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金敬
摘 要:為了解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水平現狀,消除公眾對電磁輻射危害的擔憂,保障公眾成員的身心健康。按照電磁輻射監測規范選取典型通信基站進行監測,監測結果表明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水平符合國家規定的限值標準,未對周圍環境產生電磁輻射污染。
關鍵詞:移動通信 電磁輻射 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TN929.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a)-0067-02
1 調查方法
1.1 調查對象和時間
本次調查選擇了烏魯木齊市市區40個正常運行移動通信基站進行電磁輻射水平監測。以上基站分布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沙依巴克區、高新(新市區)、水磨溝區、米東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等主要城區。調查時間為2014年2月。
1.2 典型基站的選取原則
典型基站的選取遵循以下兩個原則:(1)基站所處環境的不同狀況,如住宅區、商業區、學校、醫院等;(2)基站不同的架設方式,如樓頂抱桿、樓頂支架、鐵塔、美化塔等。
1.3 監測儀器
本次監測使用的儀器為德國Narda Safety Test Solutions公司生產的NBM-550電磁分析儀,該儀器為綜合場強儀,儀器在檢定有效期內。儀器參數見(表1)。
1.4 監測方法及布點
依據HJ/T10.2-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1]和《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2]等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進行監測。監測點位分為地面測點(按不同距離)和敏感建筑物室內測點(按不同層高),以基站發射天線為中心,沿其主輻射方向,按照間隔10 m布設監測點,依次監測至50 m處,測量距地1.7 m處的功率密度;當主輻射方向50 m內有敏感建筑物時,在建筑物室內布點。
1.5 數據處理
每個監測點連續測量5次,每次測量時間不小于15 s,讀取穩定狀態的最大值。取5個測量數據的平均值作為該點的監測結果。
1.6 評價標準
《電磁輻射防護規定》[3](GB8702- 88)中要求,電磁輻射公眾照射導出限值應不超過40 μw·cm-2,同時要滿足《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4](HJ/T10.3-1996)中規定的:單個項目電磁輻射管理限值應不超過8 μw·cm-2要求,本次調查執行8 μw·cm-2的評價標準。
2 調查結果
監測結果統計見表2和表3。
3 數據分析
從監測數據看,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地面電磁輻射水平最大值為0.005~3.474 μw·cm-2;敏感建筑物室內電磁輻射水平為0.059~1.224 μw·cm-2。所有監測點位的功率密度均低于《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HJ/T10.3-1996)中單個項目電磁輻射管理值8 μw·cm-2的評價標準。
4 結語
目前,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水平符合國家規定的限值標準,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電磁輻射污染,也不會對人們產生電磁輻射危害。
參考文獻
[1] HJ/T10.2-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S].
[2]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環發[2007]114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S].
[3] GB8702-8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S].
[4] HJ/T10.3-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標準[S].endprint
摘 要:為了解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水平現狀,消除公眾對電磁輻射危害的擔憂,保障公眾成員的身心健康。按照電磁輻射監測規范選取典型通信基站進行監測,監測結果表明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水平符合國家規定的限值標準,未對周圍環境產生電磁輻射污染。
關鍵詞:移動通信 電磁輻射 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TN929.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a)-0067-02
1 調查方法
1.1 調查對象和時間
本次調查選擇了烏魯木齊市市區40個正常運行移動通信基站進行電磁輻射水平監測。以上基站分布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沙依巴克區、高新(新市區)、水磨溝區、米東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等主要城區。調查時間為2014年2月。
1.2 典型基站的選取原則
典型基站的選取遵循以下兩個原則:(1)基站所處環境的不同狀況,如住宅區、商業區、學校、醫院等;(2)基站不同的架設方式,如樓頂抱桿、樓頂支架、鐵塔、美化塔等。
1.3 監測儀器
本次監測使用的儀器為德國Narda Safety Test Solutions公司生產的NBM-550電磁分析儀,該儀器為綜合場強儀,儀器在檢定有效期內。儀器參數見(表1)。
1.4 監測方法及布點
依據HJ/T10.2-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1]和《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2]等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進行監測。監測點位分為地面測點(按不同距離)和敏感建筑物室內測點(按不同層高),以基站發射天線為中心,沿其主輻射方向,按照間隔10 m布設監測點,依次監測至50 m處,測量距地1.7 m處的功率密度;當主輻射方向50 m內有敏感建筑物時,在建筑物室內布點。
1.5 數據處理
每個監測點連續測量5次,每次測量時間不小于15 s,讀取穩定狀態的最大值。取5個測量數據的平均值作為該點的監測結果。
1.6 評價標準
《電磁輻射防護規定》[3](GB8702- 88)中要求,電磁輻射公眾照射導出限值應不超過40 μw·cm-2,同時要滿足《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4](HJ/T10.3-1996)中規定的:單個項目電磁輻射管理限值應不超過8 μw·cm-2要求,本次調查執行8 μw·cm-2的評價標準。
2 調查結果
監測結果統計見表2和表3。
3 數據分析
從監測數據看,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地面電磁輻射水平最大值為0.005~3.474 μw·cm-2;敏感建筑物室內電磁輻射水平為0.059~1.224 μw·cm-2。所有監測點位的功率密度均低于《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HJ/T10.3-1996)中單個項目電磁輻射管理值8 μw·cm-2的評價標準。
4 結語
目前,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水平符合國家規定的限值標準,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電磁輻射污染,也不會對人們產生電磁輻射危害。
參考文獻
[1] HJ/T10.2-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S].
[2]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環發[2007]114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S].
[3] GB8702-8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S].
[4] HJ/T10.3-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標準[S].endprint
摘 要:為了解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水平現狀,消除公眾對電磁輻射危害的擔憂,保障公眾成員的身心健康。按照電磁輻射監測規范選取典型通信基站進行監測,監測結果表明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水平符合國家規定的限值標準,未對周圍環境產生電磁輻射污染。
關鍵詞:移動通信 電磁輻射 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TN929.5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5(a)-0067-02
1 調查方法
1.1 調查對象和時間
本次調查選擇了烏魯木齊市市區40個正常運行移動通信基站進行電磁輻射水平監測。以上基站分布在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沙依巴克區、高新(新市區)、水磨溝區、米東區和經濟技術開發區(頭屯河區)等主要城區。調查時間為2014年2月。
1.2 典型基站的選取原則
典型基站的選取遵循以下兩個原則:(1)基站所處環境的不同狀況,如住宅區、商業區、學校、醫院等;(2)基站不同的架設方式,如樓頂抱桿、樓頂支架、鐵塔、美化塔等。
1.3 監測儀器
本次監測使用的儀器為德國Narda Safety Test Solutions公司生產的NBM-550電磁分析儀,該儀器為綜合場強儀,儀器在檢定有效期內。儀器參數見(表1)。
1.4 監測方法及布點
依據HJ/T10.2-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1]和《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2]等相關標準規范的要求進行監測。監測點位分為地面測點(按不同距離)和敏感建筑物室內測點(按不同層高),以基站發射天線為中心,沿其主輻射方向,按照間隔10 m布設監測點,依次監測至50 m處,測量距地1.7 m處的功率密度;當主輻射方向50 m內有敏感建筑物時,在建筑物室內布點。
1.5 數據處理
每個監測點連續測量5次,每次測量時間不小于15 s,讀取穩定狀態的最大值。取5個測量數據的平均值作為該點的監測結果。
1.6 評價標準
《電磁輻射防護規定》[3](GB8702- 88)中要求,電磁輻射公眾照射導出限值應不超過40 μw·cm-2,同時要滿足《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4](HJ/T10.3-1996)中規定的:單個項目電磁輻射管理限值應不超過8 μw·cm-2要求,本次調查執行8 μw·cm-2的評價標準。
2 調查結果
監測結果統計見表2和表3。
3 數據分析
從監測數據看,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地面電磁輻射水平最大值為0.005~3.474 μw·cm-2;敏感建筑物室內電磁輻射水平為0.059~1.224 μw·cm-2。所有監測點位的功率密度均低于《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和標準》(HJ/T10.3-1996)中單個項目電磁輻射管理值8 μw·cm-2的評價標準。
4 結語
目前,烏魯木齊市市區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水平符合國家規定的限值標準,不會對周圍環境產生電磁輻射污染,也不會對人們產生電磁輻射危害。
參考文獻
[1] HJ/T10.2-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監測儀器和方法[S].
[2] 移動通信基站電磁輻射環境監測方法(試行),環發[2007]114號,國家環境保護總局[S].
[3] GB8702-88,電磁輻射防護規定[S].
[4] HJ/T10.3-1996,輻射環境保護管理導則-電磁輻射環境影響評價方法與標準[S].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