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物理學家組織網站報道,新一代的微型生物機器人開始擁有肌肉了。美國伊利諾伊大學的工程師們近日展示了一款“行走型”的“生物機器人”,其由肌肉細胞提供能量,并利用電脈沖實現操控,這將讓研究人員對它們的功能具有前所未有的控制力。研究組在本月出版的《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報》上報告了他們的此項進展。
伊利諾伊大學生物工程學教授拉希德·巴沙爾(Rashid Bashir)是此項研究的主管,他表示:“由細胞實現的生物驅動是任何生物機械體研發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項技術。”他說:“我們正嘗試將這些工程學原則與生物學相結合,并將其應用于生物機械與系統的設計與開發工作當中,從而造福環境與醫藥應用領域。生物學無比強大,如果我們能將其潛能部分應用于有用的方面,那將會帶來很多益處。”
巴沙爾的小組在設計與開發生物機器人方面處于領先地位,他們開發的微型機器人體長僅有不到一厘米,且由可伸縮3-D打印的水凝膠與活體細胞組成。此前這一研究組還展示了機器人自行行走的場面,其動能由取自老鼠心臟搏動的心臟細胞提供。然而,心臟細胞會時不時發生收縮,從而讓研究人員難以操控機器人的運動。這就讓開發人員很難利用心臟細胞構建可以自由開啟或關閉,加速或減速的生物機械體。
而這款新的生物機器人采用了身體肌肉細胞,并使用電脈沖實現控制。這就讓研究人員有了一種簡單的途徑來實現操控目的,并開啟了未來其他設計的可能性,因此工程師們可以藉此優化生物機械體的設計,使其可以應用于特定的用途。
這款機器人的速度可以通過調節電刺激的頻率萊實現控制。更高的頻率能讓肌肉更快收縮,從而也讓機器人的整體速度得以加速。
下一步,研究人員們將繼續開展工作,實現對生物機器人運動狀態的更大程度操控,如為其植入神經系統,這樣生物機器人便能運用光或化學信號實現各種控制。從工程的角度出發,設計者希望能夠讓生物機器人能夠根據不同的信號做出不同的響應。感謝3D打印技術的發展,現在科學家們可以迅速嘗試各種不同的形態與設計方案。巴沙爾與他的同事們甚至計劃在本科生的課程中加入有關課程,以便讓學生們也可以參與嘗試設計不同的生物機器人。
(來源:MSN中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