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華
摘 要:針對中專學校學生的學習現狀,如何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語文課堂成為高效課堂,是目前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該文從課堂導入、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激勵機制等方面論述了如何上好職業學校的語文課。
關鍵詞:職業學校 語文課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4(b)-0234-01
語文課承擔著德育的重任,對于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有重要作用,然而我們中專學校學生的學習現狀令人堪憂,學習基礎較差,缺乏主動性。筆者對自己教過的2屆學生共120人進行過調查,調查顯示,70%多的學生不喜歡語文課,23%學生是為了不上文化課才來中專學校學習,只有 不到7%的學生表示對語文課尚感興趣。這樣的調查結果給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敲響警鐘。應該如何改變教學模式,激發學生興趣,讓語文課堂成為高效課堂,成為我們目前要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1 以精彩的導入拉開課堂教學的序幕
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個好的開頭往往會起到“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的效果。精彩的導入會在第一時間抓住學生的心,讓學生對本節課的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宋代著名文學家司馬光曾經說過:“學不至于樂,不可謂之學。”郭沫若先生也說:“愛好出勤奮,勤奮出天才。興趣能使我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從而使得人們能完善地完成自己的工作。”有了興趣,學生才能夠集中精力聽下去,學進去,才能最終把需要掌握的知識學懂學會,我們的教學目的才能夠達到。可是如何讓課堂導入更精彩,更能抓住學生的心呢?前幾天聽了一位職業學校老師的公開課,講的是人物描寫。一上課,老師就向學生展示了葛優、李永、趙本山、成龍等明星的漫畫,并且要求學生來辨認這些漫畫是哪些人。學生看到自己喜歡的影視小品明星的漫畫,一下子來了精神,紛紛舉手告訴老師這些漫畫畫的都是誰,課堂氣氛一下子活躍起來。老師接下來問學生,憑什么判斷這些人物。學生七嘴八舌,提到成龍的大鼻子,葛優的小眼睛,李永的長頭發,非常6+1的手勢,趙本山的鞋拔子臉等等。老師接下來表揚學生,說大家在辨認漫畫人物時都抓住了人物的主要特點。接著便引出人物描寫的第一個注意事項——抓主要特點。這位老師用的是圖片導入,我們也可以用其他的導入。比如:音樂導入,在講《蒹葭》時可以用鄧麗君優美的歌聲導入;講故事導入,給學生講一些具有哲理的小故事,可以吸引學生注意力;溫故而知新,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系進行導入,利用相關事實新聞、圖片、身邊人、身邊事導入等。
2 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
職業學校的語文教材從聽、說、讀、寫等方面對學生進行了全面的訓練,但是單純的課本內容易使學生感覺枯燥,產生厭學情緒;以課本為依托,適當的對教學內容進行改革,也是上好職業學校語文課的關鍵。近年來,筆者從幾個方面對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進行了整合:一是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刪減晦澀難懂的文章,增加了學生感興趣的內容,以便激發學生興趣,拓展知識面。在每次的課堂教學中增加了講故事、讀新聞的內容,正課之前,為學生講1-2個成語故事,拓展知識面,同時又達到了積累知識的效果。二是重視課文內容的延伸與拓展,根據課文內容與主題,補充相關影視作品,讓學生欣賞。三是補充趣味語文知識,讓學生在歡笑中思考。四是在語文課堂上增加游戲內容,如增加文字謎語、趣味成語接龍等。五是廣泛涉獵課外知識,通過互聯網和課外書讓學生了解更多的課外知識、社會動態。
3 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新穎的課堂形式營造活潑的課堂氣氛
要想上好一節語文課,教學方法的運用很重要,如果在課堂上教學方法用的靈活多樣,學生就會有新鮮感,不會感到疲倦。在上課過程中,筆者摸索到一些新的教學方法,并對傳統教學方法加以改革創新。
首先,新老結合,主次分明。一節課所使用的教學方法很多,但每節課都要有主要的教學方法。如在《永遠的蝴蝶》一課中,采用了朗讀、講述、閱讀、搶答、任務驅動、分組討論等多種方法,其中分組討論和任務驅動既是比較新穎的教學方法,又是這節課主要的兩個教學方法,其他幾種方法貫穿在這兩種方法之中,相得益彰,效果很好。
其次,充分利用多媒體,實踐視頻案例教學法。多媒體具有圖文并茂、有聲有色的特色。生動逼真的教學環境,使得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趣味橫生,使復雜抽象的知識變得形象易懂,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也輕松。根據多媒體這一特點精心制作每一節課的課件。以《像山那樣思考》為例,因為所講內容涉及和諧自然、生態平衡,所以選取了一組表現和諧自然的美麗風景圖片作為背景,與內容交相輝映,更彰顯了和諧自然地魅力,喚起學生強烈的環保意識。課件中的視頻《人獅相擁》、《我是一只小小鳥》直觀、生動、形象,使得枯燥乏味的學習變得趣味橫生,舒緩音樂與美麗圖片的配合,在溫馨的音樂中欣賞動人的圖片,更容易激起學生對和諧生態的渴望。
課堂形式在語文課堂教學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課文我們可以利用課本劇的形式讓學生自編自演,親自參與教學。如在講借條的寫法時,讓學生編排小品,了解幣種錯誤與數字寫法錯誤造成的不可彌補的嚴重后果;在講《廉頗藺相如列傳》時讓學生編排課本劇,以便更加深刻地理解其中人物形象。學生滑稽的表演也讓一些不太積極主動學習的學生不由自主地參與進來,實現大部分參與甚至全員參與。
4 以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自主學習
為了了解學生對教師評價方式的好惡,我筆者在語文課問卷調查中設置這樣一題:你喜歡哪種評價方式?A.簡單評定“對”或“錯”;B.多種角度評價,并能引導深入思考;C.量化加分;D.表揚為主,不指出錯誤所在。調查結果顯示,比起簡單的對與錯評價,學生更喜歡加分、鼓勵表揚等評價方式。在語文教學中筆者把課文加分納入期末總成績,重視課前預習,提前布置任務,利用學生喜歡上網的特點,讓學生自己搜集資料,分組展示,驅動學生自主學習。
通過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原來高漲許多,85%以上的同學能夠完成學習任務,實現了既定目標。有效的激勵機制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學生在學習中潛移默化地改變著自己,自身素質在不斷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