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良河
摘 要 種公豬營養和飼養管理水平高低,直接決定豬群質量高低。加強種公豬營養和飼養管理,對確保養豬場經營效益有重要促進作用。基于此,首先介紹種公豬的營養管理,從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纖維素等方面進行分析,重點強調礦物質的重要性;然后針對種公豬飼養中存在的問題,從種豬選擇、欄位設計、飼料配制、環境要求、防病免疫等角度,提出一些具體的技術指標,重點突出環境要求部分。
關鍵詞 種公豬;營養;飼養技術
中圖分類號:S828.4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673-890X(2014)27--02
種公豬雖然在飼養場屬于少數個體,但其飼養管理不可忽視。種公豬精液質量高低與營養和飼養管理密切相關,為種公豬創造良好生活環境,科學配置營養飼料,加強飼養管理,對提升豬群整體質量有重要意義。
1 種公豬的營養管理
種公豬營養管理主要體現在飼料配制方面,蛋白質、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素,都是種公豬飼料配制不可缺少的原料。均衡營養可以提升種公豬繁殖潛力,延長其使用壽命。
1.1 蛋白質
種公豬繁殖質量體現在精液上,而蛋白質、氨基酸是精子的重要物質基礎。種公豬對蛋白質、氨基酸的需求強烈。一頭種公豬需求賴氨酸為6.5~6.8 kg日糧。如果蛋白質、氨基酸供應不足,將會影響種公豬精子數量和質量。日糧低于2.5 kg,幾周內就會有明顯表現。在日糧供應上,也不是越多越好,適當控制既能夠保證公豬營養需要,也能夠控制飼養成本。有研究表明,種公豬日糧營養水平需要達到:能量13.10 MJ/kg日糧,賴氨酸0.68%,粗纖維14%。
1.2 維生素
維生素對種公豬繁殖影響也是非常顯著的,因為維生素的抗氧化特性能夠幫助公豬精子成熟。所以,要合理配制飼料,日糧維生素含量以35.0 IU/kg為宜。維生素還能夠幫助公豬減少蹄病,一旦發現公豬有蹄裂現象,要及時提高維生素劑量,一般日糧生物素用量為0.2~1 mg/kg。特別在炎熱的夏季,要提高維生素添加量,這樣有助于增加公豬精液精子的密度和病弱精子數量,一般炎熱氣候到來之前,就要適當增加維生素含量。
1.3 礦物質
礦物質可以增加種公豬生成性能,提高抗病能力。公豬體內微量元素降低,會導致母豬生育能力下降,種公豬也會出現機能紊亂、性欲下降、死精等現象。礦物質微量元素主要是指銅、鐵、錳、鋅、硒等。
銅在公豬新陳代謝中發揮重要作用,影響錳、鐵、鋅的吸收,作用維生素C的平衡。如果公豬缺少銅,很容易出現骨質疏松,也會影響到仔豬肌肉發育。而銅元素過剩,也會導致公豬銅中毒。正常情況下,公豬對銅的需求量為4~6 ppm,主要通過谷物和豆制品滿足公豬生長需要。
鐵是公豬存在最廣泛也是最重要生理元素之一。鐵是血紅蛋白、細胞色素酶等氧化酶的成分,能夠激發公豬機體產生免疫抗體。公豬主要通過飼料攝取鐵元素,一般為5%~7%。要選擇天然生物結構的有機化合物。
鋅參與蛋白質、糖類和脂類的代謝,還與前列腺素、生長激素等生產有關,與其他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有一些關聯。鋅一般不會使公豬中毒,適當增加鋅,可以極大提升種公豬繁育性能。
錳能夠激活酶,并參與骨骼的形成。如果公豬缺少錳,會使其骨骼弱化,性欲降低,精子數量和質量都會受到影響,還容易導致母豬流產、影響胚胎正常發育。公豬對飼料中錳的吸收率很低,一般為2%~4%,而且大部分會隨大便排出,所以要采用高鈣、高磷等容易吸收的錳化合物,提高種公豬的生長能力。
1.4 纖維素
公豬飼料中保持一定數量的纖維素,可以促進公豬消化道內環境的改造。采食谷物能夠減少消化道損傷,確保公豬健康和精力旺盛。由于一般實行限飼喂養,增加纖維素含量,也能夠增加公豬的飽腹感,降低飼養成本。主要通過一些谷物和青飼料喂養,讓公豬獲取足夠纖維素,但也不能喂食太多,一般喂量控制在日糧10%左右為宜,防止形成草腹。另外,纖維素還能調控固醇類激素水平,對提升公豬繁殖性能發揮重要
作用。
2 種公豬的飼養管理
種公豬飼養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從種公豬的選擇到欄位設計,從飼料配制到環境創造,從運動調節到防病治病,每一個環節都需要認真對待,這樣才能確保種公豬健康和繁殖質量。
2.1 種豬選擇
種豬篩選要注意其優良特征。一般要求品種純正,睪丸大、兩側對稱,體質健壯而靈活,腹線平直不下垂,不可太胖。如果需要在外地采購,要注意疫情檢查,隔離飼養,待完全適應環境后,才能正常喂養。
2.2 欄位設計
種公豬要單圈飼養,豬圈圍欄最好用金屬欄桿,或者磚墻和水泥板,地面結構最好半漏縫,不可太平滑,防止公豬摔傷。一般欄位面積為6~8 m2,豬圈圍墻高度以1.2~1.5 m為宜,要確保冬季能夠防寒保溫,夏季能夠防暑降溫。
2.3 飼料配制
種公豬飼料配制要考慮多種因素。首先,要注意公豬對營養成分的需求量。其次,要考慮當地飼料購置種植情況,也就是飼料原材料來源;同時,還要考慮各種飼料配比。配制的飼料要求營養均衡、成分合理、易于消化吸收。在公豬日糧中,要確保精料的比重,保證每天種公豬的采食量。還要注意種公豬的飲水問題,水是最重要最便宜營養物質,要求水的質量、溫度、酸堿度和水壓都要符合一定標準。
2.4 環境要求
2.4.1 溫度條件
保持種公豬的豬舍內溫度為18~20 ℃為宜。特別是夏季,高溫對種公豬的影響特別嚴重,由于公豬皮下脂肪較厚,汗腺不發達,汗水不易排出,高溫下食欲大減,性欲也不高,精液品質降低,嚴重的還會中暑死亡。因此,要注意豬舍內降溫,每天給種公豬沖洗,機械通風、噴霧、遮陽、地面灑水。endprint
2.4.2 濕度條件
種公豬舍內適度以60%~75%為宜。如果濕度過大,影響公豬生長增重,抗性降低;如果溫度較低,濕度較大,會讓公豬有寒冷感,防止潮濕尤為重要。
2.4.3 光照條件
豬舍內需要適度的光照,因為適度的光照可以促進公豬健康成長發育,提高抗性和精液品質。一般情況下,公豬每天需要有8~10 h、100~150 lx的光照強度。
2.4.4 空氣條件
種公豬對空氣質量要求比較高,可現實中,大多數豬欄中空氣質量都令人擔憂,人們走進豬欄都會感覺惡心、呼吸不順,而種公豬整天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之中,這對種公豬呼吸系統的危害是相當嚴重的。因此,要注意改善空氣質量,要將豬舍設置在空氣質量較好的地方,減少外界污染源的影響,豬欄內要設置空氣交換設備。如安裝排氣扇、開地窗等,及時清除豬糞便,并對環境進行定期消毒處理。
2.5 運動調節
種公豬還需要有適度的運動鍛煉,提高機體性能。適度運動不僅能夠增加食欲,還能夠增加性欲和精液品質。如果種公豬沒有合適運動機會,時間長了,就會顯得精神萎靡,四肢無力,影響繁殖能力。所以,要注意每天都放公豬出欄活動一下,可以采用驅趕的方式,讓公豬活動1 km左右。
2.6 防病免疫
豬場集約化繁殖很容易出現豬瘟、豬細小病毒病、豬偽狂犬病、豬藍耳病和豬圓環病毒病,這些傳染病的發病率常常會達到20%~30%,甚至會更高。因此,要根據豬場具體情況制定免疫程序,特別是對種公豬的防病免疫是關鍵節點。執行免疫程序要注意疫苗接種的科學性,適時開展免疫抗體監測,確保種公豬免疫工作有序高效。
3 結語
種豬的質量高低,對整個豬群的影響很大,注重種公豬營養管理和飼養管理,對整個養豬場的發展有重要意義。對種公豬營養研究,可以弄清種公豬營養需求,并針對性制定飼料配方;對種公豬飼養技術進行探索,可以有效提升種公豬飼養環境,提升種公豬健康指數,進而確保種公豬的繁殖品質。
參考文獻
[1] 謝昆.種公豬的營養需求及飼養管理要點[J].畜牧獸醫科技信息,2014,(25).
[2] 張麗娟,賈瓊.種公豬的飼養管理技術要點[J].黑龍江動物繁殖,2010,(15)
[3] 劉開利,蘭昌昕.種公豬的營養需要與日糧設計[J].養殖技術顧問,2014,(5).
(責任編輯:趙中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