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欣,劉 偉,徐曉秋,趙 嫻,王玉鵬,秦國輝,劉旭丹
( 黑龍江省科學院科技孵化中心,哈爾濱 150090)
《中國畜牧業年鑒2010》(高鴻賓等)公布的統計資料顯示[1],2009年末奶牛存欄1260萬頭,牛糞便產生總量約23億噸,大量的牛糞便未得到及時處理,造成了極大的危害,帶來較為嚴重的環境生態壓力。厭氧消化生產沼氣是牛糞綜合利用的途徑之一,如何提高沼氣產率是研究重點。美國的IRaja等[2]首先提出了污水堿預處理方法;林志高等[3]研究了加堿預處理對中溫厭氧消化的影響;Lin等[4]利用NaOH對ABSI業產生的高含氮污水污泥進行堿解處理;Weemaes等[5-8]針對生物質的晶體結構復雜,不易直接被利用問題,采用切碎處理方法,減小物料的體積,增加其與發酵菌群的單位接觸面積,提高利用效率。
文中在牛糞高溫厭氧消化工藝的基礎上,研究發酵原料水解率對提高CSTR(全混式厭氧發酵反應器continuous stirred tank reactor)反應器產氣率影響,解決目前存在的CSTR反應器不能正常運行的問題(不產氣或產氣不穩定),并對影響因素進行優化,提高現有厭氧發酵處理效率[5-8]。
以泰康鎮奶牛廣場的新鮮奶牛糞便為原料,綜合分析發酵原料主要成分的水解過程,確定料液水解率影響CSTR反應器中厭氧發酵產氣率的關鍵參數。通過研究投料濃度等因素對原料水解率的影響,控制料液pH值,提高產氣效率,防止CSTR反應器過度酸化中毒。
實驗所采用的IMUS牛糞高溫厭氧消化中試試驗裝置如圖1所示,該系統含有兩個100LCSTR反應器,一個200LCSTR反應器,伴熱帶加熱,外置式攪拌器定時攪拌,反應器內裝80L物料,由進料斗混合進料,料液中不添加接種物。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的含量測定采用范氏(Van Soest)的洗滌纖維分析法。中性纖維素酶(顆粒)購自綿陽禾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酶活10000 U/g。

圖1 實驗裝置
1.2.1 單因素試驗
(1)加酶量對總產氣率的影響:將新鮮牛糞分別按照8%投料濃度,分析料液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的含量后,加入到CSTR反應器中(消化溫度53℃、周期14 d),加酶量梯度為:0、800和、1000和、1200和、1400和,分析消化液中的纖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素的含量,確定其水解率,研究加酶量與產氣率之間的關系,并觀察牛糞厭氧消化過程的pH值。
(2)投料濃度對總產氣率的影響:將新鮮牛糞分別按照6、7、8、9、10、11、12 的投料濃度,加酶量1000 U/g,加入到CSTR反應器中(消化溫度53℃、周期14 d),研究投料濃度與產氣率之間的關系,并觀察牛糞厭氧消化過程的pH值。
(3)加酶時間對總產氣率的影響:將新鮮牛糞分別按照8%投料濃度,加酶量1000 U/g,加入到CSTR反應器中(消化溫度53℃、周期14d),研究在不同時間0、6、12、18和24加入纖維素酶與產氣率之間的關系,并觀察牛糞厭氧消化過程的pH值。
(4)攪拌時間對總產氣率的影響:將新鮮牛糞分別按照8%投料濃度,加酶量1000 U/g,加入到 CSTR反應器中(消化溫度53℃、周期14 d),研究不同攪拌時間0、2、4、6和8與產氣率之間的關系,并觀察牛糞厭氧消化過程的pH值。
1.2.2 正交試驗
根據單因素實驗結果,選定各因素的水平,對加酶量、投料濃度、加酶時間、攪拌時間四因素選用L9(34)表,進行正交實驗,全面考察各因素對產氣率效果的影響,并通過極差分析獲得較優組合。
泰康鎮奶牛廣場的新鮮奶牛糞便的性質見表1。

表1 牛糞基本性質
2.1.1 加酶量對總產氣率的影響

圖2 加酶量對總產氣率的影響
由上圖可知,加酶量在0~1000 U/g區間內,總產氣率呈穩步提高趨勢,而pH值則穩定在7.6左右,加酶量達到1000 U/g時,得到產氣率的最大值17.2 L/kg。加酶量超過1000 U/g時,總產氣量急劇下降,pH值也明顯下降,在加酶量為1400 U/g時,pH值為5.0,這時CSTR反應器酸化中毒。通過對原料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發酵前后的含量進行分析(見表2,圖2),可知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素的水解率均呈上升趨勢,加酶量越多,水解率越大,pH值越低,這是由于其加快了厭氧消化的水解速率,產酸過多所致,因此,過度提高厭氧消化限速階段的水解率是不可行的。綜上所述,選取加酶量800、1000和1200三個水平進行正交試驗。

表2 牛糞木質纖維素水解率

續表2 牛糞木質纖維素水解率

圖3 牛糞木質纖維素水解率
2.1.2 投料濃度對總產氣率的影響
如圖3所示,固含量在7% ~12% 時,總產氣率維持在16 L/kg左右,固含量在8%時達到最大產氣率17 L/kg,而固含量對pH值的影響不大,故選取固含量7%、8%、9%三個水平進行正交試驗。

圖4 投料濃度對總產氣率的影響
2.1.3 加酶時間對總產氣率的影響
如圖2.4所示,加酶時間在0~6 h內,總產氣率越來越高,說明越早加酶越有利于牛糞木質纖維素的分解,使總產氣率提高。然而在6~24 h內牛糞木質纖維素的分解率雖然提高了,但是總產氣率相對減少,分析原因是由于木質纖維素分解過快,產酸過多,抑制了甲烷菌的生長,故選取0、6和12 h三個水平進行正交試驗。

圖5 加酶時間對總產氣率的影響
2.1.4 攪拌時間對總產氣率的影響
隨著每天攪拌時間的延長,總產氣率也隨之增加,而對pH的影響不大。但是在不攪拌的情況下,總產氣率較每天攪拌2 h的實驗組高,原因可能是在厭氧消化過程的初始階段,罐內還處于好氧階段,抑制了罐內液面處甲烷菌的生長,如果這時攪拌開啟,會使更多的甲烷菌受到抑制,所以在進料初期不宜攪拌,而在厭氧消化后期,則是攪拌時間越長越有利于甲烷菌與底物之間地作用面積,故選取4、6和8h三個水平進行正交試驗。

圖6 攪拌時間對總產氣率的影響
以前述四項因子實驗分析結果為基礎,進行正交試驗,并進行極差分析。表3是正交試驗方案和結果。由極差分析可知,各因素對總產氣率影響的大小順序為B>A>C>D,即投料濃度>加酶量>加酶時間>攪拌時間。最佳的因素水平組合為A2B2C2D3,即投料濃度8%、加酶量1000 U/g、加酶時間6 h、攪拌時間8 h。以此結果進行驗證實驗,結果為Y=17.55,與Ymax相差不大,因此可以認為模型是可靠的,通過上式得到的最優工藝參數是準確的。

表3 正交實驗方案及結果
文中利用畜禽糞便進行厭氧發酵生產沼氣,不僅可以從源頭上減少焚燒干牛糞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并且可以產生大量的有機生態肥——沼渣,施用沼渣可很好的改善土壤理化性狀,提高土壤肥力,減少使用化學肥料所帶來的環境污染,加快生態農業建設。另外,通過高溫厭氧發酵能殺死畜禽糞便中的病原蟲卵,避免畜禽糞便直接還田所產生的作物病蟲害等問題。本實驗通過研究發酵原料水解率對提高CSTR反應器產氣率的影響,得到最優工藝條件組合:加酶量1000 U/g;投料濃度8%;加酶時間6 h;攪拌時間8 h。為充分發揮現有工藝設施的潛力,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畜禽糞便綜合處理效率,實現沼氣工程的工業化生產,特別是對牛糞作為發酵原料的大型沼氣工程提供基礎參考數據。
[1]高鴻賓.中國畜牧業年鑒[M].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0,11:1-2.
[2]Chen S,Liu J H,Pan J Y,et a1.Studies on utilizing the multi-strains cofermentation for biotransformation of coin straw[J].Biotechnology 1999,9(4):15 -20.
[3]鄭曉芬,陳勝一,林志高.都市下水污泥應用于綠農地利用與資源化之可行性研究.第七屆海峽兩岸環境保護學術研討會,2001.
[4]劉艷慧,王靜,葉鳳芬,等.昆明市庭院排水管網雨污分流改造工程初探[J].森林工程,2011,27(3):74-76.
[5]Barnett A.1978.Biogas technology in the third world:a multidisciplinary Review IDRC,Ottawa,Canada.51.
[6]B.Sahoo,Saraawat M L,Haque N,et al.Energy balance and methane production in sheep fed chemically treated wheat straw[J].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00,35:13-19.
[7]M Weemaes,H Grootaerd,F Simoens.Anaerobic digestion of ozonized biosolids[J].Wat.Res,2000,34(8):2330-2336.
[8]H Hartmann,I Angelidaki,B K Ahring.Increase of anaerobic degradation of Particulate organic matter infull-scale biogas plants by mechanical maceration[J].Wat Sci Tech,2000,41(3):145-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