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韶英
(太原建工集團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02)
某工程建筑面積:30 877.73 m2,建筑高度:94.44 m,地下2 層,地上31層,地下2層高為4.5 m,半地下1層高為4.2 m,地上2層~6層為3.9 m。建筑結構形式:框架剪力墻結構。
基礎結構形式為灌注樁+筏板基礎。基礎底板厚度0.8 m。承臺厚度2 m。基礎底板長54.88 m,寬28.68 m,底板總面積:1 490 m2。電梯基坑部位混凝土局部厚度達2.2 m。設計上未設施工縫和后澆帶,一次澆筑完成,混凝土一次澆筑量約2 000 m3。
1)混凝土應以最少的轉載次數和最短的時間,從攪拌地點運至澆筑地點,并符合澆筑時規定的坍落度;當混凝土出現離析現象時,應在澆筑前進行二次攪拌。2)大體積混凝土應全面分層、分段分層或斜面分層連續澆筑完成;澆筑應在室外氣溫較低時進行,澆筑溫度不宜超過28℃。3)混凝土的攤鋪厚度應根據振搗器的作用深度及混凝土的和易性確定。當采用泵送混凝土時,混凝土的攤鋪厚度宜不大于600 mm。4)振搗混凝土時,振搗器移動的間距宜為400 mm左右,振搗時間以混凝土表面呈現浮漿和不再沉落為宜,振搗器插入下層混凝土內的深度應不小于50 mm。5)澆筑混凝土時應經常觀察模板、鋼筋、預埋件和預留孔洞是否移動、變形或堵塞等,發現問題應立即處理。6)混凝土的泌水宜采用抽水機抽吸或在側模上開設泌水孔排除。大體積混凝土應進行二次抹面壓光,減少表面收縮裂縫。7)當層間間隔時間超過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時,層面應按施工縫處理。8)振搗混凝土時,應避免振搗器碰撞或振動地腳螺栓和固定架。當混凝土澆筑到地腳螺栓長度的1/3時,應對主要螺栓中心線進行一次復查,發現移動應及時進行糾正,以保證螺栓中心線及標高準確。9)大體積混凝土宜采用蓄熱法養護,并通過測溫將混凝土內溫差控制在25℃以內,降溫速度在1.5℃/d以內。10)大體積混凝土澆筑完畢,應在12 h內用塑料薄膜和草袋加以覆蓋,保持混凝土表面濕潤,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 d。11)保溫覆蓋層拆除時應分層逐步進行,并控制混凝土表面溫度與大氣溫度的溫差在20℃以內。
1)公司方面。a.由于本工程在結構形式、特點都屬難度較大的高層建筑,工程底板承臺混凝土板厚2 m,最厚處2.2 m,混凝土標號為C40S8,總量2 000余立方米,一次性連續澆筑完成。屬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如何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熱,避免混凝土因水化熱高,混凝土收縮量大而產生裂縫,是保證基礎底板混凝土施工質量的重點和難點之一。b.施工時間為8月底,根據往年氣象記錄,8月~9月為當地的雨季,因此如何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保證混凝土內外溫差,避免出現溫度裂縫,成為本工程的施工難點之一。c.公司質量目標:始終確保質量第一,聚焦于客戶滿意,創造精品工程。d.項目部質量目標:確保山西省“迎澤杯”優質工程。e.與本工程類似的基礎底板曾發生過基礎底板裂縫而漏水的現象。
2)社會方面。隨著現在高層建筑越來越多,如何處理好高層建筑底板的整體性澆筑已經成為業界普遍的難題之一,大體積混凝土出現裂縫也成為了土建施工中多年根除不了的質量通病,控制好其裂縫的出現率,是對整個工程質量保證的最有效的途徑之一,因此希望結合實踐,取得大量的實踐經驗和實驗數據,為今后的類似工程提供成熟的、可以借鑒的施工技術。
為了更詳細掌握基礎底板裂縫出現的規律,針對大體積混凝土板施工中可能發生的有害裂縫問題,收集整理了調查過程中基礎底板486個點上面出現的92條裂縫信息,裂縫出現率為92/486=18.9%,并進行了分析、歸納、整理,編制了基礎底板裂縫統計表(見表1)。

表1 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裂縫調查表
根據基礎底板裂縫統計表的數據,繪制出大體積混凝土基礎底板混凝土裂縫的排列圖,見圖1。

圖1 基礎底板大體積混凝土裂縫排列圖
1)底板澆筑涉及的施工班組多,工種多,人員多,故技術交底過程不徹底,未完全落實到位,導致在實際操作時作業人員對自己的工作內容和工序不是很清楚,比較混亂。2)溫度檢測記錄是否及時關系到對混凝土溫度的控制,及時掌握水化熱情況,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采取有效措施防止裂縫出現。3)傳統的預埋PVC管溫度計測溫的方式費時費力,準確度根本不能得到保證。4)養護不到位,會造成混凝土內外溫差大,使得混凝土表面產生拉應力,引起溫度裂縫;養護不到位還會造成環境的濕度變化較大,引起溫度裂縫和收縮裂縫。5)商品混凝土的坍落度有時很大,容易在混凝土硬化過程中因失水過多而產生裂縫。6)天氣的突然變化,如突降大雨,對混凝土的施工質量影響很大。7)水泥在水化過程中產生大量的熱量,當混凝土內部與外表面溫差過大時,混凝土表面就會產生拉應力,混凝土內部也會發生自身收縮變化。
1)將大體積混凝土施工方案及各種技術要求、規定由專業技術人員向班組長進行交底,班組長再向作業人員交底。做好完整的交底記錄。在被交底人中進行不定期的問答檢查。編制溫度測量值班表,并嚴格執行。2)組織業主、分包和項目部管理人員召開研討會制定切實可行的養護方案。每半天對覆蓋物中間水分進行檢查并補充水分保證始終濕潤。對施工人員進行專項養護技術交底,保證嚴格執行養護方案。3)與公司其他項目部聯系,尋找新型的測溫儀,聯系網絡商家購買新型測溫儀。4)對管理人員進行溫度測量技術交底,嚴格執行溫度測量值班表,認真填寫溫度測量記錄表。5)采用水化熱低的水泥,合理選擇骨料,適當增加粉煤灰比例。
[1]劉遠飛,吳 菲,高志剛.大體積混凝土溫度裂縫成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山西建筑,2013,39(31):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