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磊磊 陳婷婷 許涵星
(1.華南理工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廣東廣州 510640;2.福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福建福州 350108)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以后,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局提出了安全文化意識問題,并審議通過了《安全生產“十二五”規劃》和《安全文化建設“十二五”規劃》,其中將企業安全文化建設工程列為重點工程,強調了安全生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隨著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建筑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撐產業。改革開放以來,建筑業得到了持續快速的發展,據統計資料,1998年~2005年期間建筑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穩定在6.6%~6.8%,2005年我國建筑業總產值達到34 745億元,從業人員4 000萬人。工程建設因其巨大投資和勞動密集型的特點成為安全生產管理的重點行業之一,來自有關部門的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建筑行業的死亡人數僅次于煤礦、交通行業,直接經濟損失逾百億,該數據遠高于西方發達國家,而其中,由于違章作業或者因管理松懈引發的事故占絕大多數,這已嚴重影響了建筑業的可持續發展[1]。
建筑業為事故多發行業,有關數據顯示,全國各行業事故中,建筑施工安全事故排在交通業和采礦之后,位居第三[2]。我國政府在建筑施工安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顯著提高了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水平。然而,我國建筑業近年來的事故率依然偏高,其對國家、社會和人民群眾所造成的損失是難以彌補的。在建筑業發達的歐美國家,建筑施工安全問題也依然存在,在一份對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西班牙五個歐洲國家的死亡率統計中可以看出,建筑業的死亡率在眾行業中占有相當大的比重。作為發展中國家,中國有著許多大規模的工程,由此帶來的建筑事故也是頻繁發生。建筑業才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而施工事故造成的損失在工程建設投資中占了很大的比重。在英國,該數據為5.5%,而美國為7.9%。在中國,雖然尚未有這方面的統計數據,但是從目前我國的安全管理現狀分析,這一比例對比其他國家將會是只高不低[3]。
建筑施工中的安全與不安全是作為一對相對概念存在的。在建筑施工過程中,安全事故通常指的是在建筑施工生產作業中發生的,違背施工人員的意志無法控制,造成生命財產損失的事件,具有危害性。造成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發生的原因有許多種,以事故原因的構成為劃分依據,可以將建筑施工事故發生的原因歸納為:人為因素、物的不安全因素、管理缺陷以及外界變化的環境因素[4]。但是不論安全事故以何種形式表現,其背后總是隱藏著相關工作人員的麻痹大意,存有忽視安全的僥幸心理。據統計資料顯示,2004年,我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類型主要是:高處墜落、施工坍塌、物體打擊、機具傷害和觸電五類,如圖1所示。

圖1 我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類型
建筑施工中由于各種不安全因素,存在多種安全隱患。其中,墜落意外、施工機械事故、物體打擊、觸電火災和坍塌等是主要出現的事故類型[4]。針對安全防護、貨物搬運安全等項目,以福建省內主要城市的工程項目為調查對象設計調查問卷,問卷以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5]為設計依據,選取基礎施工,防火防電等五類施工中常見問題作為調查內容。問卷調查結果得分較低的項目就是目前做得不到位的項目。在所進行的五類現狀的調查中,安全防護現狀調查中的“高空作業沒有佩戴安全帶”這個現狀得分最低,調查結果如表1所示。這表示在福建省內對于高空作業的安全措施做得不到位。而從圖1也可看出高空墜落在我國建筑施工傷亡事故中所占比例也是最大的。

表1 福建省建筑施工安全檢查問卷調查——安全防護
通過對福建省內一些主要城市中的施工項目進行實地調查,我們可以發現建筑工程項目所表現出的不安全現狀,排除人類的意識的麻痹大意或者其他意識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建筑安全事故,建筑項目中存在的這些不安全因素就是誘發建筑安全事故的客觀原因。從客觀的不安全因素出發,利用專家調查法,通過向有經驗的專家咨詢、調查,篩選不安全因素的方法,從調查獲得的六項不安全現狀出發,歸納總結,探索出八大類發生頻率較高的建筑安全事故:墜落意外、土方塌方、物體打擊、建筑機械、起重機事故、爆炸火災、觸電、貨物搬運。針對以上八類建筑施工安全事故及其可能誘因設計調查問卷,通過在福建省內的一些工地進行調查研究,總結出以上八大建筑安全問題在福建省內主要由何種因素導致。比如安全墜落這類建筑安全事故的誘因如表1所示,從表2的調查結果可知,安全墜落事故主要原因是“高空作業未有適當的防護措施”。結合兩份問卷的調查結果,采用美國格雷厄姆提出的作業條件(環境)危險性評價的LEC方法分析某一種狀態的危險程度,建立危險等級。舉例分析,結合表1中問卷的調查結果分析“高空墜落”這一個事故發生的危險程度。D=L·E·C。其中,D為作業條件的危險性;L為事故的可能性大小;E為暴露于危險環境的頻率;C為發生事故或者危險事件的可能結果。表3為根據D的不同取值所對應的危險評價。分析兩份問卷的調查結果,建立危險等級,可以確定L=6,E=6,C=15。“高空墜落”這一個事故發生的危險程度:D=L·E·C=6×6×15=540。所以這個項目就是屬于極其危險的項目,不能繼續作業,需要改,不然有很大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巨大風險,降低企業效益。

表2 建筑安全施工因素問卷調查——安全墜落部分

表3 作業條件的危險評價
為保證有關部門人員做好安全生產工作,建筑施工企業需要加強在崗工作人員的培訓以及生產教育,使其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熟練掌握本崗位的安全操作規程,以降低事故發生率。
施工一線人員如起重信號工等特種工作人員,必須在國家的有關規定下接受必要的培訓,取得相應的資格證明之后方可上崗作業。施工監理人員必須由監理單位制定出統一的標準以及監理程序并嚴格執行,提高安全監理水平。
施工安全重在預防,施工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有關的法規制度和規章,使安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7]。施工人員必須嚴格執行現行的施工安全規范,包括《安全生產法》《建筑法》《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建筑施工高處作業安全技術規范》《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一系列規范。營造良好的生產氛圍,防范于未然,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必須貫徹落實安全生產。
各級政府應高度重視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生產,按照建筑施工安全生產的有關規定不斷完善建筑施工安全工作機制。建設工程安全監督機構應改進安全監管方式,加大相應的執法力度。在施工資質的招投標監管環節以及審查環節嚴把建筑企業市場準入關。逐步建立并健全安全巡查制度,對于重大事故的相關責任單位及責任人必須嚴肅查處,迫使各方責任主體嚴格約束自身行為,使政府的監管職能得到充分發揮。
本文通過分析目前省內建筑公司存在的不安全的現狀,針對這些不安全現狀,對其進行不安全因素分析,并采用科學的分析方法,計算出這些安全隱患可能為企業帶來的嚴重后果,建筑單位應意識到工地現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的嚴重性,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而是理性地對待,以降低企業生產風險,提高企業效益。
[1]譚立勇.淺談如何加強建筑安全施工管理[J].民營科技,2009(4):23-25.
[2]謝蘇麗.建筑施工安全的新對策[J].中華建筑,2007(7):9.
[3]蕭子越.我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現狀與發達國家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差異分析[J].建筑工程安全理論與應用,2009(3):81-83.
[4]段聯保.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原因與對策[J].建筑安全,2011(11):11-12
[5]陳其志,張建設.過去4年我國建筑施工事故趨勢分析研究[J].洛陽大學學報,2007(12):24-26.
[6]JGJ 59-99,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S].
[7]鄧龍海.淺談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山西建筑,2007,33(7):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