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佩珍, 尹雪艷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 南國商學院,廣東 廣州 510000)
商務英語專業是英語語言學科和經濟類學科的有機結合[1],旨在培養具備英語語言能力、商務理論知識和商務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2]。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應掌握扎實、廣泛的理論知識和良好的實踐能力,能熟練運用知識解決生產問題、適應社會多樣化需求[3]。培養高素質的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需要構建與其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課程體系。目前商務英語普遍以ESP需求理論或模塊化教學方法指導設置和優化商務英語課程。然而,課題組發現較少學者研究以嵌入式實踐教學改革課程改革的課題,且研究者提出嵌入式實踐教學的專業多為經管專業。另外,作為一個新興專業,商務英語專業并沒有制定本專業的教學大綱,不利于商務英語課題的研究。本文通過調查和分析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現狀和存在問題,提出以“嵌入式”教學改革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建議,希望促進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
目前,學術界對于商務英語能力界定的研究比較有限,對商務英語能力的構成看法不一。陳等認為商務英語專業知識和能力包括:語言知識與技能,商務知識與技能,跨文化交際能力和人文素養[4]。也有學者提出商務英語學生應注重培養的能力是英語語言技能、商務專業知識和商務操作技能[5]。前人大體上把商務英語能力劃分為語言知識與技能、商務理論知識與技能和跨文化交際能力。商務理論知識與技能課程包括商務理論知識課程和商務操作課程,不能突顯商務操作課程的重要性,導致課程設置重理論、輕操作,建議拆分為商務理論知識課程和商務操作技能課程。因此,課題組把商務英語能力分為四類:英語語言技能、商務理論知識、商務操作技能和跨文化交際技能。英語語言技能指的是掌握聽、說、讀、寫、譯等英語語言運用的技能;商務操作技能指的是掌握商務文書寫作,電話技巧,商務會議的基本組織能力,報價還價,商務談判,索賠等商務操作的技能;商務理論知識指的是熟知國際貿易術語,物流運輸,市場營銷,經濟學,保險等知識;跨文化交際技能指的是掌握商務禮儀,按國際慣例從事商務活動,處理各種人際關系等的交際技能。
本次調查以暨南大學,五邑大學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南國商學院的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采用問卷形式進行。發放了270份問卷,共收回198份有效問卷。課題組選取不同層次的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作為此次調查的樣本,數據具有較好的代表性。
2.2.1 課程設置情況調查
根據《教學要求》,各校在安排教學計劃時,可根據本校的培養目標、教學條件來開設相應的必修課和選修課,建議開設語言學概論,綜合英語,聽說,閱讀,寫作,翻譯,經濟學導論,管理學導論,國際商法導論,跨文化交際導論,商務交際實踐和英美文學通論共12門核心課程和其他若干選修課程。通過收集和分析資料,課題組發現目前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一般分為4大模塊:英語語言技能課程模塊,商務操作課程模塊,商務理論知識模塊和跨文化交際技能模塊。核心課程為:綜合英語、高級英語、聽說課程、閱讀課程、國際貿易實務、商學導論、商務英語、跨文化交際和商務英語筆譯。其中,重點大學設置的核心課程如下,必修課包括綜合英語(144課時),英語聽說(144課時),英語泛讀(144課時),商務導論(108課時),英語寫作(72課時),高級英語(72課時)和商務翻譯(72課時);選修課包括BEC(108課時),國際貿易實務(72課時),管理學(72課時)和口譯(72課時)。一般本科大學核心課程多為必修課,包括基礎英語(384課時),高級英語(102課時),英語聽力(64課時),英語口語(64課時),商務英語(64課時),商務英語函電(64課時),國際貿易實務(64課時),國際商法(64課時)和英美文學史與作品選讀(64課時)。獨立院校設置的核心課程如下,必修課包括綜合英語(420課時),高級英語(144課時),英語閱讀與寫作(140課時),英語視聽說(120課時),商務英語(72課時),英語口語(64課時),選修課包括高級英語(72課時),國際貿易實務(36課時),經濟學概論(36課時),國際市場營銷(36課時)及商業概論(36課時)。
在高校商務英語專業的課程設置中,有兩個相同點。第一,重理論,輕實踐。英語語言課程、商務理論知識課程和跨文化課程為理論課程,商務操作課程為實踐課程。高校的課程設置中,理論課程的比重過大,實踐課程少,導致學生不能學以致用。另外,實踐課程種類少且課時少。高校一般只設立了國際商務談判、口譯和國際單證制作的實操課程,課程種類少,不能很好地滿足學生需求,而且這些課程性質為選修課,課時少,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商務操作能力。第二,重語言課程,輕商務英語理論課程和商務實踐課程。培養學生的語言基礎語言課程模塊的課時最多,遠遠超過商務理論知識和商務操作的課程模塊的課時。這與學者對廣西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中,英語語言學習的課程占主要地位的調查結果相符[6]。
另外,課題組也發現不同層次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的設置各有側重。重點大學側重語言技能課程,其次為商務理論知識課程和跨文化技能課程,操作技能課程最少。一般本科大學側重語言技能課程,其次為商務理論知識課程。跨文化交際技能的課程較少,但多于操作技能的課程。獨立院校側重語言技能課程,其次為商務理論知識課程。關于跨文化交際技能和商務操作技能的課程較少,且商務操作技能、商務理論知識和跨文化交際技能的課程多為選修課。
2.2.2 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滿意度調查
學生對商務英語課程設置不滿意。38.37%的受訪學生不太滿意現行的課程設置;5.05%的受訪學生完全不滿意現行的課程設置。這與學者調查南京高校的商務英語專業學生對課程滿意度時,發現50%的學生對目前商務英語的課程設置不太滿意的調查結果相符[7]。原因有二:高校在課程設置時過分注重語言技能的培養,忽視了商務操作技能的培養;商務理論知識課程種類多,但課時少,學生很難在短短的課時中掌握好一門專業課程。課題組建議,減少語言課程課時,增加商務操作課程。根據學生需求,精簡商務理論知識課程;加大專業課課時,讓學生切切實實地掌握知識(詳見圖1)。

圖1 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的滿意情況
2.2.3 商務英語課程需求調查
(1)商務英語能力需求調查。在調查“學生認為以下哪個技能是自己比較缺乏”時,28.28%的受訪者認為最缺乏商務操作技能。這與學者進行調查南京高校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時,81.9%的受訪者強烈要求增加商務操作技能課程的情況相符[7]68。這說明高校商務英語專業應增加商務操作技能的課程。但本次調查中,43.9%的受訪者認為自身最缺乏的技能是英語語言技能,與學者調查南京高校商務英語學生時,62.8%的受訪者認為英語語言技能課程的比例應該減少的情況不相符[7]。原因如下:盡管英語語言課程的課程多,但教學效果不明顯,課堂質量不盡人意。雖然學習的課程名目繁多,學生并沒有真正學會運用英語。這一問題在獨立學院更為突出。15.87%的獨立院校受訪者認為最缺乏的技能是商務理論知識。原因是獨立院校設置課程時,商務理論知識課程多為選修課。如果學生要學習額外的選修課程,則需要額外付費。因此,學生并不能自由學習感興趣的的商務理論知識課程。課題組建議根據學生需求,適當調整語言技能課程,增加商務操作技能課程。對課程質量嚴格把關,優化課程設置。把核心的商務理論知識課程設為必修課程,并降低選修課程的費用(詳見圖2)。

圖2 商務英語能力需求調查
(2)商務操作技能課程需求調查。在調查“學生在課堂上操作商務英語機會”時,學生認為在課堂上操作的機會少。52.02%的受訪者認為在課堂上有時有操作商務英語的機會;35.85%的受訪者則認為很少在課程時得到操作商務英語的機會。這與很多學者也認為目前商務英語設置出現了操作技能課程少的情況相符。課題組建議,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設置課程時,可調整語言技能的課程,增設商務操作技能的課程。另外,在理論課中嵌入實踐環節,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實踐機會(詳見圖3)。

圖3 商務操作技能課程需求調查
由于現行的商務英語設置重理論,輕實踐,重語言課程,操作課程少,學生對商務英語課程設置不滿意。因此,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應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適當減少英語語言技能課程,增設商務操作技能課程,提高課堂質量,優化課程設置,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針對目前課程設置操作技能課程少的情況,課題組提出以“嵌入式”教學設置和優化商務英語課程。
嵌入式教學是指以市場需求和學生具體情況為導向和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為目的,在學生實踐活動過程中,將理論和實踐相互嵌入,從而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強化專業技能,爭強動手能力,使學生更好地適應就業[8]。新的商務英語課程設置不再將實訓實踐環節作為一個獨立的模塊,而是將實踐訓練嵌入每個學期和直接嵌入某個理論課程,實現嵌入式實踐教學。通過嵌入式實踐教學的構建,學生在課堂上能夠即學即用,將深奧的理論直接用于實踐,大大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具體措施如下:
(1)實行體驗式教學,將實踐課嵌入到理論課中。體驗式教學緣于構建主義觀點,“知識來源于環境的交互作用,學生不是通過教師的傳授來獲得知識的,知識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構建才能獲得[9]。”體驗式教學一般通過情景體驗法,換位交流法,多媒體教學體驗法,案例分析法,教師扮演法,項目教學法,學生講課法等方式實現[10]。具體操作如下:(1)在語言技能課程中,建議階段性地嵌入“商業會議”、“無領導小組會議”、“學生講課”等。這樣的活動既能提高學生參與熱情,又能檢測他們的學習成果;(2)在商務英語知識與技能的課程中,如市場營銷專業,則舉辦“模擬商品交易會”“產品推介”等營銷活動,提供一個實踐平臺給學生鍛煉實踐能力,實現體驗式教學。又如國際談判課程中,教師可以給出案例,組織模擬商務談判活動,每個同學分飾一個角色。
(2)實行“嵌入式”學期制,將實踐環節嵌入到學期課程中。嵌入式學期是在不改變每個學期總教學時間的基礎上,調整學生學習的時間,每學期嵌入2~4周的實踐教學活動,將現實的商務活動實踐連續嵌入到學生整個大學的學習生活中,讓學生在每個學期里接觸到不同的企業,實現理論嵌入到實踐,實踐提升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應用[12]。“嵌入式”學期制操作如下:低年級時,注重培養學生對商務活動的興趣和商務意識。教師可組織學生到當地有名的公司或企業參觀同時邀請該公司企業的高管為學生介紹公司基本情況,或邀請高管到校園里開展座談會,和學生面對面交流,引起剛接觸商業知識的學生對商業活動的興趣。教師亦可收集企業的真實材料,組織學生參與研究,學習撰寫策劃書,讓學生開動腦筋,群策群力,務求想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同時,教師也開展模擬會議的活動,讓學生以PPT的形式,匯報成果,以此培養學生的商務意識。高年級時,注重培養學生操作技能和商務思維。建議組織“商業模擬大賽”,“創業大賽”等模擬商業活動比賽,讓學生把前兩年學習到的知識運用在比賽中。教師也可吸收學生參與科研研究,提高學生的科研能力和綜合運用知識能力。學校和企業方能進一步推動“校企合作”,學生以“頂崗”或“短期實習”等形式進入到企業中進行商務活動,為企業出謀劃策,培養和鍛煉商務操作技能和商務思維。
通過調查,現行的商務英語設置存在的主要問題有:一、重理論,輕實踐;第二、實踐課程少。第三、重語言課程,輕商務英語理論課程和商務實踐課程。調查對象對商務英語課程設置不滿意。商務英語課程設置應根據學生實際需求,適當減少英語語言技能課程,增設商務操作技能課程,確保課堂質量,優化課程設置,提高學生的應用能力。課題組提出以“嵌入式”教學優化課程設置,希望推動應用型商務英語人才的培養。
[1]咸修斌,唐文龍.商務英語學科定位的新思考[J].高教探索,2005(2):60-61.
[2]邊虹霞.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研究——關于培養符合應用型人才的探討[J].遼寧工業大學學報,2012(2):121-123.
[3]潘懋元.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理論與實踐[M].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1.
[4]陳準民,王立非.解讀《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J].中國外語,2009(4):4-21.
[5]張麗.論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應具備的能力[J].科技視界,2012(6):86-87.
[6]梁漢平,葉麗珍.高校商務英語專業課程設置的調查分析[J].池州師專學報,2007(4):121-132.
[7]徐鍵,陳淑梅,李洋.高校商務英語課程設置現狀與問題研究[J].江蘇教育學院學報,2010(7):66-70.
[8]顧麗琴.市場營銷專業嵌入式實踐教學模式探討[J].市場營銷導刊,2009(5):74-76.
[9]Jonassen,D.H.Thinking is technology:context is everything[J].Educational Technology,1993(6):35-38.
[10]田麗.論大學英語體驗式教學模式的應用[J].科技信息:科學教驗,2008(9):590-592.
[11]許芳,王崢.體驗式教學法在《市場營銷》課程中的探究與應用[J].河南農業,2008(9):27-28.
[12]葉怡雄.經管類專業EPR課程建設與嵌入式教學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2012(7):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