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貝貝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科技研發和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計算機人才成為21世紀信息時代的主力人物。職業院校是培養社會性人才的地方,根據時代和社會發展的需求,進行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讓學生在掌握計算機基礎課程知識的同時,提升其實際操作運用的能力,培養其科學創新的精神品質,為高素質應用人才的培養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創新能力 計算機教學 方法 措施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a)-0142-01
創新是推動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巨大動力,是新事物發展的催化劑。當今世界,各國的經濟文化政治相互影響,相互競爭,創新是推動國家發展的一大動力,青少年是民族未來發展的希望,所以新的素質教育提出,加強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及創新精神的建設,努力促進人才創新,從而為實現科技時代的創新做下基礎的人才保障。在科學技術和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電子商務技術、網絡技術、多媒體應用技術日益的成熟,計算機技術成為21世紀的時代產物。為了順應時代發展的需求,社會對計算機人才的需求量急劇的上升,對人才自身的專業知識水平及綜合能力素養有了更高的要求。計算機人才不僅僅要掌握最基礎的專業理論知識,具備一定的實際應用和動手操作能力,同時還需具備接受、處理新鮮事物及信息的創新能力。當前,在計算機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如何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成為教育工作者應當深思熟慮的問題。
1 更新教學理念,改善教育教學方法
計算機課程的學習與其他文化課的學習有所不同,其需要采取兩種授課形式,一是課堂書本理論知識的講解,二是機房實際操作應用能力的培養,只有將這二者有機的結合在一起,才能保障計算機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使其達到最終的人才培養的目標。在以往的授課過程中,出于多種原因,比如學校的硬件設施不齊全,教師自身缺乏電腦實際操作的能力,這使得學生的學習質量得不到根本的保障,歸根結底,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是學校領導和教師對計算機教學沒有正確且充分的認識。良好的教學理念是確保教學活動高效開展的前提保障,所以職業院校應當轉變教學觀念,重視計算機人才的培養,為人才的培養創造一個優良的學習環境,加強學校軟硬件設施的投入和建設。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應當摒棄以往應試教育的思想弊端,在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水平及實踐能力提升的同時,應當開拓學生的視角,培養其創新精神,提高學生科技創新的能力,使學生能夠熟練的將所學的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實現新老知識的融合創新。教師要根據學生學習的整體狀況,對自身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進行不斷的改進,查漏補缺式的教學可以全面的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在課堂上,教師組織學生對教學內容發表自己的看法,結合教學實際,做出相應的改進。教師可以在課下為學生布置相關的任務,對其進行適時的指導,輔助學生完成項目的開發和設計。學校要定期的召開計算機教師的教育教學研討會,讓教師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探討,做好教學內容的選取和正確的教學指導。教育理念和教學方式方法的創新為實現創新型人才的培養奠定了基礎,調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創作的熱情,有利于學生創新思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2 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采用情景教學模式
教學環境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的影響。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學生只是知識的聆聽者和接納者,教師一味的授課讓課堂氣氛變得枯燥壓抑,學生對知識渴求的欲望大大的縮減,其學習的積極性和熱情大幅下降,課堂呈現出緊張死板的氛圍,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索引營造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里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可以采用情境教學模式,使學生置身于相應的情境中,使其模仿程序設計人物,對所遇到的問題進行大膽的假設和猜測,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和結合自身的實踐能力對模擬的問題進行論斷和解決,教師要仔細的聆聽學生所提出的解決措施和設計方法,從中發現學生對專業知識掌握的不足與欠缺點,了解學生目前的學習進度和狀況,從而給予其相應的指導和補習。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創作的思維能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進行理論知識的講述以及電腦程序的演示,圖像、聲音、文字、動畫的相結合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把學生帶入虛擬特定的環境中,學生的觀察力和豐富的想象力被全部調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加強其對所學知識的深層理解,提高學生對計算機學習的熱情和創作的積極性。計算機本身是一門具有抽象性和邏輯性的科學課程,所以情境教學模式的應用對學生進行更好的計算機學習來說很必要。情境教學將抽象的理論知識簡單化、具體化,讓學生很容易的理解、接受和消化。在理解掌握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才能得以充分的發散,最終實現計算機相關語言和系統的創新。
3 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增強創新思維能力
對于職業學院的學生來說,其有較為充足的課余時間。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課余時間充分的利用起來,把計算機教程的知識貫穿在學生的課余時間中。學生可以通過自主閱讀相關的專業書籍,對計算機的發展史以及為計算機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人物事跡有充分的了解和認識,以此來提升學生學習計算機的興趣。教師在機房授課時,可以給學生演示成功的軟件設計系統,讓學生從中發現系統創作的優點及需要改進的地方,大膽的發表自身的看法,表達自身對該系統設計理念的理解,教師為學生預留較為充足的時間,讓其進行交流和討論,使學生自身的主體性得以充分的發揮,有利于學生創作思維的發散。教師為學生安排課下任務,讓學生運用自身所學的專業知識,使用相關的制作軟件,如Flash、Photoshop等,創作出個性精美的音樂卡片,學生將卡片傳送給家人、朋友或教師,讓其感受到分享的喜悅,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較為優秀的創作作品,他人的認可和稱贊會激發學生創作的熱情,提高其專業學習的信心。教師要鼓勵學生嘗試著獨立完成系統的設計或是圖片的制作,比如在進行PS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從生活中選取素材,讓學生對生活中的圖像進行美化調整,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熱情,激發其實際創作的靈感。自主學習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進一步增強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牛炳麟.淺談計算機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技資訊,2010(20).
[2] 張幸剛.淺析計算機教學中的創新教育[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5).
[3] 高珊.基于素質教育的中職計算機教學研究[J].科技信息,2009(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