉祥。因而,傳統陶瓷大多都表現為喜慶、幸福的祥瑞等題材。自古至今,一直是陶瓷的一個重要的題材和一個基本文化特征。民間陶瓷主要以勞動人民為滿足器用需求和審美需求而創作的陶瓷制品。民間陶瓷功用廣泛。造型豐富,裝飾方法異彩紛呈。在悠久的歷史時期當中,中國民間陶瓷的匠師們極盡工巧,辛勤努力創作為現代陶瓷作出了學習榜樣,更創造了中國陶瓷輝煌的陶瓷文化藝術成就。中國一直享有盛名瓷器的故鄉,中國瓷器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的偉大貢獻,也是世界上又一次壯舉。在英文中“瓷器”一詞也有“中國”的意思,因此,陶瓷民俗文化對中國陶瓷文化有著支撐和完善了中國陶瓷文化藝術,陶瓷文化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也是深遠的。享有世界“瓷都”之美稱的陶瓷發祥地—景德鎮、有著悠久陶瓷歷史的佛山等一些古城為我國陶瓷文化藝術以及中國文化都在描繪著美妙的一筆,是中國文化令世人所矚目。中國的陶瓷藝術文化為世界上文化增光添彩,豐富了世界文化,傳承了陶瓷文化藝術,為子孫后代留下了珍貴的藝術寶藏。
二、現代陶瓷
現代陶瓷的題材愈加多樣化,創作想法和制作不單單是滿足人民生活需求,更加注重審美價值和審美追求。隨著社會的發展,人民群眾的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觀念也在發生了翻天覆地變化,用來裝飾居室空間、氣氛的營造、環境的美化都起著錦上添花、畫龍點睛的重要作用。體現了人民對陶瓷文化藝術情操的追求和人民古往今來的美好愿望。各種陶瓷陳設品越來越受到人民的喜愛,特別是有一些具集藝術性、裝飾性、觀賞性等于一體的裝飾藝術陶瓷,已經成為許多人民群眾熱衷的裝飾用品中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些藝術陶瓷給人民群眾帶來了生活當中更多的藝術情趣和審美追求,為了更好的滿足人民群眾在生活中審美追求和增添生活情趣。現代陶瓷繼承和發揚傳統陶瓷文化藝術特色,即要滿足人們生活需求,也要迎合大眾的審美情趣及審美追求,為中國的人民提供更好的陶瓷裝飾品,為增添人民在生活中對美好事物、祥瑞景象及藝術審美的追求。為世界人民帶來豐富的陶瓷文化藝術作品。現代城市化發展的節拍的步伐加快,物質生活的水平提高,人民群眾的思維方式、審美意識、審美追求。欣賞情趣不斷有新的需求,人民群眾在滿足使用功能地同時更加注重居住環境中藝術美的享受,人民群眾“回歸自然”的心態也愈見濃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象征的陶瓷創作美術設計,自古以來是自然美的最好傳播者。陶瓷創新設計與自然美有機結合,是廣大人民群眾在自然界中凈化心靈的藝術盛宴。好的陶瓷藝術設計都需要發現自然美并體現了自然美,反映大自然的靈氣,顯示大自然的脈搏。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在現代陶瓷藝術發展中,陶瓷藝術作品一直是美學設計上的一塊凈土。時代在變、社會在變、工藝在變、創新不斷更替、材料也有變化,但陶瓷藝術作品仍然展現大自然美的功能從來沒有改變過。廣大人民群眾在陶瓷藝術作品中能感受到山清水秀,去聽鳥叫蟲鳴。作為陶瓷藝術設計者不能為迎合世俗眼光,去設計違背自然的藝術作品,陶瓷藝術設計如何能夠更好的呼應自然,去繁從簡,返璞歸真,我想這是我們每個陶瓷設計者都應該思考的問題。陶瓷藝術工作者更應該注重陶瓷藝術美與大自然相結合,才能要創新出更完美的作品,為中國陶瓷藝術上創造出新的篇章。
三、現代陶瓷產業態勢
自從中國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經濟、文化、競爭等全球化以來,新型知識經濟時代形態在世界各國范圍內延伸、發展、迅速壯大,從經濟全球化中衍生出的文化產業成為世界各國非常重視的產業鏈條。文化產業鏈條對每個國家的綜合國力、區域的競爭力的影響日益增強,文化產業成為每個國家的文化軟實力越來是重中之重。文化創意有助于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升國家、地區及區域綜合競爭力的重要環節、穩固文化產業扎根穩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生活情趣與審美追求。中國自古是世界公認的“陶瓷”發祥地,陶瓷藝術文化博大精深,自唐代時期“陶瓷器物”經“絲綢之路”遠銷到國外。至今,隨著世界經濟形態的不斷變化更替頻繁,文化產業經濟市場不斷更新變化,為尋求更好的文化產業新方向,要更新創新意識增強創造藝術家們的文化底蘊,增強藝術家們對中國陶瓷文化更深層的理解,為尋求出新的中國陶瓷文化產業未來發展的趨勢及競爭力。陶瓷藝術文化該怎么樣創新和創意才能興旺陶瓷藝術,為提高區域及全國的軟實力作出更好的貢獻。景德鎮作為中國千年“瓷都”,是中國陶瓷經濟形態與產業鏈條的先鋒代表梯隊,應該作為代表先鋒隊,應首當陶瓷藝術改革的先驅,增強區域文化產業的軟實力,來帶動整個陶瓷藝術文化的軟實力,從而增強我國陶瓷藝術文化的軟實力。即增強我國文化產業的軟實力,也增強了我國的文化產業的競爭力,從而增強綜合國力的競爭。作為一個擁有五千年沉積的陶瓷文化背景、陶瓷工藝技術與資源優勢,陶瓷產業為何發展呈不長之勢?陶瓷文化與藝術資料豐富的陶瓷之鄉,為何虛心學習增強自己,學習別人的長處來避免自己的短處,針對目前陶瓷藝術經濟模式的發展遲滯和弊端,需要進行考察和調研其地域發展的陶瓷文化產業鏈條的發展,怎么從中學習他們的發展,我們增強對自我知識等保護,增強對文化產業鏈條的重要性,更加投入更多的新型人才和技術,適合進行改革創新,將陶瓷產業轉型成為現代陶瓷文化創意產業鏈。通過我對發達國家已經有的文化產業改革創新經驗的研究、國內目前文化創新產業現狀的分析以及針對我國現有陶瓷產業及資源的了解與調研,我國的文化產業處于發展停滯階段,怎么樣才能尋求出中國的文化產業新出路,怎么樣對中東方的文明古國文化發揚光大,請大家思考下,陶瓷是由中國偉大的勞動人民辛勤勞作時創作和發明,為何現今卻放慢了陶瓷藝術文化創作的腳步,為何向前發展步步維艱,是我們的文化已經消耗殆盡,還是我們不去思考、不去創新、不去發揚我們悠久五年的文化。希望通過國家扶植和競爭的高壓狀態下,增強我們對自我文化的保護和發展做出我們該做出應有的貢獻。考察探討文化產業對于現代陶瓷產業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