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雪蓮
會計行業要做到持久的繁榮,就需要會計精神來對其自身進行持久的規范。伴隨著會計學對經濟、社會全面推動作用的加強,人們日益認識到了會計精神的重要性。
從參加工作開始我已在會計行業工作二十多年了,從最初每天擺弄著從0到9大大小小的數字;每月重復著審核、記賬、結賬不斷循環的事情;每年完成著結算、報表、分析,總結一年成績的工作,在設定好的財務核算軌道上周而復始循環轉動。到現在經過歲月的磨煉,少了一些浮躁,多了一些從容;少了一些幼稚,多了一些成熟。回首往事,感悟頗深。我深愛著這份事業,它培養我成熟穩重的工作作風、吃苦耐勞的工作精神,這是一種工作態度,也是一種會計精神。
會計精神就是指在長期的會計實踐活動中所形成的由會計性質所決定并貫穿于會計行為之中的為會計人員所特有的最基本的性情、人格、意識、觀念、感覺、思維活動和一般心理狀態等內在抽象的總和。會計行業要做到持久的繁榮,就需要會計精神來對其自身進行持久的規范。會計精神充分體現了會計人的愛崗敬業、誠實守信、準確高效、服務溝通、務實創新、職業道德。伴隨著會計學對經濟、社會全面推動作用的加強,人們日益認識到了會計精神的重要性。
一、會計精神的具體體現
愛崗敬業:熱愛自己的職業,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出發點。要干一行愛一行。珍惜自己的工作,珍惜自己的崗位。會計人員只有為自己建立了這個出發點,才會勤奮、努力鉆研業務技術,使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適應所從事的會計工作的要求。在實際工作中往往會發現本來不是由于業務技術深淺的問題,而是由于粗心大意和缺乏扎實工作作風造成的一些失誤。愛崗敬業,要求會計人員應立足本職、恪盡職守。有強烈的事業心、進取心和過硬的基本功。
誠實守信:記得中國現代會計之父潘序倫曾經說過:“立信,乃會計之本;沒有誠信也就沒有會計”。這就是說忠于職守、講求信用是會計人的立足之本,是會計人生命存在的價值所在。對于會計人員就要求他們真實無欺、遵守并認真履行對企業及社會的承諾。因為誠實守信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必要條件,沒有誠信則一切都是空談。會計人員最根本的任務就是要如實地反應企業的經營狀況和對外發布真實的會計信息,保證會計信息能夠在利益相關者做出決策之前發揮應有的作用。只有這樣公平正義的精神狀態才能夠得到有效的維持,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也才能夠得到切實維護和實現,會計精神也才能夠被更好地弘揚。
準確高效:會計人員長時間接觸大量的原始會計信息,“降本增效”,“細節決定利潤”,這絕不是空話。真正用心做一件事久了,就會既有“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的職業敏感,又有“亡羊補牢,為時不晚”的迅速處置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也就是事前感知、事中管理、事后處理的能力。善于把握細節的“明察秋毫”、精于比較分析的“見微知著”以及貫穿于執業全過程的“準確高效”已經成為企業衡量會計人員價值的關鍵因素。
服務溝通:就是樹立服務意識,重視同各個部門的溝通。財務部門作為職能部門,需要和其他部門協調配合以實現企業戰略規劃,這就需要我們耐心、細致地做好每一項工作,要講方法、講計劃。實際上推進一項工作往往不是簡單的一兩個部門的事情,他需要上下合力,信息暢通,以免造成誤解和歧義,財務人員應牢固樹立服務意識,在和各部門充分溝通的基礎上,共同完成各項工作。
務實創新:務實是對會計人員的基本要求。作為一名財務工作者需要沉下心來,做好手邊的每一筆經濟業務,注意業務的前因后果,注重實地考察。該文原載于中國社會科學院文獻信息中心主辦的《環球市場信息導報》雜志http://www.ems86.com總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轉載須注名來源只有這樣,所獲取的財務信息才是客觀真實的。雖然制度和準則在不斷修訂,一些會計科目也在不斷變更,我們的一些財務經驗正在逐漸失去原來的價值,但在繁雜的日常業務中積淀下來的難能可貴的職業敏感卻在不經意間加強。創新就是拋開舊的東西,提出新的想法,并將其應用于實踐。創新是要多動腦筋,在熟悉業務的前提下,多想一些提高工作效率的辦法和思路。在實際工作中,基層財務人員要想減輕工作強度、提高工作效率,就必須多思善思、創新工作方法。在信息化時代下,會計環境變化迅速,會計行業要想在日益激烈的競爭性環境中生存,就必須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否則就會有被取而代之的危險。
職業道德:是指會計人員在從事會計職業活動中所遵循的會計職業行為規范。任何一種職業,都需要其從業人員在從業時遵守職業行為標準。會計人的道德追根究底就是社會一般道德在會計職業生活中的具體體現。會計人員應培養積極進取、熱情實干、謙虛謹慎、潔身自律、吃苦耐勞、誠實守信和勤儉節約等精神,進而形成優良的道德品質。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使得整個社會日新月異,這一切都增加了社會對于會計行業的依賴。所以,會計人對待道德的態度是否積極,最終的結果不僅僅影響到其自身,還影響到整個會計行業,乃至整個社會。
三、會計精神塑造的具體措施
重視會計人員的職業理想教育,會計人員的職業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屬于個人的遠景規劃,是個人的職業藍圖,與個人的價值觀、人生觀、職業期待都密切相關。通過職業理想教育可以讓會計人充分認識到自身的價值與行業存在的意義,也可以引導會計人員正確地認識會計職業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從會計職業生活中把握住自己所處的職業地位、作用和職業角色,腳踏實地地干好會計工作。把個人理想和職業發展緊密地結合起來,促進個人進步和事業發展。做好會計人的職業理想教育不僅僅會計人自身受益,對于會計行業的自我建設會做出很大的貢獻。
要充分發揮社會輿論的約束作用,輿論是良好社會環境發揮作用的一個有力武器,只有在會計行業內外有強大的輿論存在,才能夠對于會計行業的發展起到很好的監督和激勵作用。由于輿論也是由社會環境所決定的,所以只有好的社會環境才能夠產生具有良好預期的輿論,也才能夠對會計行業的發展產生預期良好的作用。良好的預期輿論才能夠有效地約束會計行業的違規行為,才能夠為會計精神的塑造創造出有利的條件。
加強會計行業法規教育,會計違法違規事情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會計人員法律意識還很淡薄。所以,有必要提倡會計行業法律法規教育,以增強會計人員的法制意識。在進行職業道德教育和職業責任感教育的同時,還要在法律的層面上培養會計人的責任心。這樣不僅有利于行業形象的樹立,還有利于會計精神的建設。
提高全社會民眾的整體素質,社會環境對個體人格的形成和發展有重要的影響作用,而人類自身就是在不斷接受社會環境改造的同時去影響社會環境。社會大環境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會計環境,大環境的好壞可以在一開始就決定會計精神建設的成敗。一旦會計精神得到實現就需要良好的社會環境來保持它。只有會計精神在會計行業得到了很好的發揮,前期工作才沒有白費。社會的整體素質提高了,優良社會環境的效應得到充分的發揮,會計精神的培養與實現工作才能得到持久的體現。
會計精神是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的,由行業的傳統、文化、理念等共同孕育的。有此精神,會計才能從一份工作進步為一種職業,進而升華為一項事業,一個可以設定為人生理想的追求。因為我們的堅守本分、中正不阿、直言守信、循道踐行,我們的人生才有了不同的意義和價值。
(作者單位:沈陽市城市建設管理局會計核算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