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萍
低年級學生要把字寫得正確、端正、整潔,中年級學生進一步把字寫得美觀、大方,高年級學生再進一步把字寫得熟練,有一點兒自己的風格。
小學教學是一項基礎工程,而寫字教學更是基礎中的基礎,是語文教學的一項重要基本功訓練。一些教育專家認為,寫好字對一個人的人格培養、文化修養大有好處。如果一個人寫字馬馬虎虎,亂七八糟,很難談得上認真做人了,還有什么高尚的人格和深厚的文化修養可談。指導學生把漢字寫好,不僅是學生在校完成各項書面作業的需要,還為今后學習和工作打下良好的書寫基礎。所以,從小培養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尤為重要。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一直以來,我都特別重視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培養,我也希望孩子們的字是端正而又美觀的。我覺得想讓孩子寫一手好字,重點在于從低年級就培養起良好的書寫習慣。現將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做法總結如下:
一、明確低年級“寫字”的具體要求
在教學中,教師在教給學生漢字基本知識的基礎上,要特別重視學生日常寫字,各科作業都應要求書寫規范、端正、整潔。無論是課內還是課外,教師都要正確、認真地書寫,作為學生的表率,在潛移默化中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的養成。
二、創設情境,激發寫字興趣
想讓學生愛寫字,就得讓學生對漢字本身產生興趣,漢字本身就是很有意思的。例如,我在教學“哭”和“笑”這兩個字的時候,就先讓學生喜歡這兩個字,再讓學生寫。我先在黑板上畫了一個漂亮的“笑臉”,問:“同學們,請看這是畫的什么字?”“笑。”同學們異口同聲地說。“對,是笑”。再看看這個字像一幅什么畫?我在黑板上寫了個大大的“哭”字。學生們看到這個字,教室里的空氣像凝固了一樣,馬上就有學生說:“像有人在哭,上面的兩個‘口像兩只眼睛,還不斷地往下掉眼淚呢!”我叫學生自己動手畫一張“哭臉”。趁機告訴他們,漢字是很有意思的,我們祖先最早創造漢字的時候,就是把它當作畫畫下來的,雖然過了這么多年,可漢字象形這個特點還是保留了下來,大部分漢字,都能變成一幅生動的圖畫,一個有趣的故事。
三、言傳身教,指導正確書寫
老師的行為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是不容忽視的,要想孩子有良好的書寫習慣,平時書寫也應多加注意,作業批改時給學生的批語盡量用楷書,一則讓孩子能看懂,二是給孩子一個示范。對孩子影響最多的是每節課教師的課堂板書,小學低年級的課堂板書,老師應做到一筆一畫地書寫。要想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教師始終起著主導作用,教師寫一手漂亮的漢字,不僅可以吸引學生,更是學生模仿的榜樣,教師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書寫意識。低年級小學生的可塑性很強,只要教師在哪方面多強調些,他們就會朝哪方面轉化。
另外,在執筆方法、書寫姿勢和筆畫、筆順上教師都要嚴格要求,一絲不茍。隨時鼓勵坐姿、握筆正確的孩子,夸他們的坐姿優美,學生寫字很潦草時,多強調寫字時要握筆用力、書寫用心,他們不僅會把字寫得很工整,還會寫得很美觀。我在教學中關于書寫習慣,一刻都沒有放松過要求。
四、作品展示,激勵書寫行為
對學生的書寫作業,我堅持多表揚、多鼓勵、多檢查,比如,學生書寫的生字本,我都會逐一地、認真地檢查,這樣學生的書寫態度就會端正起來。寫得不好的學生,我會要求他們重寫,寫得好的學生,我會夸他們寫得很棒,寫得很認真等,同時把他們的作業本放在教室前面的桌子上,課后讓全班學生去欣賞,及時告訴寫不好的學生要向他們學習,爭取下次也得到表揚。
在教學中,我還經常開展書法競賽、書寫展覽、書法明星評選等活動,把評選的作品粘貼在班級的墻報上,成為其他學生學習的榜樣,同時也是對好的書寫作品的認可,從而激發學生認真書寫的意識。
這個過程是長期的,需要老師的恒心與耐心。教師要通過傳授、示范、訓練、督促、激勵等教育形式,采用正面引導和嚴格要求相結合的方法反復訓練,使學生能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有正確的握筆姿勢和書寫姿勢,學生作業字跡工整、清楚,格式正確、行款規范,作業本整潔、紙面干凈,從而提高正確率。同時培養學生的自控能力和主動性,使學生具有嚴謹細致、勇敢堅毅、積極進取的優良心理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