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驕
摘 要:高鐵施工是鐵路施工中等級最高的安全風險源,本文分析了高鐵調度屬地化施工的特點,然后從技術、安全、聯鎖管理等方面總結施工組織技術管理及高安全風險源,對今后的高鐵施工有著比較重要的指導意義。
關鍵詞:高鐵 施工 技術管理
中圖分類號:U284.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b)-0154-01
自2011年甬溫線“7.23”事故發生后,多條高鐵運營線路進行調度屬地化改造施工。這對于設備維修單位而言,無形之中增加等級最高安全風險源,如何控制安全風險源,把風險降到最低成為關鍵所在;而且全路都沒有高鐵屬地化施工經驗可以借鑒,只能是摸著石頭過河,高鐵安全無小事,每個細節都要考慮周全,施工安全技術組織措施需要經過多次論證,選擇最優施工方案。下面就結合高鐵屬地化施工組織經歷,總結施工組織技術管理及高安全風險源,期望通過與同行們相互交流,達到提高高鐵施工技術管理水平的目的。
1 高鐵調度臺屬地化施工的特點
1.1 安全風險等級最高
在鐵路營業線施工中,高鐵施工難度比既有普速線施工的安全風險等級高。首先,高速鐵路上動車組運行速度快,如果施工預想不周所造成的后果難以想象,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就很大。其次,施工要點時間均是在半夜里,這個時間段人體各部分器官機能達到最低值,施工質量很難達到預期目標,失誤概率提高。
1.2 施工技術標準嚴高
高鐵信號系統包括:計算機聯鎖系統、列控系統、調度集中系統等系統組成,整個系統復雜,涉及面廣。屬地化施工主要是對列控系統、調度集中系統進行改造施工,而列控系統技術是首當其沖的關鍵技術,它的作用等同于列車的中樞神經和大腦,在列車高速運行的情況下,要保證運行的高密度、高可靠性及高安全性;高鐵調度屬地化施工就好比對人的中樞神經和大腦動手術,技術難度可想而知,只許成功,不許失敗,否則就是致命性。
1.3 施工地點涉及面廣
與既有普速線單點施工相比,高鐵屬地化施工涉及施工地點較多,它是一套從地面到車上系統的施工過程,既有前期列控系統(TCC、TSRS、RBC、安全數據網等)、CTC系統的靜態試驗,又有軟件換裝開通后的動態驗證,而且時間跨度較長,此次屬地化施工持續近一個月。
1.4 施工接口銜接點多
高鐵屬地化施工不僅與鄰局RBC、TSRS、高鐵調度臺施工相關聯,而且涉及到既有普速線車站、有關調度臺、接口服務器、臨時限速服務器等,此次屬地化施工涉及到2個地區臺3個車站。
1.5 施工環節環環相扣
在施工過程中,前面一個施工點沒有達到技術標準或施工方案考慮欠妥,輕則影響后期的施工進度,施工點整體推后,重則從頭重新開始。如果網絡改造不能按點調通,就影響到后期的臨時限速試驗、RBC對位試驗、中心CTC試驗等;如果在動態驗證中發現列控數據存在問題,就要修改列控數據,必須從仿真試驗開始重新再來。
2 高鐵調度臺屬地化施工技術管理要點
2.1 施工前期準備
首先,審核施工圖紙,并現場進行調查,確保設計無漏項。其次,分析各個子系統的風險源,按照風險等級高低進行劃分,編制各個系統針對性卡控措施、施工技術標準、施工技術組織方案,做到“一施一案”。
2.2 各子系統進行必要的軟件仿真試驗
根據鐵路信號聯鎖試驗辦法、設計資料等文件要求,提前編制分散自律調度集中、電碼化、列控、臨時限速服務器、無線閉塞中心等設備仿真試驗方案及試驗表(高安全風險源),在廠家搭建的一體化仿真試驗平臺進行系統之間的兼容性試驗(高安全風險源)。在仿真試驗完成后需要記錄軟件版本號,保證現場插入試驗及開通換裝時軟件版本號與仿真的一致性。
2.3 合理安排施工點前后次序
首先,進行網絡改造。為了保證信號各個子系統具備插入試驗的條件,需要對既有網絡進行改造:一是列控C2/3安全數據網;二是CTC 2M通道網絡;三是與鄰局2M通道調試等工作。C2安全數據網二交換機改造為三層交換機,需要對交換機程序進行聚合再拆分,修改比較復雜,如果準備不充分,將影響施工進程(高安全風險源)。
其次,進行子系統軟件插入試驗。
一是調度集中系統(CTC)軟件插入試驗。需要打開管轄車站至局CTC中心新增通道,修改新增接口服務器配置,同時斷開CTC雙通道。在CTC軟件過程中,要做好既有軟件備份工作,且僅插入CTC其中一系,以防意外發生(高安全風險源)。
二是列控系統軟件插入試驗。(1)高鐵與既有線銜接關聯站必須同步插入軟件,否則插入試驗就會失敗(高安全風險源)。(2)在列控軟件插入試驗時,需要注意高鐵調度臺與既有線調度臺銜接站TCC的初始化(高安全風險源)。為減少現場燒寫程序發生意外,列控軟件插入是以更換主板的方式進行(高安全風險源)。(3)在進行與鄰局銜接站列控軟件插入試驗時,需要同步插入鄰局TSRS軟件,因為邊界限速命令是需要相鄰兩臺TSRS共同下發處理的限速命令(高安全風險源)。
最后,各個子系統軟件同步插入試驗,RBC軟件本次要同步插入試驗。聯鎖試驗內容包括管內臨時限速、局間臨時限速及CTC功能進行靜態試驗。
以上各個子系統新軟件插入試驗內容均作為開通試驗依據,并作為開通換裝資料保存。
3 換裝開通及動態試驗
在相關施工點更換TCC軟件、CTC軟件、新TSRS接入C2/3網絡、RBC軟件。軟件換裝開通后要進行動態試驗(高安全風險源),它是為驗證否滿足設計目標、達到開通運營的條件,通過調試、試驗和驗證等手段和技術,試驗和驗證各子系統的技術標準是否匹配、技術接口是否完整、整體系統是否滿足運營指標,是衡量此次施工成敗的標尺。所以動態試驗序列要盡量全面(高安全風險源),動態試驗之前要進行充分的論證,否則就可能埋下安全隱患。
需要安排技術人員進行動車添乘,及時下載運行數據并進行分析,重點分析臨時限速、線路速度等信息;各個施工點需要確認設備正常、盯控動態試驗車運行情況;調度臺需要盯控調度命令下達情況,列車運行情況;段指揮中心盯控動態試驗車的運行情況,核對軌道占用邏輯關系正確。
高鐵調度屬地化施工是一項復雜、繁重、時間跨度長的系統工程,要按照安全風險管理體系,應用先進的管理理論,實施施工管理。
以上是此次高鐵屬地化施工的一點心得體會,不夠成熟,錯誤不足之處,懇請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 裴麗君.列控模型參數辨識及其在線學習算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
[2] 宗巖.中國高鐵向境外延伸的地緣戰略考量[D].山西師范大學,2012.
[3] 張蕾.武廣高鐵客流變化分析與預測[D].中南大學,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