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艷秋LU Yan-qiu;盧鐵鋼LU Tie-gang
(①沈陽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沈陽 110004;②沈陽市城市安居置業有限公司,沈陽 110033)
(①Shenyang Urban Planning Design &Research Institute,Shenyang 110004,China;②Shenyang City Housing Real Estate Co.,Ltd.,Shenyang 110033,China)
隨著經濟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住宅環境、格局、空間,以及高層住宅平面與戶型等方面人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住宅空間需求逐步提高的現代社會,以露梁露柱、普通剪力墻結構為主的傳統框架結構在如今的工程實踐中已不多見。為了進一步適應人們新的住宅觀念,滿足人們對高層住宅結構型式的需要,設計師基于傳統剪力墻的優點,設計出更符合現代住宅要求的“短肢剪力墻結構”和“異形柱框架結構”型式。這兩種結構憑借自身的優勢,彌補了普通框架與普通剪力墻結構的不足,進而受到建筑師的認可和關注。為了進一步推廣這種構造形式,筆者將對這兩種結構型式進行細致的分析。
工程中常見的“T”型、“L”型、“十”字型、“Z”型、折線型、“一”字型等類型的短肢剪力墻,其截面厚度一般不到300mm,各肢截面高度與厚度之比的最大值在4~8 之間。
對于這種結構型式來說,其特點主要表現為:
①利用間隔墻位置,對豎向構件進行布置,不會對建筑的使用功能構成影響;②墻的數量具有一定的隨機性,同時肢長沒有限制,主要根據抗側力的實際需要來決定;③布置靈活,多種方案可供選擇,并且樓蓋方案比較簡單;④對于連接各墻的梁,可以在間隔墻豎平面內設置墻肢位置,并且可以隱蔽;⑤根據建筑平面實際的抗側剛度,利用中心剪力墻,形成主要的抗側力構件,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剛度、強度的需要。
在理論與實踐方面,短肢剪力墻結構較異形柱結構來說要較為成熟,但是,在設計這種結構的過程中,以下方面需要給予高度的關注。
①與普通剪力墻結構相比,由于短肢剪力墻結構的抗側剛度比較小,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適當增加長墻的數量,或者利用電梯,以及樓梯間形成較大剛度的內筒,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設防烈度下結構產生大的變形;②對于短肢剪力墻結構來說,建筑平面外邊緣的角部處的墻肢是抗震的薄弱部位,當出現扭轉效應時,已有的翹曲變形會變得更加嚴重,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墻肢首先發生開裂。因此,需要對抗震構造采取相應的措施;③在水平力作用下,對于高層短肢剪力墻結構來說,主要是整體彎曲變形,并且較大的豎向荷載和扭轉剪力由底部外圍小墻肢來承受,在這種情況下,需要進一步加強小墻肢的抗震性能;④均勻分布各墻肢,進一步使其剛度中心盡量接近建筑物的中心,在必要的情況下,可以通過長肢墻對剛度中心進行調整;⑤連梁作為高層住宅結構中的耗能構件,在短肢剪力墻結構中其墻肢剛度較小。連接各墻肢間的梁雖然和普通框架梁無明顯區別,但是不同于剪力墻間的連梁。在整體結構中,連梁應該保持一定的剛度,否則無法保證其設計內力達到預期要求。通常情況下,需要按照普通框架梁的實際情況,對砼壓區高度進行控制。
異形柱結構是指截面各肢的肢高與肢厚比不大于4的鋼筋混凝土柱,與正方形、矩形柱柱子相比,存在一定的差異。通常情況下,它包括異形柱框架和異形柱框架剪力墻。目前業界通用的結構形式除“十”字型以外,還有“L”型和“T”型。
這種結構的特點是:
①截面結構特殊,墻肢平面內外兩個方向剛度嚴重不一致,致使各向承載能力因剛度的差異而存在差異性;②長柱(H/h>4)的剪切變形忽略不計。控制軸壓較小時,受力情況良好,變形效果可控。短柱(H/h<4)則要充分考慮剪切變形的影響。異形柱通常為薄壁型短柱異形柱,柱體遭到延性破壞后,截面曲率M/EI 或εcu/χ(εcu 為砼的極限壓應變,χ 為截面受壓區高度)較小,因而彎曲變形可控;③多肢異形柱的平面范圍內有剪切中心。在受力情況下,必須通過各柱肢交點部位核心砼對內力及變形進行有效協調,在這種情況下,各柱肢內往往會產生較大的翹曲應力及剪應力。而柱肢早期裂縫基本是剪應力所致。另外,剪應力也使各肢核心砼處于三向剪力狀態,降低了普通截面柱變形能力,并伴有嚴重的脆性破壞;
設計異形柱結構時,首先考慮高規的相關要求,其次要關注以下幾個關鍵節點:
2.1 異形框架的計算 異形框架截面相對特殊,由于柱截面對稱軸內存在水平力,使得彈性分析計算其翹曲應力很小,使得構件成為承受水平力的偏壓構件。允許基于平截面標準作假定分析,并依照參考砼設計規范進行計算,尤其是在“框-剪、框-筒”結構中,在烈度區為6 度或6度以下的Ⅰ、Ⅱ類場地的框架柱,可以承擔的水平風載非常少,只需參考一般的偏壓柱計算方法便可得到相對精準的分析結果。這時,異形柱代換成剛度和面積相同的矩形柱后可作整體分析。當非主軸方向上存在較大的水平力時,一定要考慮翹曲應力,若以平截面的標準作假定分析,可能出現大的誤差。正確的方法是分析異形柱框架構造的有限元,用以調整內力、配筋的位置和大小。運用專業計算軟件(比如,建研院的TAT、SATWE 程序)計算內力及配筋。運用TAT、SATWE 程序計算正截面配筋,一是可確保數據分析結果準確可靠,二是能提高結構的安全系數,確保設計質量達標。
2.2 軸壓比控制 從框架結構與框-剪結構形式來看,柱的延性往往能有效疏散地震能量,提高框架的穩固性。在結構設計中,砼柱延性的優劣還取決于軸壓比的合理性。經試驗驗證得知,軸壓比越大,柱的側移延性比越小。
在高軸壓比條件下要提高柱的延性,僅僅通過增加箍筋數量難以奏效。由此可見軸壓比的變化對柱的延性影響程度之深。尤其是異形柱結構剪力中心和截面形心相互錯位,砼柱肢在剪應力的作用下往往比普通矩形壓剪構件更早開裂,使得構件承受腹剪破壞。另外,短柱異形柱受到的脆性破壞更為嚴重,使得異形柱延性低于矩形柱。因此,為確保構件質量達標,必須合理控制異形柱的軸壓比。
2.3 配筋構造 按設計要求進行選型計算后,要確保異形柱受力效果良好,還應關注截面內鋼筋的構造。鑒于異形柱截面固有的特點,通常會在柱肢端部產生大的應力,加之柱肢所受梁的應力作用不均衡,應力作用最明顯的肢端往往使柱肢存在偏心壓力,從而使肢端所承受的壓應力更加明顯。鑒于此,在異形柱配筋階段,須將暗柱設于肢端。將2Ф14 的構造縱筋布置在離端部厚度范圍內,使箍筋同柱,對柱肢砼開裂能夠起到限制作用,異形柱局部抗壓抗剪性能得以改善,同時可防止構件發生嚴重的形變。
當前,短肢剪力墻結構與異形柱框架結構已被廣泛應用在建筑施工領域。在設計中,基于結構受力特性掌握其破壞機理,優化調整結構形式,確保計算機分析及截面配筋計算正確無誤,才可提高結構設計的經濟性和安全性。
[1]JGJ3-2010,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程[S].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10.
[2]邱棉偉.建筑短肢剪力墻與異形柱結構的分析計算[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08(08).
[3]何洋.高層住宅建筑中短肢剪力墻結構的延性設計[A].2014年全國科技工作會議論文集[C].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