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侃
如何維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一直都是我國證券工作的重點內容。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監管層對投資者保護和金融風險的應對有了更多的看法,不斷完善投資者保護機制是維護金融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重要要求。該文在研究我國投資者保護現狀的基礎上,提出了幾
點改善投資者保護和防范金融風險的策略。
1我國投資者保護的現狀
我國市場經濟不斷的發展,廣大投資者有了可以直接參與金融市場的機會,我國證券市場中無論使投資者的規模還是投資者的數量都有很大程度上的提高。雖然現階段我國的證券市場呈現出一幅欣欣向榮的美景,但是投資者權益保護方面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內地公司和香港上市公司在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和投資者三方面相比較,明顯內地公司在投資者保護方面存在著眾多的不足之處。我國內地信息成本可以達到香港的兩倍之多,除了政府影響導致國有股權的流通性差外,投資者保護環境較差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我國證券市場雖然被在近幾年有所發展和改善,對投資者的保護水平有所提高,但是我國證券市場上對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仍然保護不足,國內市場上的中科創業和銀廣夏等一系列的造假丑聞,導致許多的中小股東的利益嚴重受損。總體上看我國在投資者保護方面存在著這樣的問題。
中小股東的經營管理權利被忽視。中小股東作為公司的投資者,股權的行使理應受到保護,他們有參與經營管理的權利,無論是投票或是棄票這都是他們的權利,這種權利的行使主要是通過股東大會的渠道來實現的。我國《公司法》對公司的股東大會的具體問題并沒有作出明確的規定,在一些上市公司中也就存在著大股東對公司絕對控股,股東大會成為一種形式。一些上市公司的股權過于集中,大股東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對股東大會進行合法控制,讓股東大會成為大股東一票表決的場所,中小股東的合理利益難以實現,無法實現小股東的切實利益。
小股東的剩余分配的權益遭到破壞。利益分紅作為上市公司經營決策的最后環節,對平衡大股東與小股東的利益有著重要的作用。在我國對中小投資者的相關保護法律較少,存在著大股東控權的問題,我國的一些公司的股息支付比率比同等的投資者權益保護較好的國家要低很多。中國是一種典型的大陸法,它沒有對紅利分配作出明確的規定,沒有明確的紅利分配,存在著小股東利益受損的現象。許多的公司有轉增分紅的能力,卻不進行利益分配,中小投資者的剩余利益分配受到了嚴重的侵害。
中小股東的知情權受到了侵害。完善的信息披露系統是投資者的權利得到保護的基礎,在大股東和小股東,債券和監管機構之間存在著嚴重的信息不對稱的現象。大股東通過信息披露制度的不完善,能夠對上市公司進行利益的轉移,并且和證券公司進行串通,共同欺騙中小投資者。近幾年雖然我國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上有所完善但是,一些上市公司仍然鉆制度上的空子,他們對公司的一些情況進行虛假的陳述。一些公司本身并不具備某些上市的條件,他們卻進行自我包裝,運用欺騙的手段上市。一些上市的公司在上市后,由于自身運營不善,導致公司不再具備上市的資格或者是不再有某種資格于是就捏造一些信息誤導投資者。在向投資者公開信息時,往往是報喜不報憂,進行誤導性預測,導致中小股東的知情權受到了嚴重的損害。
中小股東的利益受到損害后難以得到應有的補償。我國的一些法律雖然對中小股東的利益受損有一些規定,但是缺乏可操作性過于原則化。我國并沒有相應的司法訴訟程序,對中小股東利益受損沒有明確的賠償法規,廣大投資者的利益難以實現。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由于信息不對稱、持有的股份少等原因導致中小股東的權益難以實現。
2投資者保護劑金融風險防范措
作為公司治理的核心內容放入投資者保護,在防范金融風險方面有著重要的作用。控股股東與中小股東的矛盾較大,大股東往往利用職權方面的優勢侵占中小投資者的利益。我國現階段正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市場經濟各方面的機制也并不完善,正處于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在制度方面我國已經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系統的法律法規,雖然與成熟的制度相比有較大的差距,但也取得一定的成就。我給過想要建立一套現代化的企業制度,但是具體的實施措施方面還在探索階段。大股東的控權行為普遍存在,許多的大股東侵占小股東的利益。因此,要想加強對投資者保護要做到以下幾點。
完善董事會和監事會制度。我國的《公司法》雖然在監事會與董事會的關系方面有了明確的規定,但是具體的落實方法并沒有作出規定。首先,股東大會和監事會與董事會都應該遵照《公司法》的相關規定切實的履行自己的職責和權利,盡量避免越權和失權現象的出現。其次,要建立一套具體可行的決策監督機制,切實保障決策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董事會、監事會、股東大會三者要相互監督相互制約,保證權力的合理利用。最后,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權力制約機制,這套機制中包括預防、限制、禁止和矯正四方面制約機制。
逐步完善懂事制度。董事會無論在哪方面都要有獨立性,不能在公司內部任職且不能有財務和親屬更關系的公司內部的人。董事會的根本任務是切實維護公司股東的利益,保證公司誠信運行,監督上市公司合法合理運行。在我國一些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有較大的控股權利,實際運營過程中董事會中的較多的席位往往被公司大股東占據,導致董事會的監督職能難以實現。建立獨立的董事會制度,對于保障投資者合法權益的實現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要完善獨立董事的產生機制,選舉要采用差額選舉的方式,股東要進行回避。其次,要保證董事會權利的充分實現,要讓更多的外部獨立董事會進入審計委員會。最后,要建立獨立的董事約束機制,為董事會提供一個獨立交流的平臺,提高其執業水平,充分維護獨立董事會合法權利。
完善投票選舉方式。我國投票的執行必須要大股東現場投票,這極大地限制了普通投資者實施參與表決的權利。在我國,股東大會決議的生效權不受最低人數的限制。上市公司要積極調整現有的股權結構和表決制度。要把大股東與上市公司的業務、人員、財務、機構進行分開。上市公司可以采用郵寄投票的方式,盡量避免大股東控權現象的產生。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通過科學合理的信息披露制度能夠從根本上保障上市公司的經濟活動的透明性,維護公司各方面的利益,公司的決策者作出更加科學的決策。上市公司要對公司的重大問題作出真實完整及時的披露,在信息披露的過程中要積極采用現代技術,公司要在網上設立專門的網頁對公司信息進行及時的披露。公司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披露的監督控制制度,對違規的行為進行懲罰,提高公司職工進行真實的信息披露的意識。建立一套細化的信息披露制度,并且明確相關人員的職責和權限。
完善證券市場的監督力度。相關的監管部門要加強對證券市場的監督,真正的把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當做一切工作的中心。明確監管部門的相關職責和權限,違規違法行為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并且要為投資者建立一個公平的市場競爭規則。
總之,要想投資者的保護水平,防范金融風險的產生,要積極進行制度建設。不斷地完善董事會監事會的相關制度,不斷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減少大股東控權的出現,提高投資者保護水平。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