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頒布的英語課程標準對小學英語教學有了明顯的提高,現代外語教育注重語言學習的過程,強調語言學習的實踐性,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這是語言,并在此基礎上學習和運用語言。然而,在農村英語學習現狀并不樂觀,從口語教學的意義、現狀、措施幾個方面探討農村小學高年級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
關鍵詞:農村高年級;英語;口語教學
一、口語訓練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意義
1.“說”能提高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學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農村學生學習英語普遍存在這個毛病:會看不會說,想說不敢說,聽說能力差和課堂氣氛不活躍等現象。這種現象已成為我們每一個英語教師關注和研究的問題。面對這種情況,英語教師應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提供“說”的材料。“說”多了,會“說”了,學習英語的興趣自然就會提高。
2.“說”促進“聽”、“讀”和“寫”各個方面能力的發展
“聽”“說”“讀”“寫”既是使用英語的能力,又是學習英語的能力。重視“說”的教學就能促進“聽”“讀”和“寫”各方面能力的發展,因為它們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互相作用和影響,互相推進和制約。通過“說”能有效地提高聽、讀、寫的多方面能力。
二、口語教學現狀
現行小學有一種比較普遍的現象,學生年級越低,回答問題越積極,課堂氣氛越活躍。然而,隨著學生年級的升高,他們反倒越不愿發言了。有些學生考試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讓他流利地說幾句英語卻很難;有的學生面對老師和同學十分害羞,不愿積極參與口語活動;有的學生雖然參與積極性較高,但一到口頭表達,就抓耳撓腮,不知怎么表達;還有的學生小組自由會話時語言流暢,一到正式發言時就結結巴巴。
三、提高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措施
小學英語教學處于一種啟蒙階段,口語訓練的方法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特別是農村,各方面的條件不盡如人意,口語訓練難度更大,更需要講究一定的策略。
1.激發學生的興趣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那么,教師如何做才是行之有效的呢?筆者認為,要調動學生說的興趣,英語教師可以運用游戲法、角色扮演法、小組競賽、交際法等。這些教學方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鼓勵學生充分理解和積極參與,體現學生自主的原則。
2.創設情景教學
利用多媒體技術,選擇貼近生活,具有時代特點的事例。形象生動地創設優美的情景,能使學生置身其中,使課堂由靜變動,能盡快把學生帶入情境中,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興趣,有利于教學活動的展開與深入,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3.變換教學方式,趣化課堂
課堂提問是口語教學的常用模式。提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手段,應當變換方式、適可而止;提出的關鍵問題應給學生一定時間思考、準備和討論。除了“教師問、學生答”之外,還可采用“學生問、學生答”“學生問、教師答”或“討論式問答”等模式實施課堂口語活動。
4.英語口語要和聽、讀、寫相結合
口語教學要和聽力教學、閱讀教學、寫作教學結合起來。它們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促進、聽和說是構成口頭交際的兩個相互依存體,交際雙方聽和說輪流轉換才能使交際進行下去。因此,聽、說訓練不應截然分開,而應相互促進、相得益彰。教材中的任何說的材料都可以先聽后說,任何聽的材料都可以先聽再說。閱讀材料為口語訓練提供了練習的素材,教師可以圍繞閱讀材料內容組織課堂討論等活動。而通過寫的方式,可以鞏固、擴充英語口語的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加強學生的口語訓練,是英語學習的基本要求,是我們提高英語教學質量不可輕視的重要環節,也是素質教育的基本需要。在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快速發展的今天,在世界一體化越來越明顯的當今社會,我們必須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
參考文獻:
[1]張志遠,高云智.兒童英語教學法.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2]王薔.英語教學法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作者簡介:金萍,女,1981年7月出生,本科,就職學校:甘肅省榆中縣東古城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