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中提問幾乎貫穿始終,可以說是各個問題串聯起課堂教學的。因而提問在課堂教學中顯得非常突出。一個好的問題能激起思維的波瀾,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關鍵詞:數學;教學提問;有效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能夠提出一個經典的問題也是不容易的,它是教師自身綜合實力的體現,有賴于長期的實踐和總結。一節課上會有眾多的問題,教師由于對所提問題缺乏仔細的推敲而使提問的效益大大降低。
一、提問的意義
(1)引導性。教師的提問對于學生有很強的指引作用。學生在老師一個個的問題導引下向知識的真諦邁進,隨著問題的解決,學生對知識領悟愈加深刻。教師是數學教學活動的引導者往往是通過各個問題體現的。(2)目的性。教師在課堂上所提問題目的很強,所有提問都圍繞所教內容。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在解決問題時有明確的針對性。(3)啟迪性。教師的提問對于學生有較強的啟發作用,使學生明白該從哪些方面思考研究。往往一個好的問題會使學生茅塞頓開,一下就能讓紛亂的思維瞄準正確的方向。
二、提問的基礎
對于教師首先要深刻鉆研教材內容,需要把握所教內容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和前后關聯,只有高屋建瓴地對待所教內容,才能提出高瞻遠矚的問題,才能在提問時做到靈活隨意而自然。其次,要深入了解本班學生的實際狀況,如果學生平時表現機智靈活,則問題可以少一些提示,如果學生表現一板一眼,則提問時可給他們墊一些臺階。例如,在教學正比例的意義時,例子出示后可以這樣提問:表中兩種量有怎樣的聯系?如果思維活躍的學生應會從中發現很多的關聯,學生的頭腦能得到充分的發散。但這樣的提問拋給平時習慣于回答小問題的學生一時會冷場。對于這樣的學生可以將這樣的問題分解為幾個小問題:表中有幾種量?相關聯嗎?怎樣看出來的?
三、提有價值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中有時問題設計得非常好,但學生卻配合不上。這時也顯現出我們教學理念的誤差。我們經常說讓每一個學生得到發展,所提問題要能讓學生有思考的價值。此時會產生矛盾,問題難一點,學生難以回答,問題過于簡單,學生沒有起到鍛煉的作用。因此,平時教師一定要在此方面著重一些。平時的教學中少提一些答案一目了然的問題,多設計一些讓學生跳一跳能解決的問題。從長遠打算,一開始學生可能不適應,久而久之,學生的思維會開闊許多。所以,我們要不斷地使學生回答有價值的問題,使學生對于每個問題都有話想說,從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四、提問的時機和宗旨
在什么時候提問,提什么樣的問題值得關注。新授教學時的問題最為關鍵,對于將要新授的內容從何處入手值得思考,當然切入的角度很多,究竟從何處入手,采用何種方法,每位教師可從自己的實際和學生的水平而定。此時的問題設計主旨要能讓學生順暢自然地渡過教學重點和難點,此時教師要能設計出精彩有力的組合提問,使這些問題環環相扣,滿足學生發展需求。光有上述還不是最讓人心動的,我們需要通過這些提問使學生爆發出創新的火花。希望看到學生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所有這些,都需要教師有新意的問題為平臺。此時最易產生讓人怦然心動的問題和拍案叫絕的回答。往往一節課的高潮誕生于此。鞏固練習之后的問題最具實踐意義,通過學生的練習,學生的許多不足真實地暴露出來。此時的問題設計應有針對性、預防性。同樣的問題在不同的情境下提出,對于學生的效果不一樣。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準確把握學生的心理狀態。在學生初步嘗到成功的喜悅后,再拋出一些深刻的問題,使他們滿懷信心地接受挑戰。由于前面的成功而使思維興奮和活躍,從而使其解決問題的能力大大增強。
參考文獻:
孫春萍.數學課堂提問精心預設的策略研究[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24).
作者簡介:王建剛,男,1975年12月出生,大學本科,就職學校:湖南省武岡市第一中學,研究方向:中學數學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