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管委會清科集團著出版社:中國商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09月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涉及人民群眾的吃飯問題,是黨中央、國務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經濟取得巨大成就,但我國農業產業發展水平較世界發達國家仍然存在差距。現代化程度低、資本支持不足等問題阻礙中國農業走向世界,也阻礙中國農民從一種身份變成一種職業。隨著我國經濟社會進入轉型期,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快速同步發展對同步推進農業現代化的要求更為緊迫。2013年,我國糧食總產量穩步提高,但增幅放緩;糧食進口量與進口品種日益增加,我國農產品“總量基本平衡、結構性緊缺”的難題不斷增大。與此同時,中國資本市場快速成長,在推動各個行業的發展中扮演極其重要的角色,如何利用資本力量推動農業現代化成為中國農業產業發展的關鍵問題。
在此背景下,科技部中國農村技術開發中心、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管委會及清科集團對中國農業產業的總體需求、國家政策、市場情況和新興業態等內容展開調研,利用多種渠道與農業領域專業人士進行深入探討,收集多方面數據,從眾多信息中篩選出有效內容,編制了《2013中國農業產業投資報告》。本報告結合世界農業產業的投資狀況,探討中國農業產業的資本對接現狀及特點,力圖通過研究農業產業的投資熱點和行為,對未來農業產業的投資機會及風險作出判斷,并從世界農業巨頭的投資經驗中,研究中國農業產業可以學習的案例。最后,報告還在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對我國唯一的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農業產業發展的現狀進行研究,分析總結了其投融資的現狀、經驗,并提出了相關政策建議。

作者:龍天煒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3年10月
本書從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能力的視角出發,針對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能力建設中存在的問題,運用系統論有關原理,分析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這一系統的復雜性,建立了基于復雜性理論的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能力模型。通過建立和諧性預測模型對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能力做了初步的預測,對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對策和政策框架。本書運用因素模糊綜合評價模型相結合的評價方法,建立了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能力評價體系和發展能力預測模型;對36家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能力建設進行了客觀的評價;對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發展能力的提升提出了對策和政策框架,可供從事農業科技園區研究、管理等領域的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參考,也可供高等學校農業及相關專業師生參考。

作者:宋洪遠等出版社:中國農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14年01月
本書以當代中國在新世紀面臨的經濟熱點問題為研究對象,探討在經濟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國際條件下,尤其是世界各國在新技術革命的推動下,都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把提高綜合國力作為奮斗目標的形勢下,中國經濟面臨的機遇與挑戰;中國經濟發展的新戰略、新任務,承受的壓力和需要克服的困難;分析深化改革、擴大開放的情況下,涌現出來的新矛盾、新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思路和采取的措施;闡述21世紀我國經濟發展的熱點和難點所在以及解決問題的對策建議;論證我國經濟健康發展以及實現奮斗目標的政策環境、制度設計與現實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