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艷輝
摘 要:小學教育學生步入九年義務教育的起始階段,是兒童初步走出家庭,接觸社會,了解生活,系統學習知識的開始。班主任工作既是班級領導者、活動組織、教育者,班主任素養是班風形成的導向,班風是學生人格形成的土壤。為此,班主任是小學生人格形成的引路人。該文就班主任的素養對小學生的成長進行了討論。
關鍵詞:班主任素養 小學生人格 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b)-0138-01
小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基本道德觀念,基礎心理素質的關鍵時期。此期間,是兒童的身心快速發展,缺乏對真與假,對與錯、美與丑的識別能力,對身邊事物好奇,善于模仿的關鍵時段。由于班主任性質決定每天大部分都工作在學生中間,班主任處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一個細微的動作及表情,都凸顯在全體學生觀察之中,其一言一行對學生都起到潤物無聲的作用。為此,班主任的素養對學生人格形成的影響起到重要作用。
1 只有班主任具備良好的政治素養,學生才能攝取到正能量
班主任政治素養對學生的影響滲透于教學及管理的各個環節之中,對學生的成長的影響起到重要的作用。
1.1 班主任要以真摯的愛,對待每一位學生,才能提高工作的凝聚力
關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是教師情感生活中創造性應。良好的政治素養班主任必須做到“愛生如子”,才能得到學生的信賴。當下的小學生多數是獨生子女,普遍生活在家庭嬌慣氛圍之中。入學后由家庭嬌慣環境轉為學校集體活動是學生思想的一個轉折點,勢必出現諸多的不同心理狀態。班主任要及時了解學生心理動態,關注他們課堂學習,課間活動,思想情緒等等,如:不愛學習、紀律松懈、情緒低落、小同學之間的摩擦等。尤其對單親家庭和留守兒童更應加大關注的力度,及時做好耐心細致的引導工作,解決他們學習和思想上存在的問題。要做到愛中有嚴,嚴中有愛,切合實際的解決他們存在的問題。用辛勤勞動,真摯的愛,去感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會對學生產生強大的感染力、向心力,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慈愛,珍惜同學之間的友愛,體驗到班級集體的溫暖。激發他們學習知識、參加活動熱情,形成一個和諧向上的班級學習環境,凸顯班主任工作的凝聚力。
1.2 嚴于律己,率先垂范,為學生樹立榜樣
陶行知先生曾把教師的以身作則歸納為“共操,共學、共守”。班主任每天大部分都在學生中間,每一個微細的活動,都在同學幾十雙精細、敏捷的眼睛嚴格的監督之下,學生對各種微妙的變化富于敏感,通過他們的觀察能摸捉到一切最細微的事物。作為他們日常生活行為的模仿的依據。班主任不僅是班級各項制度的制定者,實施者,也是制度的踐行者,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必須先行。如:到校時間是基本的紀律要求,班主任每天第一個走進教室,是給學生做出表率,會激勵學生自己的遵守到校時間。課間隨時撿起地上紙屑,是對丟紙屑學生一種無聲的批評,會觸動學生提高維護班級環境的意識。班主任在班級的表率作用,勢必對學生的成長起到正面的效應,發揮的作用優勝于班會批評教育效果。班主任嚴于律己,率先垂范作用,對學生熏陶產生效應是潛移默化的,為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產生重要的影響。
1.3 公平正義,一視同仁,得到學生的敬佩
班主任的政治素養是職業道德形成的基礎,是自覺抵制和會不良風氣侵襲的屏障。班主任在日常工作實施過程中,都是對其個人政治素養的具體考量。如:教室學生座位安排是否公平合理、班干部選拔是否民主、小紅旗手的評比是否切合實際、課堂提問與課間輔導是否一視同仁等,各項工作如果處理不當,都會在學生心理產生負效應,在他們剛剛步入社就在幼小的心靈中留下陰影,對學生未來的成長產生不良的影響。為此,公平正義,一視同仁,無私奉獻,不為私利,一身清白,兩袖清風,一片丹心,埋頭耕耘,使學生分享到公平的愛,在學生心目中樹立良好的形象,才能成為學生人格形成的引路人。
2 良好的業務素養
豐富的文化內涵,做好學生智力開發的向導。
素質教育是注重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培養的育,是注重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教育。班主任對學科知識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廣度,要把握學科的新發展與相關學科知識的聯系性,做好教學知識的延伸,在教學中啟迪學生的智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創新意識。
2.1 教學理論扎實,教學方法創新,提升課堂對學生的吸引力
班主任具有堅實的教學理論基礎和教學改革的新思路,能夠獨立運用新知識,新技術,新思路,新理念指導教育實踐,形成有創建性的教育理念,探討設計適合小學生對很多新事物的興趣好奇的心理的教育風格及模式,充分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使教育活動充滿生機活力,在討論中開拓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的興趣,形成學生在樂中學,學中樂的教學氛圍,在討論中激發他們學習知識、探究知識奧秘的樂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2.2 必須具備豐富的知識內涵,具有綜合運用能力,才能立足教學的前沿
討論式教學是要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充分發揮學生課堂的主體作用,集中精力集中開動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在學生討論中可能提出天真的和個人觀點是無邊無際的問題。這就要求教師加大知識的儲備,要具有綜合運用知識分析解答問題的能力,做到精心的為學生積累“一桶水”讓他們取之不盡,讓他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及時、靈活、科學的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用深刻的哲理啟迪學生的智慧,使教學更有吸引力,感染力。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意識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德國教育家第多慧曾對班主任評價:“他們是學校里最重要的師表,是直觀的最有效益的模范,是學生最活生生的榜樣”。為此,小學教育是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的基礎,班主任的身教勝于言教,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令其不行。為此,班主任的素養對學生的成長的影響十分重要甚至可達到終身。
參考資料
[1] 謝素霞.論班主任工作中的對學生的愛和嚴[J].科技創新導報,2013(8).177.
[2] 董善燕.淺談小學班主任工作經驗[J].中國校外教育,2011(8):28.
[3] 王玉祥.給學生一份尊嚴的愛[J].科技創新導報,2012(3):1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