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彬
摘要: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探究實驗和實驗過程中的環保問題是上課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文章以氯氣的性質為例,通過實驗設計既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又能避免教室里空氣的污染。
關鍵詞:氯氣;探究;實驗設計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11-0097-01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38
一、設計意圖
首先要消除學生分組實驗過程中氯氣的污染,做到無氯氣泄漏(教室里聞不到一點點氯氣的氣味),真正體現綠色化學思想。其次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方案→驗證探究→得出結論→產生新問題→再假設,設計方案→驗證探究……→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二、原創或改進說明
人教版化學必修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實驗4-4、實驗4-5兩個實驗有以下不足:1. 盛有氯氣的集氣瓶、盛有氯水的廣口瓶都用玻璃片遮蓋,實驗過程中氯氣泄漏很嚴重。2.不適合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氯氣有毒,許多人(包括一些化學教師)往往談“氯”色變,敬而遠之。以前聽有關氯氣以及電解氯化銅溶液的公開課時,聞了整堂課的氯氣,嚴重損害了學生、聽課老師以及上課老師的身體健康。鑒于此,作者對上述實驗進行了改進,改進后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避免了教室里空氣污染,提高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三、實驗儀器、藥品和裝置說明
醫用輸液袋(貯存氯氣),注射器(一大一小),紅紙,點滴板,藍色石蕊試紙,小試管,小燒杯,蒸餾水,硝酸銀溶液(滴瓶)。
四、實驗操作程序及現象等說明
(1)用醫用輸液袋按裝置圖(圖1)收集一袋氯氣。
(2)根據氯水樣品的顏色,提出問題:氯氣溶于水后與水反應了嗎?
五、該實驗教學效果說明
該實驗便于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教學效果好,且真正達到零污染,體現了綠色化學的思想。2013年11月29日江蘇省泰州中學第四屆“智慧課堂”大型教研活動中,作者上了一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公開課,聽課老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一致認為在整節課中沒有聞到一點氯氣的氣味,實驗效果非常好,體現了化學課堂要以人為本的思想 。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2-86endprint
摘要: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探究實驗和實驗過程中的環保問題是上課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文章以氯氣的性質為例,通過實驗設計既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又能避免教室里空氣的污染。
關鍵詞:氯氣;探究;實驗設計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11-0097-01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38
一、設計意圖
首先要消除學生分組實驗過程中氯氣的污染,做到無氯氣泄漏(教室里聞不到一點點氯氣的氣味),真正體現綠色化學思想。其次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方案→驗證探究→得出結論→產生新問題→再假設,設計方案→驗證探究……→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二、原創或改進說明
人教版化學必修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實驗4-4、實驗4-5兩個實驗有以下不足:1. 盛有氯氣的集氣瓶、盛有氯水的廣口瓶都用玻璃片遮蓋,實驗過程中氯氣泄漏很嚴重。2.不適合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氯氣有毒,許多人(包括一些化學教師)往往談“氯”色變,敬而遠之。以前聽有關氯氣以及電解氯化銅溶液的公開課時,聞了整堂課的氯氣,嚴重損害了學生、聽課老師以及上課老師的身體健康。鑒于此,作者對上述實驗進行了改進,改進后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避免了教室里空氣污染,提高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三、實驗儀器、藥品和裝置說明
醫用輸液袋(貯存氯氣),注射器(一大一小),紅紙,點滴板,藍色石蕊試紙,小試管,小燒杯,蒸餾水,硝酸銀溶液(滴瓶)。
四、實驗操作程序及現象等說明
(1)用醫用輸液袋按裝置圖(圖1)收集一袋氯氣。
(2)根據氯水樣品的顏色,提出問題:氯氣溶于水后與水反應了嗎?
五、該實驗教學效果說明
該實驗便于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教學效果好,且真正達到零污染,體現了綠色化學的思想。2013年11月29日江蘇省泰州中學第四屆“智慧課堂”大型教研活動中,作者上了一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公開課,聽課老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一致認為在整節課中沒有聞到一點氯氣的氣味,實驗效果非常好,體現了化學課堂要以人為本的思想 。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2-86endprint
摘要: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探究實驗和實驗過程中的環保問題是上課教師必須要考慮的問題。文章以氯氣的性質為例,通過實驗設計既充分發揮學生的探究積極性,又能避免教室里空氣的污染。
關鍵詞:氯氣;探究;實驗設計
文章編號:1008-0546(2014)11-0097-01 中圖分類號:G633.8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38
一、設計意圖
首先要消除學生分組實驗過程中氯氣的污染,做到無氯氣泄漏(教室里聞不到一點點氯氣的氣味),真正體現綠色化學思想。其次要引導學生掌握科學探究的一般方法: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方案→驗證探究→得出結論→產生新問題→再假設,設計方案→驗證探究……→綜合分析得出結論。
二、原創或改進說明
人教版化學必修1《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中實驗4-4、實驗4-5兩個實驗有以下不足:1. 盛有氯氣的集氣瓶、盛有氯水的廣口瓶都用玻璃片遮蓋,實驗過程中氯氣泄漏很嚴重。2.不適合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氯氣有毒,許多人(包括一些化學教師)往往談“氯”色變,敬而遠之。以前聽有關氯氣以及電解氯化銅溶液的公開課時,聞了整堂課的氯氣,嚴重損害了學生、聽課老師以及上課老師的身體健康。鑒于此,作者對上述實驗進行了改進,改進后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避免了教室里空氣污染,提高了學生探究的積極性。
三、實驗儀器、藥品和裝置說明
醫用輸液袋(貯存氯氣),注射器(一大一小),紅紙,點滴板,藍色石蕊試紙,小試管,小燒杯,蒸餾水,硝酸銀溶液(滴瓶)。
四、實驗操作程序及現象等說明
(1)用醫用輸液袋按裝置圖(圖1)收集一袋氯氣。
(2)根據氯水樣品的顏色,提出問題:氯氣溶于水后與水反應了嗎?
五、該實驗教學效果說明
該實驗便于學生分組探究實驗,操作簡單,現象明顯,教學效果好,且真正達到零污染,體現了綠色化學的思想。2013年11月29日江蘇省泰州中學第四屆“智慧課堂”大型教研活動中,作者上了一節《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公開課,聽課老師給予了很高的評價,一致認為在整節課中沒有聞到一點氯氣的氣味,實驗效果非常好,體現了化學課堂要以人為本的思想 。
參考文獻
[1] 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化學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 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化學1 [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82-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