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霸
摘 要 首先對香蕉枯萎病進行了概括性的闡述;其次通過對香蕉枯萎病地區的巴西香蕉、大蕉、粉雜1號粉蕉和海貢蕉等栽培種多樣性生產的主要經濟特征以及出現的主要問題進行了分析;最后提出對其研究開發的建議。
關鍵詞 香蕉;枯萎??;栽培多樣性
中圖分類號:S436.6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7-00-02
目前,香蕉已成為我國產量最大的熱帶水果。從1996年我國出現大面積的香蕉枯萎病4號小種以來,香蕉的病蟲害就迅速泛濫,致使香蕉產區的產品數量及品質急劇下降,果農的收益受到很大威脅。筆者近年來,到漳州天寶、坂仔等產區實地調研,研究分析了已經出現過香蕉枯萎病的商業種植園的解決方案,大量數據表明,巴西香蕉、粉雜1號粉蕉、大蕉和海貢蕉等具有良好的經濟性,這將為以后進一步推廣香蕉栽培種多樣性生產、防治香蕉枯萎病、促進香蕉種植園區健康穩定發展提供重要的基礎性和經濟性保障。
1 香蕉枯萎病地區栽培種多樣性生產的主要經濟特征
目前,我國栽培種面積最大的香蕉品種就是巴西香蕉,其占據了香蕉總面積的50%左右。當前,如粉雜1號粉蕉、大蕉和海貢蕉等品種的種植也具有了相當面積,已形成商業化運作。由于香蕉種植園的產業運營對相應的基礎性配套設施要求較高,前期投資會很大。因此,香蕉種植品種的生物和經濟特征是其產業運營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性因素之一。
1.1 香蕉園區種植及評介
巴西香蕉是我國種植規模最大的香牙蕉品種,其占據了香蕉總面積的50%左右。雖然具有優秀的產品品質、產量高、市場范圍大、價格可觀等特點,但其具有高度敏感的枯萎病4號小種的劣勢。大蕉的種植條件要求相對開放,具有很強的耐寒性、抗病蟲害性、抗強風性等優點,但其市場范圍有限,出售價格相對較低,經濟利益不明顯。僅在東莞地區有大蕉種植,其產量可觀、品質優良。粉雜1號粉蕉是經粉蕉和野生芭蕉雜交選育出來的優良品質,具有抗病性強、品質優良、生產發育期短、可長年宿根種植等優點,但產量較低。海貢蕉是從東南亞地區引進的品種,表現出很強的枯萎病對抗特性;同時,對葉斑病和黑星病也表現出其抗性,并且具有品質優良、價格較高、生長成熟期短等優點,但其產量比粉雜1號粉蕉還低、果實容易開裂、保存期短等劣勢。
1.2 種植園內香蕉的產量
每株產量的多少,一般與香蕉的種類和季節性因素相關。產量相對較低的月份一般出現在當年的12月到次年5月生長的香蕉。一年中6-11月是高產的月份,其中宿根型香蕉比新種植的香蕉產量高45%左右。
1.3 園區內各類香蕉的生長發育期
香蕉的生長發育期大概是第一造蕉栽培種到果實成熟時間的平均值。巴西香蕉:在春天種植后不到6個月的時間就開始出蕾,再經過3個自然月就可以成熟,冬季香蕉一般需要1 a的時間才能收獲。大蕉:從新芽開始至出蕾,大概需要9個月時間,再過5個月就可以成熟收獲,收獲的時間需14個月左右,一般園區中留存春季蕉和秋季蕉,這兩個季節的價格相對較高,收益性好。粉雜1號粉蕉:在春季種植大苗約8個月時間就開始出蕾,經過6個月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成熟,共需14個月左右。海貢蕉:在春季栽種大苗約5個月開始出蕾,再經過2個月就可以收獲,春天種植約7個多月,冬季蕉10~11個月成熟。綜上,香蕉的生長發育期:粉雜1號大于大蕉;大蕉大于巴西香蕉;巴西香蕉大于海貢蕉。
1.4 園區內各類香蕉的各類香蕉的抗風性、耐寒性及抗枯萎病性
通過實地調研、走訪,參閱園區內大量的栽培種植資料,數據表明:各類香蕉的抗風性:大蕉大于粉雜1號>粉雜1號大于海貢蕉>海貢蕉大于巴西香蕉。耐寒性:大蕉大于粉雜1號>粉雜1號大于巴西香蕉>巴西香蕉大于海貢蕉??箍菸⌒宰儸F為:巴西香蕉高度感染枯萎病4號小種,粉雜1號對1號、4號小種具有較強的抗性,大蕉和海貢蕉暫時沒有找到相關數據。
2 香蕉抗枯萎病地區各類香蕉栽培種多樣性出現的主要問題
巴西香蕉是枯萎病發病率較高的品種,栽培種風險也較高,但經濟效益可觀。漳州部分地區的香蕉種植園栽培種一般只會在春、夏兩季出蕾,其他季節出蕾率很低,而且果實形象差、抗寒性也低,也沒有很好的防治香蕉枯萎病的生物化學劑。高端優質的香蕉種植技術在漳州天寶、坂仔等產地部分種植園得到了實際運作,但規模不大,需加強相關技術推廣范圍。夏季是香蕉高產的季節,但經常會出現青熟和水爛的情況,在儲存運輸過程損失不小。
大蕉的枯萎發病率低、栽培種風險不大,但經濟效益較差。所以,其商業化水平不足,園區內種植開發,結出來的香蕉形象也不好。粉雜1號因具有較強的抗枯萎病性,栽培種植風險低,但其品質不高、產量較低,且對運輸要求也較高,致使市場范圍窄。海貢蕉和粉雜1號具有相似的抗性,栽培種風險低,但因秋冬季節果實容易開裂、脫把、產量低、口味欠佳,市場前景也一般。
3 香蕉枯萎病地區各類香蕉栽培種多樣性提出的主要建議
巴西香蕉:應轉變傳統的生產供應模式,保持每年種植,協調好栽培種期及留存新芽期,主要在冬、春兩季大量供應,秋季可以順應市場規律適當減少供應、夏季小批量供應即可;同時,增強抗枯萎病品種的選育和綜合防范治理技術的研發工作,大力推廣優質香蕉的栽培種技術。對于病蟲害較多的地塊應栽培種抗枯萎病1號和農科1號等品種。雖然枯萎病抗性強的巴西香蕉生長發育期長,但其經濟效益可觀。園區管理者還應完善巴西香蕉耐寒性、果實保護、栽培種制度等基礎性技術工作體系。大蕉:改善漳州地區大蕉的種植技術,提高其產量。有針對性地研究大蕉套袋、施用化肥等基礎性技術,制定出品質優良的大蕉種植規章制度及栽培流程,協調好其栽培期和生長發育期,為以后高價出售時期做好準備;同時,加強推廣北方市場,提升其市場銷售規模。選育出品質優良的大蕉,廣泛在園區內推廣栽培,使其耐寒性、抗病性、栽培種風險低等優勢得到體現。粉雜1號:加強對粉雜1號粉蕉的技術研發,提高其品質,增加經濟利益。海貢蕉:防治其果實開裂、口味發酸、產量低等問題;同時,提升其耐寒性、抗花葉病性等的技術研發水平。
參考文獻
[1]許林兵,黃秉智.中國香蕉枯萎病地區栽培種多樣性生產分析與建議[J].福建農業科技.2011,(1).
[2]李斌,盛鷗.香蕉枯萎病病原菌的研究進展[J].分子植物育種,2013,(5).
[3]許林兵,黃秉智.國香蕉枯萎病地區栽培種多樣性生產成本與效益分析[J].熱帶農業科學,2010,(9).
(責任編輯:趙中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