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茂松++余瓊
摘 要:本文介紹了馬鋼(合肥)板材公司1550 mm酸洗軋機聯合機組軋機部分輥縫調節機構----AGC系統組成,并對AGC系統單體調試、冷負荷試車、熱負荷試車期間發生的故障和事故進行了簡要描述,重點介紹了發生事故和故障的原因分析及解決辦法。
關鍵詞:AGC 故障 改造
中圖分類號:TG334.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b)-0085-01
馬鋼(合肥)板材有限責任公司1550 mm 酸洗軋機聯合機組軋機部分主體由5機架6輥軋機組成。每臺軋機輥縫控制(壓下)主要由分別位于軋機操作側和傳動側牌坊上的AGC液壓系統完成。全線共計10套AGC系統。
1 AGC液壓缸組成
AGC液壓缸為活塞式,活塞直徑Φ760 mm,活塞桿直徑Φ700 mm,最大行程250 mm,有效行程245 mm,最大軋制力:22000 kN,位置階躍響應時間(達到穩態):25 ms(幅值40μ),壓下伺服系統響應頻率: 18~20 Hz(-3db,相移-90°),AGC缸的起動壓力0.3 bar,最大工作壓力280 bar,無位置控制時快速退回:6~8 mm/s,帶位置控制時正常調節:2~3 mm/s。組成:AGC缸本體、磁尺導桿、導桿下降跟隨彈簧、導桿與牌坊的連接壓蓋、磁尺和導桿連接支架、AGC缸行程限位開關等。
2 AGC液壓缸閥組
伺服閥塊、液控單向閥、溢流閥、換向閥、單向節流閥、壓力傳感器、控制元件(伺服放大器等)等元件構成。伺服閥塊安裝在缸體外壁上,以減少伺服閥與液壓缸之間的管道長度,提高系統響應速度及頻率。壓力傳感器來監測系統軋制力,對于AGC的內軋制力控制系統提供一個反饋。
3 缸行程檢測----SONY磁尺
SONY磁尺來檢測輥縫的實際值,對位置控制提供了一個反饋,實現其閉環控制。測量長度560 mm,有效長度540 mm,使用長度250 mm,精度1 mm。
4 存在問題
AGC系統在調試和試生產期間發生如下故障和事故現象:
(1)2#軋機和4#軋機DS側AGC缸下降,但是位置反饋不變。
(2)2#軋機WS側和5號DS側AGC缸下降,磁尺有相應的反饋,但線性度不好。
(3)AGC缸在系統master on狀態下,3機架操作側突然下降,將工作輥換輥軌道壓壞。
(4)AGC系統在master off情況下,4#軋機DS側自行下降,壓壞中間輥平衡缸。
(5)2#和5#軋機DS側磁尺彎曲。
5 問題分析及改善和改造
(1)通過對PLC程序的相關數值的跟蹤和現場實驗分析,發現發生2#軋機和4#軋機DS側AGC缸下降,但是位置反饋不變的主要原因是:AGC缸下降,安裝磁尺的導桿不下降,從而磁尺沒有檢測出液壓缸的下降行程。主要是因為AGC缸和牌坊上磁尺導桿的導向孔同心度不好,這樣導致導向桿在AGC缸中導向孔內側面摩擦加大,抵消了彈簧對導向桿的向下推動跟隨力。改造方法:將導向桿與AGC缸接觸的300 mm長部位的直徑為40 mm加工到38 mm,改造后此故障解決。為避免其他導桿也存在類似問題,將1~3架其他4根導桿都進行了加工處理,4~5架的4根導桿將在合適的時間進行改造。
(2)2#軋機WS側和5號DS側AGC缸下降,磁尺有相應的反饋,但數值跳躍,線性度不好現象。經分析只有兩種可能:一是伺服閥的開度線性度不好;二是磁尺的磁桿部分有損壞。經現場分析和試驗發現伺服閥沒問題,是由于安裝單位在安裝過程中用砂紙打磨了磁尺磁桿,導致磁桿局部磁性損壞。更換新磁桿后故障解決。
(3)AGC缸在系統master on(工作準備)狀態下,3機架WS側突然大幅度下降,將工作輥換輥軌道壓壞。經分析master on時的跟蹤曲線和試驗發現,master on時的AGC自檢1 mm時,AGC缸動作,但磁尺未檢測到此動作,因此控制系統不斷增加伺服閥的開度,導致WS側AGC缸快速下降,從而使工作輥換輥軌道承受300 t軋制力而受損壞,可以肯定造成事故主要原因仍然和問題1類似,但可以排除問題出現在問題1的部位。經在現場處理發現,是牌坊固定導桿面加工尺寸出現問題,加工面傾斜0.3 mm,導致磁尺導桿傾斜,增加了導向桿在AGC缸中導向孔內側面摩擦力。處理方法:現場測繪牌坊固定導桿連接面尺寸偏差,通過增加墊片的方式保證該連接面的水平,從而解決了此次故障。
(4)AGC系統在master off情況下,4#軋機DS側自行下降,壓壞中間輥平衡缸。所謂master off就是AGC檢修或者長時間停機情況下,AGC缸退回原始位。為了找出該事故原因,在現場做了大量的試驗,但仍然未找到。為了防止這種事故的再次發生,采取了以下處理方案:首先在HMI上增加AGC缸的工作模式選擇(維護模式和工作模式);其次修改AGC控制程序,在維護模式下將AGC的快抬卸油閥一直得電,通過實驗觀察檢驗此改造方案解決了該問題;最后,修改操作規程,要求操作人員在軋機AGC檢修或者長時間停機情況下將AGC缸的工作模式選擇為維護模式。對于該故障的根本原因,將在后期的調試和生產過程中進行查找和解決。
(5)對于在調試過程中發現2#和5#軋機DS側磁尺彎曲事故。經現場跟蹤和分析發現磁尺彎曲發生在AGC缸抬開過程中,主要是由于磁尺安裝時未按照要求將非固定端保證540 mm,導致在AGC缸下降后磁尺頂端離開磁尺導槽,在磁尺上升時磁尺偏離導槽而被擠彎,在更換備件后正常。針對該事故,對所有其他8個磁尺安裝情況進行了檢查和調整,避免了事故的再次發生。
6 結語
通過對故障和事故現象的正確分析和相應的測試實驗,加深了對AGC系統的機械、電氣和液壓系統的理解。同時,也避免了因AGC系統發生故障而造成對軋機內設備的損壞,減小了操作和維護工作量,提高了設備作業量,降低了設備維護成本,保證率產品質量。
參考文獻
[1] 寧霞,李洪鑫.熱連軋中AGC控制系統的研究與應用[J].可編程控制器與工廠自動化,2006(12).
[2] 李維芳.我國鋼鐵行業現狀分析與發展方向探索[J].經濟問題探索,2004(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