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婚日記》是潘嚴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影視作品,雖然是第一部但她卻把“劉婷婷”楚楚動人但又拒人于千里的個性詮釋的恰到好處,這也讓她贏得了其他演員以及導演的肯定。在那之后,《爺們兒》、《美麗的誘惑》,潘嚴一次次的用演技證明著自己,證明著這個年輕美麗的女孩對表演的那份熱忱。
喜歡美食的潘嚴無論走到哪兒都要去嘗嘗當地的特色。也正因為是一名演員的緣故,讓她有很多機會去往各地,所以回想自己到底嘗過多少好吃的美食,潘嚴自己也不太清楚。只是美食對于她而言充滿著一種誘惑力,讓他忍不住要去品嘗。在她看來吃得好才能生活好,她覺得美食就是生活品質和生活情趣的一種表現。
因為工作關系,潘嚴一直生活在北京,也因為這座文化古城對她充滿著吸引力。在她看來,北京確實是一座極具包容性的城市,全國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美食在這個地方都會找得到,她也很開心的向我推薦了一些特色的店和美食。“因為我平時比較喜歡吃粵菜,所以去的比較多的店就是衡山匯,特別喜歡喝他們家的西洋陳腎湯、燒味拼盤,還有煲仔飯,味道都不錯。說到美味,我還想推薦一款牛排,之前陪朋友去試吃過一次,覺得口感和味道都非常棒,雖然這款牛排也與實體店合作,但它的銷售渠道主要是靠微信。希望牛排能夠家庭化,在家也能小資起來,還是挺新穎的,推薦給大家。而且烹飪牛排的方法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復雜,很簡單,包裝內都有詳細的說明和指導,想品嘗的朋友可以關注他們的微信號:Inlove愛路牛排。喜歡美食的朋友,相信你們一定會回味無窮的。”
幾年前《舌尖上的中國》播出的時候可謂是風靡全國,而前段時間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更是沒播出之前就已經火遍了全世界。節目中所展現出的各個地方的美食,想必每一位觀眾都是垂涎欲滴,恨不得把每一樣都嘗上一遍。其實說到家鄉的美食,潘嚴也很自豪。素有中國“骨酥魚之鄉”的邯鄲正是潘嚴的家鄉,也正是因為這一稱呼,酥魚成了當地最有名的美食,每一個到過當地的游人都把酥魚作為品嘗美食的首選。除了酥魚之外,大名二毛燒雞、臨洺關驢肉香腸等等也都是當地比較出名的美食。
《時尚北京》:你最喜歡哪個地方的美食?
潘嚴:其實每個國家都有美食,我比較喜歡意大利和法國菜。
《時尚北京》:現在各地美食都可以在北京尋找到,能推薦幾家具有地方特色的餐館么?
潘嚴:七尋八找胡同菜,這家比較有老北京特色,物美價廉。
《時尚北京》:你覺得飲食文化在生活中的比重是多少?
潘嚴:八成,十分重要,有句老話民以食為天嘛。
《時尚北京》:你怎樣理解飲食文化?
潘嚴:飲食文化跟民族性有很大關系,中國飲食文化博大精深。
《時尚北京》:你認為美食是否跟養生有關系?
潘嚴:有一定的關系,我們既要吃到可口的美食,同時也要注重營養搭配。
《時尚北京》:你是如何得到這些美食信息的?
潘嚴:都是朋友帶我去的,我一個人很懶的。
生活中的潘嚴是一個開朗、陽光的女生,喜歡聽音樂、看書,熱愛運動,總是喜歡給身邊的朋友們帶來正能量。而且性格直爽的她,常常能夠給人帶來歡樂,自然而然的她也交到了很多朋友,這也是令她最自信的一面。
潘嚴喜歡電影,更喜歡看電影,記得早前一部叫《荒島余生》的電影讓她很是難忘。“其實這部電影真的讓我悟出很多人生哲理,好片子就是這樣,每看一次都有不同的體會。”
像大多數女孩子一樣,潘嚴也對時尚情有獨鐘,她覺得時尚并不是要追趕潮流,而是要穿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穿在別人身上好看但不一定是適合自己的。所以說,是別人無法模擬和代替的。拒絕跟隨潮流,要自己創造潮流,這才是時尚的真正定義。
身為演員,潘嚴坦言這個職業遠沒有看似的那么光鮮靚麗,“人們看似表面的浮華其實背后的艱辛是常人體會不到的,成功的背后往往是超負荷的工作,身體和心里都要承受巨大的壓力。即便如此,我還是愛著它,因為這也是我兒時的夢想。”
《時尚北京》:對生活的態度是什么?
潘嚴:積極,樂觀,努力。
《時尚北京》:你經常健身么?都會選擇什么健身項目?
潘嚴:健身總是斷斷續續,一般會做一些有氧運動,我覺得女孩子做一些瑜伽就很好,瑜伽能讓人心靜下來。
《時尚北京》:你的假期是如何支配的?
潘嚴:我拍完一部戲就會出去旅游,這樣可以讓身心放松。
《時尚北京》:你給自己定位的時尚風格是什么?
潘嚴:我自己沒有什么定位的時尚風格,我覺得簡單大方干干凈凈就很美。
《時尚北京》:你自己平時如何化妝?有哪些針對的重點?
潘嚴:我喜歡淡淡的妝,我比較注重眼睛,人們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就算不化別的地方,也一定要涂睫毛膏。
《時尚北京》:希望成為什么樣的藝人?
潘嚴:帶給人們正能量,不斷進取的藝人。
《時尚北京》:你覺得自己的成就感來自何處?
潘嚴:有家人的支持,朋友們的鼓勵,這些對我來說特別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