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輝
摘 要:近年來大學生違法犯罪案件逐年增多,因此,研究解決大學生犯罪問題對于高校平安校園的構建以及大學生自身的成長都有著重要的意義。該文通過新時期大學生犯罪現狀進行論述,從而進一步提出建設平安校園背景下預防大學生犯罪的相關對策,以便對預防大學生犯罪有所幫助。
關鍵詞:平安校園 大學生 犯罪預防 法制教育 心理教育 道德教育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4)08(a)-0237-01
平安校園建設驗收是對大學校園安全穩定的檢驗與考核,而大學生犯罪率的高低直接影響到高校平安校園的建設工作。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突飛猛進的發展,高校的規模日以擴大,大學生犯罪的數量也日益上升,嚴重的影響了高校平安校園建設和人才培養工作,也給家庭和社會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構建大學生犯罪預防體系對大學平安校園建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 當前大學生犯罪現狀分析
1.1 大學生犯罪數量增多
近年來,大學生犯罪的數量和高校校園的發案率居高不下,男生仍然占據大學生犯罪的大多數,但隨著社會環境的日益變化,女生因為財產和戀愛糾紛涉足犯罪的案件也不斷發生,出現了上升趨勢,大學生犯罪范圍也在不斷擴大,由以前的的大專生、本科生到目前研究生高智商犯罪逐年增多。大學生犯罪數量的上升和主體的多樣化,為具體的預防工作帶來了極大的挑戰。
1.2 大學生犯罪區域高智商化
有的大學生為謀取不正當利益,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知識和手段進行違法犯罪活動。例如有計算機專業背景的學生,盜走同學的銀行卡和身份證之后,利用電腦破譯軟件破譯銀行卡密碼,盜取卡上的金額;有的同學利用大學生喜歡網上購物的心理,誘騙受害人到不法網站進行購物,套取購物者的銀行卡密碼和手機驗證碼,從而轉走卡內的現金;有的和同學關系熟悉之后,乘其不備盜取受害人家長電話,趁上課之際與家長聯系,謊稱受害人在學校發生意外,現正在醫院搶救,急需用錢,讓家長馬上向指定卡內打錢,這些無疑體現出了大學生犯罪的高智商化。
1.3 共同犯罪案件逐年增多
共同犯罪又叫團伙犯罪,是指犯罪人有組織、有目的的糾結在一起,共同實施犯罪的行為,是比單獨犯罪更為復雜、社會危害性更大的犯罪形態。例如江蘇某高校內兩名大三的學生,利用一人放風,一人撬鎖的方法在校園內瘋狂盜竊自行車,截至被抓獲在大學城各高校內連續盜竊自行車60多輛。有的學生在校園內游手好閑,與社會閑雜人員勾結在一起,尋釁滋事,敲詐校內家庭條件好的同學的錢財,盜竊同學宿舍內筆記本電腦等貴重物品。
1.4 因一時沖動引起引發的案件有所增加
大學生犯罪行為的沖動性和突發性,是因為大學生的身心發育還不夠成熟,還不能很好的控制住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自我約束能力差,激情犯罪較多,沒有深刻的認識到行為后果,給被害人帶來重大人生傷亡或者死亡,社會危害性大。2013年4月16日,上海復旦大學碩士研究生黃洋因急性肝損傷經搶救無效死亡,警方通報在宿舍飲水機殘留中檢測出二甲基亞硝胺,后查明為同宿舍同學林森浩向飲水機內投毒,林森浩在法庭上對受害人家屬表示了歉意,對自己的行為追悔莫及。以上兩起案件都反映除了了大學生因瑣事積怨,內心沖動導致的殺人結果。
2 大學生犯罪預防對策和建議
2.1 加強大學生法制教育,提高大學生法律意識
當前,多數高校均開有法制教育課程,但從教育的實際效果來看,這種法制教育并未落到實處,沒能起到傳授法律知識、預防違法犯罪,保護自身權利的目的。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學校法制教育浮躁,沒有明確的教育目標,沒有好的師資力量,更沒有好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徑,法律教師在教學中容易片面追求傳授法律知識的廣度,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給學生一個完整的、實用的法律知識體系,上課內容大,形式枯燥。大學生犯罪,源于他們的法制觀念淡薄、不知法,不懂法、有的甚至是法盲,因此高校需要開展多種形式的法制教育,來提高大學生的法制意識,通過法制教育課、司法工作人員法制報告培訓、大學生安全知識競賽、參與法律實踐、參觀監獄、看守所等實景的手段來開展法制教育,使得大學生知法、懂法、守法,增強法律意識,樹立法治觀念,從而不去觸及法律的紅線。
2.2 強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學生心理素質
學校在對大學生的管理與教育方面往往注重知識和技術層次的要求,而忽視了更深層次道德和心理的教育引導。高校應繼續加強普及大學生心理知識教育,不僅在課堂上講授,同時也要采用多種形式來宣傳心理健康知識,使學生掌握一些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方法,懂得用正確的方式緩解不良情緒和心理困惑。學校心理咨詢部門應該切實發揮好作用,配足專業的心理咨詢人員,并安排相應的值班任務,及時干預可能發生的心理危機現象,疏散和解決學生的心理障礙、心理沖突等心理問題。
2.3 加強教育引導,提高思想道德素質
人的行為總是在其觀念的指導下進行的,正確的觀念往往指導人們采取正確的行為,相反,必然是錯誤的行為。大學生犯罪從根本上來講,還是他們的思想觀念有問題,價值觀念有偏差,以我為上、不顧他人利益和忽視生命價值等等。所以要從根本上預防大學生犯罪,高校要重視和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通過思想政治工作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和生活、以及情感、交往、經濟、家庭、就業等方面遇到的問題,使得他們切身感受到學校、老師、同學的溫暖與幫助,從而增強社會責任感和公德意識,培養自尊自愛以及相互關愛品德,能夠正確的看待和處理社會問題,走上正確的人生道路。
2.4 加強破案力度,形成輿論氛圍
絕大多數大學生犯罪發生在校園之內,具有一定的隱蔽性,例如校園內部的盜竊案件沒有得到公安機關的重視,學生宿舍發生案件,學校或者學生報警之后,出警民警到場后做簡單詢問記錄便草草收兵,并未做深入的調查和走訪,除非遇到殺人投毒等惡性事件才會引起重視,這從某些程度上來講縱容了大學生犯罪。而高校保衛部門沒有執法權限,偵查人員匱乏,技術手段落后,導致破案存在難度。因此,大學生犯罪應該引起社會尤其是公安機關的重視,公安機關切實負起社會責任,加強對大學生犯罪的偵破力度,高校更應該加強內部保衛人員的培訓,提高保衛人員專業技能,形成警校合力,齊抓共管,形成打擊大學生犯罪的高壓態勢,在高校內形成違法必究的輿論氛圍,這樣才能有效的遏制大學生犯罪的發生,為高校創建平安校園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顏小冬.當代大學生犯罪問題研究[M].中國監察出版社,2004.
[2] 戴國勇.試析青少年犯罪原因與預防[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版,2004(4).
[3] 梁勝.構建可操作性大學生犯罪預防機制研究[J].大家,2010(14).
[4] 崔長珍.大學生犯罪原因及預防重點[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