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磊
該文分析了我國P2P網絡借貸運營過程中存在的諸如貨款無力償還引發信用問題、賬戶資金使用不當引發經營風險、各種丑聞頻出引發信譽風險以及削弱政府對市場的控制力等問題,提出制定針對P2P行業的法律制度、打造網絡借貸信用評價體系、建立P2P網絡借貸資金監管體系和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等合理化建議。
1 P2P網絡借貸概念及背景概述
P2P網絡借貸概念。P2P,英文叫做Peer to Peer或person to person ,即點對點信貸,或稱個人對個人信貸。
可以說,它是一項剛剛興起的以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基礎的新型金融模式。P2P網絡借貸致力于在有出借能力并且愿意基于一定條件出借的人群和面臨資金困境需要借款并且有能力償還債務的人群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提供信息交互、微金融互助和信用記錄數據等服務。通過若干實名認證就可以擁有一張屬于自己的信用檔案,記載信用的基本信息以及未來的信用行為信息,有了良好的信用記錄,就可以在P2P網絡借貸平臺上獲得相應的的信用額度。這種方式的好處在于,一筆借款可以經由P2P網絡借貸平臺通過分割成若干筆借款的手段來分散投資者承擔的風險,也為借款人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P2P網絡借貸的起源。P2P網絡借貸起源于P2P小額借貸。由于網絡的普及和業務使用率的不斷
上升,網絡借貸作為一種新生事物也開始悄然出現,其具有簡潔、方便等特點,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滿足個人資金需求、發展個人信用體系和提高社會閑散資金的利用率等方面。P2P網絡信貸是一種將互聯網和小額借貸結合在一起的具有創新性金融模式的民間借貸形式。它可以實現資金從相對富足的人群向暫時缺錢的人群之間的流動,以解決其的燃眉之急。因此,P2P網絡借貸平臺不能僅僅是一個純粹的網上互借平臺,同時是一個創造信用和價值的平臺。P2P網絡借貸平臺為手中有小額閑散資金的用戶,提供了手續簡單、快速便捷、靈活安全的投資方式,沒有門檻和限制,為小額投資者創造了一個投資更對味的理財方式。
2 P2P網絡借貸發展面臨的風險
P2P網絡借貸作為基于互聯網新型民間借貸模式,具有信息透明、跨地域等優勢,且進入門檻相對較低,眾多公司紛紛涌入,P2P行業在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也隱藏著如下一系列風險問題。
貨款無力償還引發信用問題。網絡信貸中借款者個人信用存在風險. 在網絡信貸中,借款人在進行借款之前,需要提交自身的身份證、學歷學籍、資產持有證明等一系列材料,平臺則根據用戶提交的材料進行借款風險評估和劃分信用等級。但是,遇到認證資料造價或者是冒用他人證件的情況,由此得來的能評估結果就不具有可靠行了,還有一種情況,如果借款人拿到借款后不是用于應急,而是購買高檔奢侈品,惡意透支,無力償還借款,隨時可能出現大面積壞賬。就是說,借款人的真實目的僅僅依靠書面材料是無法得知的,這極易引發信用風險。
賬戶資金使用不當引發經營問題。P2P網絡借貸公司要求出借人將款項存入公司指定的第三方賬戶,貸款經由第三方賬戶發放和回收,但第三方賬戶資金由誰管理目前無法可依,現均由P2P網絡借貸公司自行管理。若P2P網絡借貸公司內控制度不健全或內控失效被人利用,可能出現第三方賬戶資金被挪用甚至出現非法集資。由于我國P2P網絡借貸公司經營模式同質化嚴重,在同業競爭的壓力下,未受監管的第三方賬戶資金可能被 P2P網絡借貸公司挪用來投資獲利,從而引發操作風險。
各種丑聞頻出引發信譽風險。雖說網絡借貸平臺在出借前都要進行相關資料和環節的審核,跟線下的銀行相比,這些審核把關明顯的不夠嚴謹、充實、詳細和規范,效果可想而知,商業銀行尚且有壞賬,網絡借貸平臺的壞賬自不必多言。目前,網絡借貸這一塊屬于灰色地帶,還沒有針對性的政府文件或者是專門的管理機構進行監督管理。不排除個別唯利是圖的不法分子,以高額的利息做誘餌,吸引分辨能力不強的人群,巧立名目,事先收取傭金費用卻不能正常發放借款,更有甚者,在吸納了巨額資金以后,關閉平臺攜款潛逃等。給其他正規的P2P網絡借貸公司帶來了不小的負面沖擊。
削弱政府對市場的控制力。我國的政府部門在職責的劃分上還存在許多年重疊和盲區,比如之前的衛生部跟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就存在這種情況,而目前的P2P行業還處在法律和政府部門監管的邊緣地帶,跟容易出現責任不清,監管不明,各部門之間相互踢皮球的狀況。歐美的網絡借貸平臺之所以能夠迅速的發展,得益于其國家制訂了全面且切實可行的法律規范,網絡借貸必須得到法律法規和監管層的許可才能夠持續穩定地發展下去,不得不承認,我國在這一點上的缺失令本土的P2P行業的發展掣肘。
3 P2P網絡借貸的合理化建議
歐美國家民間借貸行為受到法律保護,社會具有健全的信用評級體系和良好的信用文化,一定程度上成為正規金融機構的有益補充。P2P網絡借貸風險防范措施不足、征信體系建設滯后、金融監管缺位等成為制約我國P2P網絡借貸健康發展的主要因素。為保證我國P2P網絡借貸穩健發展,提出以下合理化建議。
制定針對P2P行業的法律制度。我國現在正缺乏針對P2P行業的法律,制法便是當務之急。對國家來說,把小額信貸網站納入監管己成為杜絕非法集資、完善金融市場、搞活民間小額信貸市場的必要條件。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在充分了解民間在小額借款融資方面的需求,遇見P2P借貸存在的風險點及其合理性的基礎上,制定一套具有普適性的法律,明確參與民間金融活動相關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和責任,調整修訂現行法律中有關民間金融的法律依據,盤活民間資本,鼓勵民間金融陽光化發展。
打造網絡借貨信用評價體系。大力促進信用中介機構的發展,完善征信體系。P2P行業要建立和完善信用體系:首先,建立形成行業內部征信體系并制定統一的信用評價標準,建立黑名單互換機制;其次,積極促進與外部征信系統的對接,實現信用信息在不同行業間的溝通;再者,制定信用懲罰機制,以激勵客戶在利益平衡中作出明智的選擇,重視自身信用建設;最后,在征信過程中注重客戶隱私權保護。此外,還要建立高效運行、服務規范、種類齊全的中介服務體系,吸收國外相關的先進經驗和組織形式,促進中介服務業服務水平和誠信水平同步提高.
建立P2P資金監管體系和資金第三方存管制度。一是無論是轉賬資金還是“資金風險池”均應使用第三方資金管理平臺。禁止使用公司賬戶或高官個人賬戶進行資金周轉。由銀行對平臺的“專戶專款專用”情況進行監控,按時向監管部門提交托管報告。二是銀監會和人民銀行的派出機構加強對P2P網絡借貸公司的金融指標日常風險管理,要求各P2P網絡借貸公司根據屬地原則按時向銀監會及人民銀行派出機構報送報表,以便銀監會和人民銀行實時監測網絡借貸相關金融指標。
(作者單位:安徽財經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