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簡稱“質量工程”)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實施的一項重要工程,在多年執行的過程中,也難免存在一些問題。如何有效提升項目質量,科學有效地評價項目建設的實效,實現項目的示范、輻射效應,成為教學管理所面臨的新課題。
關鍵詞:質量工程;績效評價;管理
教育部于2007年開始實施的“高等學校本科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簡稱“質量工程”)是教育部和財政部全面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把高等教育的工作重點放在提高質量上”的一項重要的戰略部署,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實施的一項重要工程,是全面提升我國高等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質量工程”實施以來,各類高校均開展了各類教學建設項目,形成校級、省級、國家級等完備的“質量工程”建設體系,完善了各類項目的管理辦法,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包括專業結構調整與專業認證、課程和教材建設與資源共享、實踐教學與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創新、教學評估與教學狀態基本數據公布、教學團隊與高水平教師隊伍建設、對口支援西部地區高等學校等各方面建設。
一、“質量工程”開展情況及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質量工程不僅在本科院校實施,同樣也惠及到了高等職業技術院校。同時,各省級教育部門也相應地根據本省高等教育的實際情況,開展省級質量工程項目的建設,各類學校也開展相應類別的校級項目建設,為高級別項目申報做好培育工作。
“十一五”期間,質量工程各類項目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此基礎上,進入“十二五”,“質量工程”項目繼續實施并有所調整和提升。以江蘇省為例,“十二五”期間又啟動質量提升工程,并對項目的類別進行了適當的調整。“質量工程”的開展,有效推動了各地方、各高校對于教學質量的高度重視,對于提高高等教育教學質量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在多年執行的過程中,也存在諸如“重申報、輕建設”“重書面材料、輕實際成果”等這些不容忽視的客觀問題。因此,如何有效提升項目建設質量,科學有效地評價項目建設的實效,實現項目的示范、輻射效應,成為教學管理所面臨的新課題。
二、“質量工程”績效評價體系的構建
所謂績效評價,是指“組織依照預先確定的標準和一定的評價程序,運用科學的評價方法,按照評價的內容和標準對評價對象的工作能力、工作業績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考核和評價”。
在制訂評價體系時,一方面,要制訂出各類項目可以通用的評價體系,一級指標中包括項目投入、過程管理、項目產出等三個大的方面,是各類項目均具備的內容。其中,又包括項目立項、資金落實、業務管理、財務管理、項目產出、取得效果、滿意情況等7個二級指標;再根據二級指標中所包含的工作內容繼續細化到16個三級指標。并為每一個三級指標制定了詳細的評分標準和評分辦法。另一方面,在“取得效果”這個指標中,評分標準在總的評價體系中雖未進行細化,但需要結合不同項目驗收標準和實際項目驗收時的達標情況進行確定和打分。
項目組在項目開展的這些階段均需要對所負責的項目進行績效自評,并提供相應的證明材料,一方面對項目的開展起到督促的作用,另一方面以供項目驗收和績效綜合評價時進行參考。
三、績效考核仍面臨的困難
績效評價對促進各類項目建設水平,提高學校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的作用,但在具體的實踐操作過程中尚需要不斷探索。
各學校的質量工程項目一般有專門的教學管理人員負責,但是質量工程項目類別較多,涉及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管理人員囿于專業知識的不對稱,只能從形式上間接地揣度項目建設的過程、進度及結果。而無法從各類項目所涉及專業的角度,對項目的實際情況進行深入系統的了解和評價。而如果聘請專家對各類項目的階段性開展績效評價,則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財力和精力。因此,過程監控往往容易流于形式。
囿于上述績效評價操作上存在的困難,還需要各類學校不斷在實踐中進行探索,構建起更加完善的操作性強的評價體系,以進一步提升“質量工程”項目經費的使用效率,促進各類“質量工程”的項目建設質量,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黃錫遠.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質量工程建設績效評價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2(11).
[2]梁明霞.我國高等教育“質量工程”建設之問題與對策[J].中國冶金教育,2010(05).
依托課題: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改研究課題《高職院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項目績效評價體系的研究與構建》(課題編號:JX-G-2012-08)。
作者簡介:李建英,女,1975年8月出生,本科,現就職于淮安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質量工程項目管理、檔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