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發登

“改制不改向,改名不改姓”是古藺農商銀行始終堅守的莊嚴承諾,傾心服務“三農”是古藺農商銀行一直踐行的堅實舉措,真正發揮出農商銀行扶農助小的主力軍作用,為全縣扶貧惠農源源不斷地“輸血”“造血”,促進縣域經濟的快速蓬勃發展。
為全面深入做好“三農”服務,傾力扶貧惠農服務社會民生,古藺農商銀行從體制機制、產品和服務上推陳出新,取得良好效果。截至2013年末,該行農戶貸款余額12.68億元,占全縣金融機構農戶貸款余額的92.69%;小微企業貸款余額1.78億元,占全縣金融機構小微貸款余額的87%;扶貧創業貸款余額7180萬元,占全縣金融機構該項貸款的100%。
支持山地生態種養產業快速發展
——主動支持偏遠鄉鎮藥材產業發展,助推農戶增收。古藺黃荊、桂花、觀文等偏遠鄉鎮,自然條件差,貧困人口量大。根據這些鄉鎮山地立體氣候明顯的特點,古藺農商銀行積極配合政府規劃,主動與桂花、黃荊等鄉鎮聯系,培育中藥材開發業主,通過業主的資金、技術優勢與當地氣候、農戶土地和勞動力資源優勢的聯合,推動“業主+基地+農戶”“公司+農戶”生產經營方式的發展,促進中藥材生產、銷售市場主體建設,擴大了木瓜、金銀花、白術、趕黃草、杜仲藥材種植。
近兩年來,古藺農商銀行分別向全縣種植業主和農戶發放貸款共計1220萬元,實現中藥材規模種植6萬畝,2013年產值超過4億元。其中,貸款368萬元支持“趕黃草”種植基地,在保證了龍頭企業“郎中藥業”的原料供應的基礎上,“趕黃草”莖、葉、花產品暢銷全國促進了農民增收。如德耀支行貸款15萬元,支持的桂花鄉龍朝水、羅鵬江、張大志幾戶趕黃草種植大戶,種植趕黃草50余畝,2013年實現產值32萬元。
——支持優質水果產業品牌建設,提高農業效益。2013年初以來,該行貸款310萬元重點支持古藺、雙沙、龍山、永樂、石屏、護家等鄉鎮種植脆紅李、核桃基地建設,貸款對永樂柚子、古藺鎮豐水梨、馬蹄椪柑等水果基地打造品牌,促進果農增產增收。古藺縣觀文鎮有脆紅李專業合作社4戶,現有專業合作社社員705戶,觀文支行貸款38萬元,支持合作社農戶種植脆紅李6569畝,今年預計產量達1313萬公斤,預計將實現產值4284萬元。
——重點支持生態養殖產業擴大規模、打造生態畜牧品牌。 養殖業作為古藺縣農村普及面最寬、群眾最歡迎的經濟項目,古藺農商銀行把支持養殖業發展作為信貸支農的重要工作。2013年至今年4月底,共發放養殖業貸款13000萬元。一是重點支持養殖基地和小區建設33個,適度規模擴繁場4個,發展規模養殖戶510戶。二是根據古藺山區飼養基礎差的現狀,貸款支持牲畜品種改良,使全縣生豬、牛(羊)雜交面達到了98.5%。三是支持規模養殖大戶,發揮對養殖產業的示范作用。在此基礎上,發揮資源優勢,貸款支持公司和大戶對農產品深加工,打造了“古藺麻辣雞”“古藺牛肉干”“古藺老臘肉”“古藺馬羊肉”等遠近聞名的生態綠色食品品牌。
古藺馬頭羊是古藺的地方優良品種,是省級公布予以保護的6個山羊品種之一,古藺農商銀行對養殖戶進行貸款支持,通過自養和“大戶+小戶”合作養殖模式,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羊種品牌和優質羊肉品牌,帶動了農民增收。2013年6月,中央電視臺“每日農經”欄目特地做了專訪報道。
助農戶脫貧奔小康
古藺作為國定貧困縣,肩負著既要扶貧又要建小康的雙重任務,古藺農商銀行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積極開展扶貧幫困工作。在縣域內金融機構“三農”貸款中,投量排名第一。在支持傳統農業所需的化肥、農藥、農膜、種子、耕牛、農機具、生豬等貸款外,積極扶貧幫困。
——扶助貧困農戶改善生產生活條件。 古藺縣地處山區,交通不便,群眾住房條件改善差,古藺農商銀行3年來,貸款8.5億元(今年已發放7600萬元),支持偏遠困難群眾改善住房條件,改善了農村面貌。
2009年-2013年,該支行累計向該組發放建房貸款14筆、24萬元,農業生產貸款10筆、15萬元,使該組不僅在2011年消除了茅草房,還家家都住上了新磚房,戶戶有了電視機。少數民族兄弟日子越過越舒心,把農商銀行員工視為親人一樣對待。
——連年實施對口幫扶。近年來,該行對德耀鎮雙鳳村實施“計生三結合”幫扶、結對幫扶太平鎮走馬村。工作人員深入調研,幫助尋找致富發展路子,制定結對幫扶工作方案,建檔授信,幾年來發放對口幫扶貸款500余萬元,切實落實了幫扶責任,加快了幫扶對象脫貧建小康的步伐。
2014年4月,古藺農商銀行與共青團古藺縣委聯合下發了《關于號召各支行開展留守學生(兒童)結對幫扶關愛行動的通知》,在全行內組織實施結對幫扶留守兒童活動,全年每個網點幫扶兩名留守兒童,解除外出務工人員的后顧之憂,累計發放“生源地助學貸款”876余萬元,解決了400多戶困難家庭孩子的入學問題,助圓了貧寒學子的大學夢。
扶持弱勢群體自主創業
古藺農商銀行積極承辦發放風險大、管理成本高的各類民生貸款,包括婦女創業、下崗人員創業、農民工進城創業、青年創業、退伍軍人創業等在內的全民創業貸款,幫助社會弱勢群體通過自己創業,走出生活困境,促進社會穩定。截至2014年4月末,連續5年發放全民創業貸款12500萬元,其中發放婦女創業和下崗失業再就業政府貼息貸款貸款共1457戶,金額7350萬元,支持創業人員3800多人,帶動其他就業人員26200多人。
針對農民工返鄉創業青年資金短缺的情況,古藺農商銀行雪中送炭,幫助了一大批農村青年返鄉創業。金星鄉紅林村徐旺,32歲,外出打工回鄉后,古藺農商銀行給予5萬元的財政貼息創業貸款支持,使該青年在古藺縣城創辦了一家副食品批發行,輻射全縣各個鄉鎮,其創業經歷在古藺電視臺《民生周刊》連續報道。
支持涉農龍頭企業做大做強
為了促進該縣涉農企業生產與市場的有效對接,發揮農牧業產業化經營鏈條效益,帶動科技農業、高效農業的發展,解決農民離土不離鄉就業,增加了農民收入。近兩年,古藺農商銀行貸款2億多元,支持高原食品有限公司、順春食品有限公司、落鴻食品廠、古藺面產銷業主發展;支持仙潭酒業集團、紅軍杯酒業、金美酒業等一批醬酒產銷企業發展壯大。高原食品有限公司是推動該縣黃牛養殖發展的龍頭企業,自2002年以來,古藺農商銀行長期支持其發展,已累計貸款900余萬元。該企業年宰黃牛500余頭,實現年產值1800多萬元,常年吸納30余人就業,其“牛牛旺”牛肉干系列產品暢銷全國。
支持、保護地方主導產業
現階段,古藺縣工業化、城鎮化正在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援農村中快速推進。地方主導產業對穩定經濟和工人收入的意義重大。尤其是農民工,他們在古藺縣酒類、煤業企業(含產業鏈相關企業)就業者達20000余人。因此,保護主導產業對穩定農民收入非常重要。
由于受國家宏觀經濟調控和市場變化的極大影響,2013年古藺縣酒、煤兩大產業大部分企業經營舉步維艱,古藺農商銀行一面積極向人民銀行申請爭取合意貸款規模,另一面及時向省聯社書面報告該縣酒業產業形勢和酒業企業資金困難的情況,請求放寬古藺縣酒類企業貸款的政策準入條件。此舉得到了人民銀行和省聯社的關心支持,使仙潭集團、金美酒業、郎鄉酒業、國仁酒業等13家酒類企業及時從古藺農商銀行獲得了13600萬元的流動資金貸款,為企業搶抓元旦、春節營銷起到了重要作用。
代發政府補貼落實惠農政策
古藺農商銀行是古藺縣唯一代發國家惠農補貼資金的金融機構。工作中始終從社會穩定出發,秉承銀行惠民、利民的服務宗旨,及時為黨委政府排憂解難。代理發放農村低保、五保、社會定救、傷殘補助、退伍軍人補助、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退耕還林、水稻良種補貼、油菜補貼、天然林補貼等十余種補貼款項。每月各類補貼集中發放的時候,網點柜面人員解釋、兌付工作量很大,經常延長服務時間,甚至開通專門的業務窗口代付各類財政補貼資金,確保各項資金按時、準確地發放到群眾手中。2013年,古藺農商銀行共代理發放各類財政補貼款項金額高達2.9億元,產生業務量高達60萬筆,以實際行動把黨和政府的惠民、利民政策及時落實到了廣大群眾之中。
全力實現鄉村金融服務全覆蓋
由于古藺縣幅員面積大,交通條件差,如果在全縣每個鄉鎮設立網點,有的網點達不到保本點。然而,古藺農商銀行以肩負社會責任、扶民、惠民、富民作為己任,把改善農村貸款難、支付難、取款難,作為金融服務民生的工程來抓,改變了古藺縣農村金融服務面貌。
2011年,農商行克服人員、資金費用的困難,增設了大寨、桂花、黃荊、馬嘶、土城、椒園、白泥、魚化8個分理處,使古藺農商銀行在每個鄉鎮均有服務網點,消除了金融服務空白鄉鎮。
2010年以來,農商行陸續在全縣范圍內安裝ATM機(自助取款機)29臺、CRS機(存取款一體機)7臺、EPOS機(電話支付終端)369臺、POS機(特約商戶)49臺等自助銀行設備。
2013年6月,全縣實現了鎮鎮有農商銀行網點,村村有EPOS,使廣大村民不出村便可輕松辦理小額取款、貸款還款、消費、查詢、轉賬等業務,不出鄉即可辦理貸款業務,大大的節省了群眾辦理金融業務的時間和費用。古藺縣農村金融扶農、惠農、富農服務得到加強,偏遠的農村人也同城市人一樣,享有了現代金融服務的便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