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中國的綜合發展逐漸全球化的趨勢下,英語作為文化交流與傳播的世界性載體,越來越受中國學習者的重視。從教師和學生兩方面談了做法。
關鍵詞:青少年;學習英語;熱情;積極性
在中國的綜合發展逐漸全球化的趨勢下,英語作為文化交流與傳播的世界性載體,越來越受到中國學習者的重視。而英語學習是中國與世界諸多聯系與交流的紐帶。中國青少年學習英語,可謂幾人歡喜幾人憂啊!那么,青少年如何能學好英語呢?
青少年學好英語,一方面教師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學生自身也應有一定的自我要求。這兩大教學活動的主體缺一不可。經了解很多學生學不好英語,主要是因為對這門課程缺乏興趣。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說過:“學習的動力,是對學習材料的興趣。”一旦興趣被培養起來,就能夠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英語學習效果。我早已認識到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對于英語教學計劃和教學研究的完成至關重要。
一、在青少年學好英語中教師應做到的方面
1.從教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整個教學活動的中心,是知識的傳授者,課堂上一般采用“滿堂灌”“填鴨式”的方法來傳授知識,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樣,學生也就成了知識的被動接受者,很難發揮其在教學活動中的主觀能動性。新課程改革的教學理念首先提倡“以學生為主體”,同時要求教師更應該關注學生的需求和意愿,嘗試換位思考,要用學生的眼光讀教科書,還要求教師必須考慮:如果我在這個學生的這個年齡并有他的心理狀態和處于跟他同樣的外部環境中,我會怎么做,為什么要這樣做。再者,青少年正處于一個心理的叛逆期,這也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內心世界,從而更好地引導他們、教育他們。教師作為知識的傳授者和引導者,要調動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
2.創造輕松的教學課堂
傳統的教學課堂以課本為中心,講授詞匯、語法、做大量的練習題為主線,僅僅停留在英語學習的語言層面上,往往很難上升到文化層面,這樣無疑會讓學生感覺到英語學習的枯燥無味。在新課程改革的要求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豐富教學內容,在講授課本知識的同時,穿插一些和課文有關的歷史、地理、社會自然、風土人情、文化等知識,使英語課堂生動、有趣,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當講到“Festivals around the world”一課時,教師可以準備一些有關外國節日的PPT,在給青少年學生講述課文的同時,講授一些有關外國節日的文化知識,并與中國節日進行對比,了解中西文化差異。這樣的話,不僅可以將課文中的內容形象地展示出來,便于學生理解和接受,還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中學到英語知識,充分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教師要培養與學生之間的相互情感,保持和諧的師生關系
在處理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時,教師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得到學生的喜歡和認可。《學記》中載:“親其師,信其道。”充分顯示出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重要性。教師和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兩大主體,體現了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因此,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與學得以相長的前提。所謂和諧的師生關系,就是師生之間平等、民主、友好的互動關系。要建立這樣的關系,需要教師深入了解學生,關愛學生,和氣地對待學生,與學生做朋友,并且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同樣,學生也會熱愛教師,并把這種對教師的熱愛遷移到對所學科目的興趣上。調查顯示,如果學生喜歡任課教師,那么對這位教師所教授的科目也學得比較好。教師應該為人師表,身先士卒,更要關心學生,與學生縮短距離,成為彼此平等的朋友。
4.教學手段多元化
同樣的一篇英語課文,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所得到的教學效果也就不一樣。傳統英語課堂,教師都以教材為中心,機械地講解其中的單詞、詞匯、語法,這樣的授課方式,不免會讓學生覺得了然無趣,從而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降。為了收到更好的課堂教學效果,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喜好來設計教學過程,比如,可以以一段相關音樂作為導入來學習英語課文;也可以觀看一些與英語文章內容相關的電影,提高學生的口語交流能力;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進行小組討論學習,通過與小組成員的討論,認識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加以改進,提高自己。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非常有益,而且還能培養學生的集體責任感,從而帶來集體英語成績的提高。
而青少年自身——這個教學活動中的另一主體,對于知識的掌握無人可替代。這正是整個教學目標的關鍵所在。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應該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
二、青少年學好英語的方法
1.聽、說、讀、寫、譯等諸多方面是一名英語學習者應該具備的基本能力,也是增強自己英語素養的基本要素
在整個英語學習過程中,首先,學生應該有自己的一套英語學習方法,不要一味地死記硬背單詞、語法,要巧學、巧記,比如,學到accept這個單詞,我們知道它是表示動詞“接受”的意思,其實,根據這個單詞我們可以衍生出很多單詞:-able是個形容詞后綴,那么acceptable就是accept的形容詞,意為“可接受的”;再根據-ance是個名詞后綴,就產生了acceptance即accept的名詞,意為“接受”。再如,很多動詞后接-or或者-er,經常表示動作的發出者,那么自然會產生“接受者”的acceptor或accepter。這樣,表面上看起來學生在學習一個單詞,實際上可以根據一些構詞法掌握好多與其相關的單詞。語言是一種交際工具,學習英語的主要目的是交流,但是有很多青少年學生苦于英語口語,或者干脆是“啞巴英語”,針對這種現象,學生可以多看一些英語電影,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無形地提高自己的口語,也可以參加英語角,多讀多練。可見,在青少年學習英語的過程中,科學的方法勢必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青少年學生應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這個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根據自己學習的具體情況制訂相應的學習目標、學習計劃,真正感覺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樹立自信,勤于思考,善于分析,敢于質疑。理性認識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及時請教老師、同學。與此同時,教師也應充分發揚教學民主,鼓勵學生發表不同見解,給學生提供充分的自主學習時間,提供相應的學習資料,充分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主動性。
總之,青少年學習英語任重而道遠。而學好英語,既能夠使青少年開闊心胸,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也能提高青少年的社會文化交際能力,讓中國青少年更好地認識世界,走向世界。
參考文獻:
章兼中.外語教育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5.
作者簡介:王銳萍,女,1976年6月出生,畢業于山西師范大學英語教育專業,本科。就職于山西省介休市第一中學校,專注于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研究,現為中小學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