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罡+費鈺婷+趙艷
摘 要 園林的綠化對于工業園區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工業園區進行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但可以對自然生態環境進行修復,更重要的是對工業園的外顯特征都有著很好的效果。由此,以工業區的園林植物配置設施狀況為研究對象,對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 工業區;園林植物;配置
中圖分類號:Q948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7-0-02
1 存在的問題
1.1 規劃不夠合理
從當前園林植物的情況來分析,綠化規劃的方面顯得較為廣泛,還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對城市進行生態環境的見識,根據合理有效的綠化結構進行空間布局,從而對石化工業有一個良好的系統規劃。除此之外,其生產功能對于綠化園林有著重要影響,對于現有的園林植物進行合理的配置,定位也組建偏于重生產方面,而對于生態面積嚴重不足的應對措施就應該對生態進行防護,對于景觀、休閑、文化以及內涵方面進行進一步的提升,統籌思考所有出現的可能性,阻礙了市場經濟的發展。
1.2 工業區的植物種類較單一
現階段工業區內部的植物配置情況,在規劃的初期雖然對園林的綠化進行了詳細的計劃,同時在施工的過程中也進行了周密的關注,但是在施工的后期往往會收到科研投入的資金等問題。使得工業區內部的植物配置較為單一,現階段主要存在盲目的種植、破壞種植環境等問題,很容易造成工業區中的植物在不適應的環境下生長而死亡。經過調查分析,園林綠化的種植的平均數量在20種左右,這一數值與我國規定的種植種類往往是不夠的例如常綠喬木種類和落葉的喬木種類之間的差別并不大,因此不但符合工業區的種植要求,很難對生態環境起到很好的效果。對此,可以采用喬木與灌木的1:1種植方式,當前工業區灌木種類偏少就會造成層次不均勻等問題。除此之外,由于工業區內部的草本、竹類植物較少,無法徹底的實現植物種類多樣化的目標??傊?,當前工業區雖然運用了多種植物的種植方式來對其進行優化,但是僅僅是對工業區的景觀環境進行了改善,而對于生態環境等方面并沒有起到很好的效果。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還需要加強對植物種類的選擇與增加,達到理想的效果。
1.3 管養不夠嚴格
現階段的園林設計所遵循的特征就是地塊形狀式設計,這種設計雖然想象吸引人,但是思維卻受到了限制,尤其是針對大部分的規則式設計,地塊形狀設計缺乏了適應園林特點的部分,顯得過于單調、缺乏層次感、缺乏生機。又如當前比較流行的生態園林式的石化綠化方式,不根據實際情況以及規劃的風格而實際的園林,缺少了假山、亭臺以及樓閣的擺放,使得綠化的總體感覺不夠吸引人,景觀給人的效果也比較亂,影響了石化綠化的程度。此外,對于建設的配置和對于園林植被的布局有了明顯了沖突,對于現有的配置,其人工植被的配置明顯不足,因此,需要人工管理和培養植被日后的除草、澆水以及修剪的部分,就現狀而言,工業區內的園林綠化還沒有達到一個良好的標準,所以針對園林綠化的提高還有一定提升的空間。
2 相關策略
2.1 對植物種類進行協調
協調發展對于工業區的園林植物配置具有重要意義,協調是在一定的空間與時間范圍內,進行規劃等措施將多種物質達到相互促進的目標。也就是說協調主要有相容性以及互動性兩個大的方面,協調性對于規劃體系具有嚴格的要求。因此,在不同環境下的工業區就需要不同的植物種類來進行完善,具體可以根據工廠的性質、工廠的規模以及工廠的自身特征等方面來對植物的種類進行詳細的規劃,以達到對多種植物進行協調的目標。
2.2 生態需要以人為本
此外,工業區的生態功能的完善,還需要完整的理論知識與相關理論為依據,需要對綠化空間進一步設置,除了對環境的美化外還需要從防火、防災以及吸收有毒有害氣體等方面的完善。也就是在保證園林綠化植被合理化完善的同時,加強生態的演變。還需要從形態、層次內涵等方面出發,更好的為工業區內部的環境做出卓越的貢獻,進而達到實現多角度發揮的局面。
2.3 因地制宜適地適樹
對此,工業區內部植物配置的完善,需要對當時的工業區環境和周圍的資源環境進行分析,盡可能的融入一些高科技的設計方式與類型。同時以地方特色為核心打造出更加具有美感的園林景觀。此外,在工業區樹種選擇的角度來分析,需要以鄉土植物為主要對象,并且以一些抗性樹種為輔助種植,最大限度的發揮出植物對外界環境的抵抗能力。
3 結語
總之,在工業區的園林植物配置過程中,不但是園林建設的重要部門,同時也是綠地系統的重要分支。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中必須是在多方面的調查后,根據科學、合理的分析,遵照生態學、園林美學等理論以及石化工業區生態建設的一般做法,針對不同的問題,區別對待、統籌考慮,統一規劃、設計、實施等環節,才能為工業區園林綠化建設的提升,提供有益的指導和借鑒。
(責任編輯:劉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