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小企業是相對大企業而言的,在當今世界經濟發展中,中小企業已不單是在補充經濟或填空經濟,而是實實在在的,在整個經濟中能與大企業相提并論的、同步發展的、相互依存的一種經濟形態和經濟要素。當前關于中小企業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主要觀點有利潤最大化、股東財富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三種。本文在綜合了學術界關于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幾種主要觀點和其現存的幾個問題后,旨在闡述我個人對此的一些拙見。
關鍵詞: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
一、當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主要觀點
1.1 利潤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源于19世紀初亞當·斯密的企業利潤中最大化理論,是西方微觀經濟學的理論基礎。
利潤最大化目標的主要優點表現為,企業追求利潤最大化,就必然講究經濟核算、加強管理、改進技術、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產品成本。這些措施都有利于企業資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高。但是,這種觀點作為財務管理目標也存在以下缺陷:沒有考慮風險問題;沒有反應創造的利潤與投入資本之間的關系;可能導致企業短期財務決策傾向,影響企業長遠發展。
1.2 股東財富最大化
股東財富最大化是近年來財務管理目標中較為流行的一種觀點,它是用公司股票的市場價格來衡量企業價值的,它考慮了風險因素。股東財富最大化認為,企業主要是由股東出資形成的,股東創辦企業的目的是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經濟條件下,股東財富由其所擁有的股票數量和股票市場價格兩方面決定。在股票數量一定的前提下,當股票價格達到最高時,則股東財富也達到最大,所以股東財富又可以表現為股票價格最大化。正如阿蘭·C·夏皮羅教授所說,在運行良好的資本市場里,投資者可以自由地以最低的交易成本購買和銷售金融證券,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可以理解為最大限度地提高現在的股票價格。
1.3 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采取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利用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系,保證將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擺在首位,強調在企業價值增長中應滿足各方利益關系,不斷增加企業財富,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化。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財務管理目標應與企業多個利益集團有關,可以說,財務管理目標是這些利益集團共同作用和相互妥協的結果。在一定時期和一定環境下,某一利益集團可能會起主導作用。但從長期發展來看,不能只強調某一集團的利益,而置其他集團的利益于不顧,不能將財務管理的目標集中于某一集團的
利益。
但是,以企業價值最大化作為財務管理目標也存在以下問題:(1)企業的價值過于理論化,不易操作。盡管對于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的變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企業價值的變化,但是,股價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特別是在資本市場效率低下的情況下,股票價格很難反映企業的價值。(2)對于非上市公司,只有對企業進行專門的評估才能確定其價值,而在評估企業的資產時,由于受評估標準和評估方式的影響,很難做到客觀和準確。
二、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現實選擇分析
2.1 影響中小企業財務管理目標選擇的因素
要明確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首先必須考慮影響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各種因素,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不僅要受到企業本身管理決策的各種因素的影響,同時還要受到企業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
2.1.1 內部因素
(1)項目投資和所有權結構。這是決定企業報酬和風險的首要因素,同時也是決定財務管理目標的關鍵因素。任何投資都會有風險,企業只有實施嚴密的投資計劃才能大大減少項目的風險。因此,企業應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嚴格的投資決策審議制度,規范和約束投資行為,對投資的主體、內容、程序、原則、責任、監督等做出明確規定,以便盡可能地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明確性。
(2)投資報酬率和風險。中小企業的盈利總額并不能反映股東財富大小,在風險相同的前提下,股東財富的大小要看投資報酬率的高低。中小企業為達到收益最大的目的,在面臨眾多投資機會時,往往通過資本預算來選擇最佳的投資方案,并且對貨幣的時間價值進行研究,找出適合于對資金籌集、投資、使用和回收的最佳方法,從而提高財務管理決策質量,實現財務管理目標。
所以中小企業無論是投資,還是管理結構這些內部的因素,都對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目標有著非比尋常的影響,而財務管理目標的明確對中小企業來說,是致命的,不當的財務管理目標不僅加大了投資風險,降低了收益,還會制約企業未來發展,最終走向破產。
2.1.2 外部因素
企業外部環境是企業財務決策難以改變的外部約束條件,對企業明確財務管理目標有極大的影響。因此,企業要明確自己的財務管理目標,只有更好地適應這些外部環境的要求和變化。
(1)法律環境。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法律制度日益完善,越來越多的經濟活動將受到法律制度的具體規范,無論是籌資、投資還是利潤分配,都要在法律制度的規范下進行,都要與企業外部的經濟主體發生經濟關系。中小企業的財務管理決策人員應該了解、熟悉并掌握相關的法律知識,在守法的前提下完成企業理財的職能,實現企業自身的財務管理目標。
(2)經濟環境。國民經濟的發展規劃、體制改革的相關措施對企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具有一定影響。企業的決策者能夠正確地預見政府經濟政策的導向,對企業的發展壯大大有好處。國家對不同行業和部門有不同的優惠、鼓勵和傾斜政策,企業如果認真加以研究,按照政策相機行事,就能趨利除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綜合正文所述,筆者認為中小企業應根據自身的需要和客觀條件出發,以利潤最大化作為其財務管理的目標,在統籌企業當前利潤的前提下,兼顧社會長遠利益,協調好各方面的經濟利益關系,合理分配企業的資源,才能為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指明方向,為企業不斷發展壯大創造有利條件。
作者簡介:姜明明(1983.11—),男,江西南昌人,中級會計師,碩士研究生,現就職于江西科技學院工商管理系會計教研室,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