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嫣黎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全球化、一體化,我國對外語人才的要求也逐漸提高,而在高校教育中,英語教育也成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通過對高校英語目前的狀況進行整理分析,并提出一些相關改進意見,希望能達到提高學生英語水平并全面發展的目的。
【關鍵詞】高校英語 現狀
一、目前高校英語存在的問題
1.高校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想相差較大,缺乏興趣。目前的高校英語教學中,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岑差不齊,相差較大。有的學生認為英語學習乏味枯燥,沒有興趣,缺乏積極性,學習熱情也不高;有的學生存在一種錯誤思想,認為學習英語沒有多大用處。同時,不少的高職高專院校甚至將英語課程的學時進行了壓縮,但同樣要求內容上的完整和連貫。最終造成了大部分學生對英語學習失去了興趣,除了極少一部分想要繼續深造的學生外。
2.教學內容缺乏特色、多樣性。高校英語教學中,其教學內容基本上都是一樣的,缺乏多樣性,無法體現出高校與專業特色。而這些內容千篇一律、大同小異的英語教材,即無法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更無法彰顯出學生在專業上的特色。我們能明顯看出來,經過以上教材培養出的學生,在進行四、六級考試的時候都有些吃力,更別說以后步入社會后的實際運用了。我國在不斷發展,面對現在的國際化的社會,不論在哪個領域中工作都離不開英語的使用,英語已經成為國際語言,而當前社會最為缺乏的人才就是這種復合型人才,如果還是以這種教學內容來培養學生,那么,他們在畢業后也無法能勝任這些專業工作。
3.過于重視理論教學,語言靈活運用能力的不足。教學過程中,仍然延續傳統的知識講解。有數據調查可以看到,目前的高校英語的教學內容,以書本知識的講解為主,主要是通過講解詞匯、分析語法為主要教學模式。而練習通常也是以閱讀、填空、改錯、選擇等方面訓練為主,多是為了應付考試。缺乏實際的關于聽、說、寫方面的訓練,學生對于語言運用的靈活能力較差。而現在是信息時代,經濟的繁盛,跨區域化的文化交流越來越便捷,這也對英語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需要語言上的交流,還有聽、說、寫方面的運用,不僅要準確表達出自己的意愿和思想,還要讓對方能明白你的意思,聽取對方的意見和看法,不要是啞巴式交流。以上都可以看出,我國高校英語教育中在語言的靈活運用方面存在著很大的不足。
4.缺乏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當前的高校英語,學生除了能在課堂之上接觸到英語學習的氣氛外,其他的時間和地點學生都沒有機會接觸到英語學習,所接觸的都是漢語和漢語環境。所以,我國的高校英語不具備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因為缺乏這種英語學習環境,自然的降低了學生對英語學習的關注度和學習興趣,經常忽略關于英語的學習,將學習重點轉移到其他科目。如長期的處于這種情況的話,學生逐漸失去學習英語的興趣,嚴重者會出現抵觸情緒,造成高校英語的沒落。
二、針對改善高校英語問題,提出以下改進方法
1.建立正確健全的教學理念,改進更新教學內容。正確健全的教學理念可以有效的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并激發他們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英語是一門技能,必須根據不同的培養目標更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教師應轉變傳統難破、習慣難改的定型論觀念,樹立標新立異的創新觀念;把聽、說、讀、寫、譯能力的培養有機地貫穿到整個教學活動中去,課堂內外多采用啟發式,通過機械和模仿的語言技能訓練來啟發和引導學生;采取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題教學模式,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不斷進行新的教學實踐,重點提高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
2.創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氣氛。學生主體地位的體現需要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環境,民主平等的課堂氣氛有助于溝通理解,學生的主體意識才能表現出來。主觀上教師要視學生為與自己平等的社會成員,尊重他們,愛護他們,與他們實現情感的和諧統一,使課堂成為一個和諧的教育場,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3.以人為本,分層、分階段教學。目前教育界改革的共同目標是以人為本。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性格和特點,而原有的知識基礎、認知方式及自身能力不同,學習英語的效果也是岑差不齊。所以,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各方面,根據他們不同特點,分層、分階段進行教學,做到因材施教,給予每個學生充足的表現和發展空間。支持和鼓勵學生更充分地發揮主體性,感受成功的歡樂和自豪,從而促進英語教學,促進學生的發展。
4.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是組織者、指導者,教師應構建新型的課堂教學結構,讓學生有充分表現自己的機會。在課堂上,要講究技巧,突出重點,精講巧練,讓學生主動獲取知識,而不是被動接受,留給學生足夠的時間和空間,有效調動他們的各種感官,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5.教給學生學習方法。所謂的教學,其意義首先應是教學習,即教給學生怎么學習,從而善于學習。教師應將重點放在怎樣讓學生在獲取知識的過程中能夠掌握學習方法方式,摸索出規律,進而能夠自覺主動的有效學習。
6.重點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我們要遵循國家教委指出的“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基本素質的生產第一線的應用型人才”的原則,高職高專教育中,英語作為必修課,必須服從于專科教育的培養目標并服務于畢業生。因此,要著重培養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
總之,英語教學是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的雙邊活動,教師不僅要采用各種靈活有效的方式來加強英語應用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而且要使自己的教真正服務于學生的學,讓學生領會英語教育的精髓,使英語成為他們得心應手的武器,是所有英語教師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