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保稅區無疑是促進對外開放的有效手段,然而當前保稅區建設局限于一個城市的發展模式,難于充分發揮保稅區不同保稅模式的優點,基于此本文以云南為例,擬提出跨區域綜合保稅區發展模式,以求克服傳統保稅模式的缺點。
【關鍵詞】云南省;跨區域;綜合保稅區
一、引言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要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進一步提高我國的對外開放水平,”上海自由貿易區的建設,標志著我國保稅區建設進入了新階段。盡管當前我國各省均在如火如荼地申報自由貿易區建設項目,但是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自由貿易區建設不會大面積鋪開。此外,就自由貿易區建設的區位選擇而言,國家更傾向于具有一定保稅區建設經驗、經濟發展水平以及對外開放水平較高的沿海地區。而就云南而言,云南有其建設跨區域綜合保稅區的優勢。具體表現在:在國家政策層面,國家于2009年提出“橋頭堡”戰略,欲支持云南發展,盡管該戰略提出多年,但云南并未充分利用“橋頭堡”戰略,甚至從某種程度上講,云南的“橋頭堡”戰略一直是束之高閣的“空戰略”;在區位條件方面,云南地處祖國的西南邊陲,與緬甸、老撾、越南接壤,毗鄰東南亞、南亞是我國實施沿邊對外開放,發展沿邊貿易最理想、最重要的省份之一;在走出去方面,云南具備對國內、國際兩個市場的比較優勢,就國內市場而言,云南獨特的自然氣候條件,適宜多種林木以及農作物的生長,農林業優勢明顯,此外,云南作為我國少數民族最多的省份,其民族文化產業優勢得天獨厚,就國際市場而言特別是對東南亞、南亞而言,云南在資源、技術、資金等方面具有較強比較優勢;在滇中經濟區建設層面,國家已將云南滇中經濟區建設列入國家“十二五規劃”,而該規劃無疑為云南跨區域綜合保稅區建設,形成以昆明為“抓手”多層次、多類型的綜合保稅區建設提供了良好的契機;在旅游經濟方面,云南作為全國旅游大省2013年旅游總收入為2111.24億元,通常而言居民旅游中購物支出占其總支出的比重較大,然而不幸的是,云南作為旅游大省卻忽視了旅游活動中購物支出這一大“蛋糕”。
二、研究意義
進行云南跨區域綜合保稅區建設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與現實意義。就理論意義而言,不管國內還是國外保稅區建設更多集中于沿海地區,因而現存文獻更多的是關于沿海地區保稅區建設的研究,對內陸地區保稅區建設的理論研究相對較少。就現實意義而言,第一、云南是旅游大省,自然、人文環境優越,區位優勢明顯,旅游產業應成為云南的支柱產業,有鑒于此,以跨區域綜合保稅區建設為核心,以旅游為支柱的產業結構無疑是絕佳選擇。第二、進行云南跨區域綜合保稅區建設可以充分利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及“橋頭堡”戰略,將政策優勢全面轉化成為經濟優勢。第三、進行云南跨區域綜合保稅區建設通過在昆明建設保稅物流園區、免稅品商店,在知名旅游景點如麗江、西雙版納建設高級別免稅品商店,在邊境地州如德宏建設特色產品加工區,不僅可以有效推動云南經濟的整體發展,還可以將各地州的比較優勢發揮至極致。第四、進行云南跨區域綜合保稅區建設。第五、進行云南跨區域綜合保稅區建設,促進云南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三、跨區域綜合保稅區的內涵及特點
1.跨區域綜合保稅區的內涵
跨區域綜合保稅區基于比較優勢理論,在充分發揮免稅品商店、保稅物流園區、保稅倉庫以及進出口加工區等基本保稅形式的作用的基礎上,形成的跨區域協同發展保稅模式。跨區域綜合保稅區具有跨區域、多種保稅形式共存以及協同發展統一規劃的特點。
2.跨區域綜合保稅區的特點
(1)跨區域,跨區域綜合保稅區要求多地協作,根據不同地區的區位優勢建設不同的保稅形式,就云南而言需要根據不同地州的特點選擇適當的保稅形式,在著名景區如麗江、西雙版納以及客流集散地的昆明建設免稅品商店,在德宏建設進出口加工廠,在紅河建設特色農產品加工廠、保稅倉庫以及保稅物流園區,在昆明依托昆明的交通優勢建設保稅物流園區。通過跨區域,綜合運用多種保稅形式,共同促進云南經濟的整體發展。
(2)多種保稅形式并存,在跨區域的基礎上多種保稅形式并存可以充分發揮不同地區的比較優勢。具體而言,在昆明建設保稅物流園區、免稅品商店,在知名旅游景點如麗江、西雙版納建設高級別免稅品商店,在邊境地州如德宏建設特色產品加工區,不僅可以有效推動云南經濟的整體發展,還可以將各地州的比較優勢發揮至極致。跨區域綜合保稅區,突出某一地區在某一方面的比較優勢,采取某一或者幾個保稅形式,并將此形式的功能發揮至極致。
四、進行云南跨區域綜合保稅區建設的配套措施
1.在云南省設置保稅局,專門負責云南省跨區域綜合保稅區建設及管理。保稅制度,就其自身而言涉及海關、稅務、財政以及銀行等多個部門,如若不設置專門部門進行統一管理則很容易出現“九龍治水”的局面,降低了保稅區運行效率,在機構設置上阻礙了跨區域綜合保稅區的發展。統一的部門管理一方面消除了部門之間協調溝通的成本,另一方面避免了不同部門規章之間的沖突,有助于保稅區內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2.積極爭取國家特殊政策支持,在云南建設跨區域綜合保稅區一方面要使保稅區內享受國家關于保稅區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因云南進行的保稅區建設是跨區域綜合保稅區模式,為多種保稅形式在不同地州的協同建設與發展,因此便需要國家在政策上給予特殊的政策支持,允許云南不同地州之間保稅貨物自由流動,而免征關稅及其他國內商品稅,簡而言之即將云南跨區域綜合保稅區視為一個整體,享受保稅區相關政策優惠。
作者簡介:
閆勝利(1988—),男,河北承德,云南財經大學財政與經濟學院稅務碩士,研究方向:財稅理論與稅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