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霞
一、 我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發展現狀
從2003年8月1日 國內首只陽光私募基金云南信托-中國龍資本成立,到去年6月1日新《基金法》正式實施,私募基金從野蠻生長,到納入監管范疇走過十年歷程,而直到今年1月17日,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私募行業才結束了長達半年的監管真空期,逐步得到市場的認可,獲得自身的市場地位。
今年2月7日,基金業協會開始開展私募機構的登記和私募產品的備案工作,目前主要包括私募股權、創投、私募證券,以及證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的私募資管產品。截至7月31日,已完成登記的私募基金管理人3970家,管理私募基金5696只,管理規模為21477.2億元。此外,截至6月底,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專戶業務管理資產規模3.54萬億元,證券公司資管業務資產規模達到6.82萬億元,上述私募產品合計規模約12.5萬億。
證監會7月11日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監督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私募基金正式有法可依。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負責人表示,私募行業隊伍基本形成后,私募基金管理人集中登記備案將告一段落,從5月份開始,協會的工作重點將轉移到行業服務、自律和制度建設等。
二、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概念與特征、優勢
概念:私募證券投資基金是指通過非公開方式向少數機構投資者和富有的個人投資者募集資金而設立的基金。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特征:
募集對象方面: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嚴格限定投資者的范圍,把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投資者的范圍限定為一些大的機構投資者和一些具有一定投資知識和投資經驗的富有的個人,個人起點為100萬。
募集方式方面: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不用于公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公開募集,它是通過非公開的方式募集資金的。
信息披露方面: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在信息披露方面要求比較低,只要求披露年報,私募基金管理人應當于每個會計年度結束后的4個月內,向基金業協會報送經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年度財務報告和所管理私募基金年度投資運作基本情況。
法律監管方面:私募證券投資基金一直處于灰色地帶,沒有專門的法律對其進行規范,引導其健康發展,而直到今年,基金業協會發布《私募投資基金管理人登記和基金備案辦法(試行)》、《私募投資基金管理暫行條例》,私募基金監管才有了的法律依據。
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優勢:私密性極高,一般由嚴格的預警和止損等風控機制。
追求絕對正收益: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和投資者的利益高度一致,私募基金的固定管理費很少,主要依靠超額業績報酬,只有投資者盈利,私募才能獲取超額業績報酬;投資比例靈活:股票倉位一般在0-100%之間,可通過靈活的倉位選擇規避市場系統性風險;規模可控:目前陽光私募基金規模通常在幾千萬至1個億,相對于公募,總金額比較小,操作更靈活方便;特別的激勵機制:當私募基金產生盈利時,私募基金管理人一般將提取其中的20%作為回報,該超額業績報酬只有在私募基金凈值每次創出歷史新高后才可提取,因此從制度上確保私募基金管理人的利益和投資者的利益高度一致。
三、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發行情況
去年以來,結構化的牛市不斷給市場加溫,私募更是趁勢大力發行新產品。據私募排排網數據中心統計,今年以來已成立1126只陽光私募新品。
據格上理財統計,截至2014年8月30日,在發行過公開產品的1132家陽光私募管理人中,已經有357家私募機構停止運作,存活率為68.46%。整個陽光私募行業的平均存續時長僅為5.44年,而提前落幕的這些私募機構的平均存續時長僅為4.32年。從規模來看,95%以上的私募管理規模低于10億元,其中絕大部分低于5億元。
2013年,977家陽光私募機構整體收益率為13.63%,落后于公募基金16.31%的平均業績。此外,全年共101只陽光私募基金清盤,其中42.6%是提前清盤。數據顯示,2013年陽光私募行業發行的產品總量為598只,較2012年增長32%,在2007年的大牛市中曾經漲至451.93億元的發行規模,在2008年迅速回落,并在隨后的四年中穩步攀升。不過,行業的發行規模在2013年再次出現下滑,全年發行規模降至437.01億元,且單月的發行規模從7月至11月連續走低。剛剛過去的2014年1月份,132.26億元的發行規模則創下近兩年的新低。
四、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的產品結構
一種是管理型:這種產品所有投資者處于同等地位,發行人不承諾產品保本,投資者盈虧自負,管理人一般提取20%的業績報酬。
產品特點:
風險和收益相對較小,管理人操作壓力較小。管理型產品由于沒有保本的要求,管理人投資壓力較小,同時,為了產品的順利發行,此類產品一般設置了0.8的止損線,客戶最大虧損20%,對于激進型客戶,風險較小。
發行難度大,個人品牌重要。由于私募證券投資基金起點高,通常為100萬起,購買對象通常為富人階層,而針對100萬起點的產品,銀行和信托都有較多高收益的固定收益類型產品推出,在二級市場不景氣,沒有賺錢效應的熊市的情況下,投資者對投資股票的證券投資基金興趣不大,除非該私募基金由市場公認的優秀基金經理擔任。所以,當最近四年市場的持續低迷時,大多私募基金難以成功發行管理型私募產品,而王亞偉發行的第一支私募卻要求認購起點2000萬。
另一種是結構化:結構化產品通常將投資者分為優先級和劣后級,以劣后級的資金為優先級保本或保本加一定的浮動收益或固定收益。
產品特點:
優先級利益相對安全,劣后級風險很大。優先級獲得保本或固定收益的代價是讓渡產品的超額收益給劣后客戶,而劣后客戶在承擔整個產品風險的同時,可以獲取產品收益扣除優先級固定收益及產品本身的各種費用之后的所有收益,劣后客戶屬于典型的高風險高收益,劣后承擔成倍的虧損或獲得成倍的收益。
產品設置預警線及平倉線。為確保優先級的利益,發行人往往在產品中設置了嚴格的預警線及止損線,當投資不當或產品凈值持續下跌時,管理人將按照產品的風控條件執行預警或平倉動作,以確保平倉之后產品剩余資金足夠保證優先級利益。
五、備案制下,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發展前景
去發行通道,產品的發行成本降低。過往私募想陽光化,獲得客戶的認可,必須借助信托、券商資管、基金一對多通道,而這些通道一般都要收取千五甚至更高的通道費。私募登記備案制下,只要取得私募管理人資格的私募基金公司,均可以以自身名義發行私募基金,省去了外部通道費。備案制下,對產品的成立規模沒有明確要求,過往借助通道,一般要求成立規模3000萬,對于名氣較小,成立時間不長的私募公司來說,很難達到。而備案制下,對于一些投資能力、風控措施較好的中小型私募基金,可以利用現在無產品成立規模要求的時機,利用自有資金公開發行一期產品,做好業績,打出品牌,獲得社會的認可。
投資范圍更廣、投資方式更靈活。備案制下,對私募管理人自行發行的私募基金,投資范圍和投資比例沒有限制,相對于信托、券商資管、公募基金這些通道的各種投資限制:不能投資st,不能全倉一只股票、股指期貨頭寸不能超過30%等諸多限制,私募管理人自行發行基金可以全品種,投資靈活,投資比例沒有限制,私募基金的靈活性是公募基金、券商資管產品所不能媲美的,私募可以設計出更加符合市場、符合客戶條件的、創新型的產品,成為證券市場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發揮為高端客戶提供資產配置的重要作用。
私募基金更加貼近市場化。備案制下,監管機構對私募的投資范圍基本沒有限制,私募管理人可以根據客戶需要進行產品定制,逐步擺脫對渠道,對品牌的依賴,培育自身的忠實客戶。
私募基金納入監管會讓私募行業更加規范。征求意見規定,證券資產管理規模達到一個億就需要到協會備案,備案的私募基金要定期披露產品運作信息,有利于整個私募行業的規范化,提高行業地位與公信力,打擊非法集資、地下私募、保護投資者利益。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