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靚
摘 要:隨著我國老齡化社會的到來,老年讀者群成為公共圖書館越來越重視的服務對象。該文通過分析老年讀者的特點和需求,找出圖書館服務工作中的不足,提出老年讀者服務工作的對策。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 老年讀者 服務對策
中圖分類號:G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7(b)-0194-01
目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已經進入快速發展期。截至2011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1.85億,占全國總人口的13.7%,且每年在還以近800萬的速度增加。老年人口的快速增長已經引起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高度重視,老年人的物質需求和精神需求急需要得到全社會的廣泛關注。隨著老年讀者人數的逐年增多,公共圖書館作為公益性的社會文化服務機構,如何發揮圖書館的社會功能,做好老年讀者服務工作,豐富老年讀者晚年精神生活,是一個值得圖書館人深思的問題。
1 老年讀者的特點和需求
1.1 老年讀者的特點
1.1.1 類型特點
老年讀者群主要可分為休閑型、研究型、應用型三種類型。休閑型的老年讀者退休后時間充裕,又渴望與社會保持一定的了解和溝通,因此他們選擇了環境相對安靜優雅的公共圖書館作為退休生活的主要休閑場所。在圖書館里可以瀏覽最新的報刊書籍,了解社會的最新動態,或是尋找自己感興趣的文獻資料。研究型老年讀者在職時多為教師或研究人員,對自己以前所從事的領域動態十分關心,或是退休后找到了新的研究方向,經常要到圖書館查找資料,著書立說,這類讀者可謂是真正的“活到老,學到老”。應用型老年讀者一般是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時,喜歡到圖書館尋求答案,如預防疾病、養生保健、種植花草、飼養寵物等等。
1.1.2 閱讀特點
老年讀者不像年青讀者偏愛新型信息閱覽方式,如電腦,手機等,他們主要還是選擇紙質文獻。老年讀者大多到館時間相對固定,活動地點也依據習慣相對穩定。因為喜歡仔細品讀,老年讀者的閱覽時間一般較長,經常一坐就是幾個小時。
1.2 老年讀者的需求
1.2.1 信息需求
許多老年讀者雖然退休在家,但依然延續了以前關注時事、社會新聞的習慣,每天都要到圖書館閱覽最新的報刊,了解國家大事。因此新到的報紙是最愛老年讀者歡迎也是瀏覽人數最多的。有的讀者因為自身身體狀況,喜歡養生,保健類書刊,還有的對文史類、財經類比較感興趣。
1.2.2 心理需求
老年讀者退休以后回歸家庭,常會感到孤獨寂寞,有的“空巢”讀者更是感情脆弱。他們渴望能與社會保持聯系和交流,希望得到社會的關心和尊重。這樣的讀者來到圖書館,通常很注重圖書館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
2 公共圖書館在老年讀者服務工作中的不足
2.1 硬件不足
許多公共圖書館沒有把對老年讀者的服務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采編的書刊不符合老年人的口味、閱覽室的設置不合理、閱覽坐椅不夠舒適、圖書館標牌指示不清等等,都是沒有充分考慮到老年讀者年齡特點的表現。
2.2 軟件不足
老年讀者由于年齡原因,大多動作緩慢,有的讀者還有耳聾耳背的情況。一些圖書館員缺乏足夠的耐心,在面對老年讀者時,態度生硬,表情冷淡,不愿多解釋、多溝通,甚至產生和讀者爭吵的情況,嚴重傷害了讀者的自尊心,讓讀者對圖書館望而卻步。
3 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工作對策
3.1 提高老年讀者服務工作的認識
無論是圖書館的管理者還是工作人員,都應該在思想上樹立起“老年人優先”的服務意識。為老年讀者提供更貼心周到的服務,給予他們更多的尊重和關心,讓老年讀者的閱讀和學習成為一種享受。
3.2 從多方面入手,為老年讀者創造更舒適的閱讀環境
3.2.1 采購書籍報刊應該多考慮老年讀者需求
通過調查問卷、預約登記等方式,了解老年讀者的閱讀口味,購書經費適當傾斜。多采購一些老年人喜歡的書刊,特別受歡迎的書刊要加大復本量,以免引起老年讀者爭搶的情況發生。定時推出專門面向老年讀者的新書推薦,引導老年讀者多讀書、讀好書。
3.2.2 提高館員素質,提升服務質量
積極開展館員學習培訓,讓圖書館員對老年人的心理特點和閱讀需求有更深入的認識。對待行動遲緩、耳聾眼花的老年讀者,態度要熱情誠懇,要不厭其煩、耐心解釋,并盡可能地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例如看到老年人坐久了,溫馨地提示“請起來活動活動”,一句親切的“你好”、“歡迎下次再來”,都會讓老年讀者對圖書館的服務滿意度大大提高。
3.3 送書上門,擴大服務范圍
老年人因為多種原因,生活半徑相對年輕人要小得多。許多老年讀者有到圖書館借閱的愿望,但苦于交通不便或是行走困難等原因,只能減少甚至不到圖書館來。公共圖書館在做好陣地服務的同時,也要考慮到延伸服務。與社區、老人福利院、老年大學、郵局等機構合作,多建立一些社區圖書室、流動圖書點。并擴大宣傳力度,讓老年讀者能通過電話等現代通訊工具預訂,圖書館利用流動圖書車、郵車代送等方式送書上門,擴大圖書館的服務范圍,使更多的老年人享受到便捷的圖書館服務。
3.4 舉辦豐富多彩的老年讀者活動,開辦針對老年讀者的講座
圖書館不能局限于普通的借借還還,應該利用自身資源和場地,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變的的老年讀者活動,如老年讀者書畫展、攝影展、讀書討論會、知識競賽、演講比賽等等,豐富老年讀者的精神生活。定期或不定期邀請專家、學者到圖書館舉辦專題講座,如老年讀者感興趣的養生保健、詩詞鑒賞、歷史回顧、園藝盆景等。通過這些活動和講座,可以開闊老年讀者的視野,調動他們的熱情,增強他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
3.5 開展老年讀者電腦技能培訓
很多老年讀者偏愛紙質文獻雖然有一部分是習慣的原因,但是也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因為老年讀者大多不掌握現代信息技術,不熟悉電腦網絡,不能從網絡平臺中獲取最新資訊。因此,掌握這項技能成了他們迫切的需求。公共圖書館大多設有信息服務部門和電子閱覽室,正好利用這個資源,為老年讀者舉辦免費的電腦技能培訓班,讓老年讀者掌握電腦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操作,能夠自己上網查找資料,進入數字圖書館下載文獻。使老年讀者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圖書館,都能享受圖書館的便捷服務。
3.6 發揮老年讀者余熱,招募老年志愿者
老年讀者大多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珍惜圖書館的閱讀環境和文獻資料。閱覽時輕拿輕放,對借閱的書刊有時還會自己修補好。責任感強,常會主動站出來制止其他讀者不文明的行為。公共圖書館可以根據老年人的這些特點,招募老年志愿者或成立老年讀者委員會,讓他們參與到圖書館或社區圖書室、流動圖書點的管理和服務工作中來。
4 結語
關愛老年人,做好老年讀者服務工作,不僅是公共圖書館的職責所在,更是社會和時代賦予圖書館的社會責任。只要每個圖書館人都積極行動起來,讓更多的老年讀者走進圖書館這座“沒有圍墻的大學”,圖書館的事業一定也會更加興旺發達。
參考文獻
[1] 曾穎.終身學習與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9(2).
[2] 王曉輝.公共圖書館做好老年服務工作的對策[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2(3).
[3] 王萍.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心理探微[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