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才金
摘 要:根據對農村初中教師和學生進行調查,大多數對教材感到滿意。但同時也存在著相應的問題。主要針對這些問題對教材使用情況進行分析。
關鍵詞:人教版語文;新教材;使用分析
我們在調查中發現,在使用新教材時,產生了一些問題。本文根據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策略,希望教育部門能夠加大對農村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快教育的步伐,為教育事業做出貢獻。
一、新教材在農村初中使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材要求高而學生素質低
人教版新教材的改革主要是側重于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改革,在進行教材編寫上更注意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思維創新能力。根據對周邊的農村語文教育者調查,發現主要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在新的教材發下來后,也對新的教學模式如活動式教學、探究性教學等方式進行學習。但是當他們把這些方式用在自己的課堂上時,卻沒有多大的成效。主要是因為學生水平不同,在課堂上進行提問時得不到學生的回應,有時候一些好的教學設想也無法在課堂上實施。按農村中學目前學生現有的知識水平分析,學生根本適應不了新的教材。
(二)學習資源匱乏
新的教材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其中新添加的“綜合性學習”和“名著導讀”都是以前教材上沒有的,這些內容的開展需要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相關名著,但是課堂教學內容和課外學習資源嚴重匱乏。農村中學大多連圖書館、閱覽室都沒有,更不用說圖書館。
在新的教材中,綜合性學習也是其中的一個亮點。例如,在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綜合性學習《漫游語文世界》要求學生搜集家庭、學校、社會運用語言文字的情況。但是,農村中學大多是全寄宿學校,學生一個月回家一次,與外界聯系少,學生缺乏有效的途徑進行資料的查找,所以相應的活動根本無法展開。
二、相應的使用對策
(一)學校自身管理
1.重視教研活動,多與外界交流
為了切實做好語文教研活動,除了思想提升外,還應采取相應的措施。開展相應的教學研究和語文科的學術研究活動,訂閱相關的語文報紙雜志,去成果突出的學校進行學習等。
2.加強校本教研建設
主要從三個方面進行:(1)校長高度重視。(2)要充分發揮教師個人、教師集體和教學專業人員的作用。(3)要有寬松自由的學術研究氛圍。
綜上所述,為了更好地運用新教材,需要建立與人為本的機制,創造有利于教師的研究氛圍,加深教師對改革目標的理解。同時加大教師之間的合作,促進教師之間的教學方式交流。形成寬松的環境和開放的氛圍,加強教師之間及課堂實施等教學活動中的交流對話、溝通與合作。
(二)教師自身的完善
1.提倡教師終身教育,鼓勵自學
終身教育隨著時代的發展已經成為新形勢下的教育理念,作為教師,更需要學習。對于新教材,教師主要應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1)必須加強新課程改革理念的學習。(2)更新語文學科的知識結構。(3)學會開發利用課程資源。面對新課程,教師需要不斷學習,不斷更新。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管理和監控。教師必須對所從事的職業進行終身學習和不斷積累,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2.加強學法指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教學目標主要是通過學生來實現的,因此,教師需做到:(1)教會學生“學會學習”。(2)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倡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學習。(3)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尤其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主要從兩方面入手:(1)運用對話教學,啟發學生思維。(2)著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本文主要對人教版語文新教材在初中教學中使用情況進行探究,并提出相關策略,希望可以幫助其他的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質量和水平。
參考文獻:
張慧君.雙語班人教版《語文》教材使用研究[D].新疆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