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海燕
摘 要:本文基于筆者多年從事企業資產運營管理的相關工作經驗,以企業資產運營能力為研究對象,論文首先探討了資產運營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系,進而結合實例對資產運營能力進行了相信的探討,相信對從事相關工作的同行能有所裨益。
關鍵詞:企業 資產運營 能力 企業發展
中圖分類號:F20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3(b)-0165-02
1 企業資產運營綜述
資產運營,即企業通過組合、裂變、流動、優化配置等各種方式,對其所擁有的各類資產進行有效的資源配置,以獲得最大限度的增值。資產運營已成為現代企業內部管理的一種手段。世界上很多企業家都利用資產運營實現了企業的超常發展與驕人業績。比如,史蒂格爾普(世界著名經濟學家)就曾對全球排名前500家企業做過分析,發現這些超級企業無一不是利用收購、兼并、控股、參股等資產運營手段而成功實現了企業的擴充。倘若企業僅是依靠自身緩慢的資本積累,做大做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此,從某種程度上說,資本運營已成為企業獲得快速發展的一種外部途徑。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之下,資本運營還是市場的產物。其以企業所擁有的資產為對象,通過合理配置,實現企業內外部資源的有效結合,實現調整產業和產品結構、優化資本配置的目的。
2 資產運營與企業發展之間的關系
2.1 良好的資產運營能夠有效幫助企業抵御經營風險
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之下,經濟體制也處于不斷完善與發展之中。目前,無論是市場經濟還是經濟體制,均呈現出成熟的發展趨勢。在此環境下,企業所面臨的市場競爭也日趨激烈。對此,企業若想求發展,就必須做好風險抵御工作。然而,在實際情況中,很多企業由于受到傳統經營理念和經濟模式的影響,資金管理技術實際非常落后,導致企業追加邊際效益的能力不斷下降,經濟效益十分低下。直接造成企業所面臨的資金風險和市場競爭不斷加大和異常激烈。而有效的資產運營手段,能夠幫助企業有效規避資金風險,增強市場競爭力。因此,企業應通過有效的資產運營手段,對其所擁有的各類資產進行多元化合理配置,以抵御市場競爭中的潛在風險。另外,有效的資產運營手段,還能使企業在資產保值增值中,也實現相應目的。
2.2 有效的資產運營能夠幫助企業提高其自身價值
對一個企業而言,無論是固定資產還是無形資產,能否創造價值和實現保值增值,除了取決于資產的流動量之外,還取決于資產的運營效率。另外,企業價值的真正體現形式,主要是通過企業的資產價值。同時,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無一不是通過資產的有效運用與管理來實現。資產管理主要是指企業對其內部資源進行有效整合與配置,減少企業資源的閑置和浪費,充分發揮其功能。評價資產管理的狀態主要通過“效率”。而不同的資產運營效率與資產管理效率,均會影響企業的總體發展。對此,企業唯有不斷提升資產管理與資產運營水平,方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中提升自身的競爭力。
3 我國企業資產運營能力分析
企業的資產營運能力,通常分為流動資產營運能力與非流動資產營運能力。而企業的流動與非流動資產營運能力通常是由幾大指標予以反映,主要有應收賬款周轉率;存貨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總資產周轉率。具體公式如下表1。
筆者以某企業為例,根據其年末報表金額對資產營運能力進行分析。
3.1 總資產周轉率
3.1.1 實例運用
總資產周轉率代表企業資產總額的周轉速度,用于反映企業總資產的周轉情況和企業全部資產的利用效率,是企業在某一會計期間內的營業收入凈額與平均資產的比值。
該企業總資產周轉率=銷售收入/平均總資產=1022000/(790570+205800)÷2=1022000/4055775=25.20%。總資產周轉率越大,表明企業的資產周轉的越快,銷售能力就越強。總資產周轉率較大的企業,通常可以采取“薄利多銷”的營銷策略,通過高速度的資產周轉,獲得利潤數額的絕對增加。
3.1.2 營運能力分析
總資產周轉率是反映企業資產營運能力的重要指標。可以分別計算企業當期及以前會計期,還有同類企業的比率數值,分析總資產的運營效率及變化情況。此外,通過計算同類企業的比率數值,還能獲知企業在同類企業中在資產利用上存在的差距。從而有助于企業尋找改進措施,挖掘潛力,提高資產利用效率。投資者在利用該指標對企業進行實際分析時,應充分考慮國家宏觀經濟政策,企業自身特點,以及行業發展趨勢等進行客觀評定。同時,需要注意,僅通過總資產周轉率的高低很難判定企業的實際營運能力,還應結合其他指標進行綜合判斷。
3.2 流動資產周轉率
3.2.1 實例運用
該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營業收入/平均流動資產=1022000/(678700+123300)÷2=1022000/401000=2.55(次)。倘若該企業上一會計年度內流動資產周轉率=1.78次,從公式計算所得出的結果來看,企業當年的流動資產利用率較上年度有所提高。但是并不能以此評判企業的營運能力是否較上年有所好轉。還應結合該企業在兩個會計年度內的收入增減變化情況。
3.2.2 營運能力分析
流動資產周轉率是營業收入與企業平均流動資產的比率,主要用于衡量流動資產周轉速度的快慢。反映企業全部流動資產的利用情況。通常,該比率越大,表明流動資產在某一會計期間內的周轉速度越快,營運資金的利用率越高,企業營運能力就越強。
投資者在通過該指標分析企業資產營運能力時,不能局限于指標數值的高低,還應充分考慮營業收入的增減變動情況,該指標的有效性需要建立在營業收入的增長幅度高于流動資產增長幅度的基礎之上。倘若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的增加,是由流動資產的減少幅度大于營業收入的減少幅度所造成,那么即使企業流動資產周轉率有所增加,也并不能就此斷定企業的營運狀況有所好轉。endprint
3.3 存貨周轉率
3.3.1 實例運用
存貨周轉率是企業營業成本與存貨平均數的比值,是對流動資產周轉率的補充說明,可以用來測定存貨的變現速度。該企業存貨周轉率=營業成本/平均存貨=560000/(88000+60000)÷2=560000/74000=7.57(次);存貨周轉天數=360/7.57=47.56(天)≈48(天)。即表明企業在該會計期間內,存貨周轉需要48天。
3.3.2 營運能力分析
該指標用于反映存貨的周轉速度,是用于評價企業從存貨取得開始、經過投產、銷售等綜合管理狀況的一種評價性指標。主要分析存貨的流動性與其占用資金的合理性。從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存貨周轉率除了可用于衡量企業庫存狀況和銷售能力,其本身還是一種尺度與媒介,可以用來衡量企業供、產、銷的平衡狀態。通常,該指標較高,表明企業的存貨具有較高的流動性,銷售順暢,存貨變現能力較高。
同時表明存貨的積壓風險較小,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率與變現能力也都較好。但是,該指標也并非越高越好。比值過高,還可能代表企業存貨不多,供貨水平較低,或者存貨批貨太小,采購較為頻繁。
3.4 應收賬款周轉率
3.4.1 實例運用
應收賬款周轉率是企業營業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的比值。該企業應收賬款周轉率=1022000/(62700+51300)÷2=1022000/57000=17.93(次)≈18(次)。表示該企業在會計期內的應收賬款轉變為現金的平均次數為18次。該指標僅是從數值的角度、從應收賬款層面反映了企業的營運能力,并不全面。投資者還需結合其他比率對角度全面分析。
3.4.2 營運能力分析
比率越大,說明企業應收賬款的周轉速度越快,短期償債能力也強。而且,在企業流動比率不高時,該比率能從側面予以彌補這種不良影響。然而,企業的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并非越快越好。比率過高在某一程度上也可能代表著企業所要求的付款條件、信用政策過于嚴格所致。在帶來應收賬款高周轉率的同時,也可能因此限制了企業銷售規模的擴大,繼而影響了企業的盈利能力。因此,在利用該指標分析企業資產營運能力時,應結合企業的信用政策、付款條件、各地客戶往來管理、商品種類、公行業水平等進行綜合考慮,從而做出正確判斷。
參考文獻
[1] 蒙慧.中小企業突破發展困境的對策[J].無錫商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
[2] 吳平.從資產負債表看企業的營運能力[J].安徽建筑,2009(2).
[3] 何燭竹.企業營運能力評價指標分析[J].商業時代,2007(3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