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香
以前一直喜歡中國古典音樂,喜歡民族的東西,喜歡《高山流水》,喜歡《梅花三弄》,喜歡《平湖秋月》……至今還保存著初中時買的兩盤《梁祝》、幾盤古箏演奏曲、許多盤其他中國古樂器演奏的樂曲,都是磁帶的,這些東西在別人看來可能早已是“古董”了。現(xiàn)在要聽的話也都是去網(wǎng)站上下載到MP3里的,更何況大家的MP3里存的都是些流行歌曲。
在我的意識里,音樂一直是一樣極能吸引人的“珍玩”,很多形式的音樂,我都能很快地接受并且迅速喜歡。上大學后,不再有音樂課,想想高中時每天還有美妙的鋼琴聲響徹耳邊(我們高中開設(shè)音樂班,我們班就在鋼琴室旁邊,而且我們學校有很多鋼琴),現(xiàn)在特別懷念。看到公共選修課有“大學音樂”這門課,就毫不猶豫地叫朋友幫忙選上了。
能夠在課外接觸一些西方古典音樂,我感到由衷地欣慰與滿足,所以不敢錯過一節(jié)課,每一次課上也都很認真地聽課,課外又借了不少有關(guān)古典音樂欣賞類的書,并且漸漸地喜歡上了古典音樂。
西方古典樂——18世紀到19世紀初的音樂,從“歐洲音樂之父”巴赫到早期的“自由音樂家”貝多芬,在當時民主、自由、平等的旗幟下,人們邁向理性和科學,音樂家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力量,他們追求返璞歸真的風格,追求世界性的音樂語言……莫扎特的《魔笛》、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等給人以難以磨滅的印象。那一時期大師們的作品現(xiàn)在仍在頻繁演奏,并且已經(jīng)受住時間的考驗,成為人們心中所理解的經(jīng)典音樂,其意義猶如文學中的經(jīng)典作品,深刻雋永,耐人尋味!
清晨,第一遍鬧鈴響起的時候,揉揉惺忪的雙眼,起身,拉開緊掩的窗簾,陽光灑入的瞬間,看見起風的空中有鴿子扇動著潔白的翅膀,耳邊突然響起一部交響曲的第一個音,眼前的城市即刻生動活潑了起來,奏鳴曲、圓舞曲、協(xié)奏曲……音符流動,水般清澈細膩,或奔涌,或舒緩,或靜謐。
有人說,對古典音樂的熱愛是一種高貴而純粹的感情,它沉淀于每個愛樂人的內(nèi)心深處,像深海里的珍珠般熠熠生輝。是音樂給了我們力量,是音樂引領(lǐng)我們走出洪荒。
感謝音樂!
我們不是為了音樂而生存,但我們的生存不能沒有音樂。無法想象沒有音樂的生活,無法想象沒有音樂的世界,是音樂給了我們創(chuàng)作的靈感,是音樂帶給我們希望與安慰。尤其是像古典音樂那樣美妙的音樂,它不僅啟發(fā)了一代又一代的音樂創(chuàng)作者,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音樂大師,同時,作為長期以來大家普遍認同的經(jīng)典,它也感動了很多領(lǐng)域的大師們。
想到這些,我輕輕打開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嘴角浮起一絲笑意。當我感受那靜謐、美妙的音樂時,天堂的門打開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