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德球
摘 要:目前我國的創新型人才較為缺乏,所以培養擁有創新能力的女大學生顯得十分重要。文章從目前女大學生的現狀出發,解讀了目前女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途徑以及難點,并且從中小學教育,家長培養,社會看法幾個方面提出了對于女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建議。
關鍵詞:創新能力 女大學生 培養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b)-0212-02
隨著我國社會的高速發展,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要越來越大,而女性創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巨大。所以對于女性創新型的培養成為了學校和社會中非常重要的問題。但是目前的大學中我們通過調查發現女大學生的創新能力還是有些欠缺。這就需要對女大學生的自身狀況進行分析,我們通過對各個大學的調查,統計了解到了目前女大學生認為自己創新能力不夠優秀,而這種結果的原因是社會,學校和家長的教育方式和影響造成的。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我們對社會和國家,中小學教育和家長方面都提出了解決方法和建議,希望通過這樣的方法使我國女大學生創新能力得到提高,讓我國的創新型人才數量得到長足的發展。
1 目前女大學生創新能力的狀況
(1)就目前而言,高校教學還是以文化教育為主,所以這就造成了學生們對于文化知識的高度重視,只是關注自己的成績而不關注自己的綜合能力,尤其是自己的創新能力。在教師方面,老師只為學生講解本專業的專業知識,利用灌輸式的方法使得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所以使目前大學生在創新能力方面顯得不足。
(2)我們在廣州、河源、惠州、潮汕等地在10所中大學隨機抽取了500名不同專業,不同性別的大學生進行調查。通過調查,從專業,性別上對大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測評。創新能力優秀的學生中男性大學生占89%,女性大學生只有11%,在這些女大學生中理工類專業的女大學生占93%,文科類專業女大學生只有7%。通過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男大學生普遍創新能力比女大學生優秀,理工科女大學生創新能力比文科女大學生高。
2 影響女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原因
(1)我們通過在以上隨機調查匯總了數據,通過對對數據進行分析,我們發現目前女大學生對于創新能力素質上的不足主要是由女大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家庭和學校教育的原因和社會原因。
(2)在自身原因方面,目前女大學生對于自己的創新能力素質顯得不自信,通過調查我們發現69%的女大學生認為自己的創新能力較差,27%的女大學生認為自己的創新能力為優良,只有4%的女大學生認為自己的創新能力很好。這主要是因為女大學生在從小的教學中常受到一些負面影響,家長和教師認為女性學生不及男性學生聰明。在這樣的看法下,女大學生潛移默化的認為自己天生邏輯思維能力就不算優秀,學習成績只能也來自于自己的勤奮學習,造成了自己思維的固化和僵化,在學習方法方面也只能通過死記硬背等方法來學習。我們對初中學生進行調查,發現57%的女學生通過上課記錄大量筆記,下課通過大量做題的方法學習,只有20%的女學生采用了上課記錄重點字詞,在課后不用花大量時間練習的方式來學習,通過這樣的數據我們發現在中小學教育方面女學生的學習方法就不利于創新思維的發展。
(3)在家庭和學校教育方面,讓女大學生缺乏創新能力的一個巨大的原因是家長和教師采取了差異化教學。家長認為男孩應該經歷風雨,苦難的教育而女孩應該被保護。在這種教育下,男孩遇到問題總會自己想辦法解決而女孩可以請求自己的家長幫助解決。通過我們的調查,發現高達70%的女大學生家庭中會出現這樣的問題,20%的家庭中首先會讓女孩自己解決,但是最后家長還是會幫忙,而僅有10%的家長是完全讓女孩自己解決。而在學校教育方面,教師也采取性別差異化教育的方法。在學校中,高達68%的教師認為男學生比女學生更善于思維,20%的教師認為女學生比男學生的思維能力強,僅有12%的教師認為男女學生的思維能力相同。在這樣的方式方法下,女性學生的右腦發展得不到鍛煉,所以這也是造成女大學生創新能力素質不高的一個原因。
(4)而在大學中所選專業方面也是造成女大學生創新能力素質不高的一個原因。通過調查我們發現,53%的女學生在高考后選擇師范類專業,26%的女學生在高考后選擇的是文學專業,17%的女學生選擇了商學類專業,而僅有4%的女學生在高考后選擇了理工科專業。從一方面而言,這些專業符合女性學生在小學和中學時受到家庭和教師對于自己文學,藝術的培養;另一方面這些專業普遍業余時間較多,不需要像機械,自動化等工學類專業需要在課后動手鉆研。而對于工學專業來講,要想得到好成績必須不停的學習世界上的先進技術,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而對于文學,商學類專業只需要將教材上的內容背熟悉就能在本專業得到很好的成績。從而更加固化了女大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她們的創新能力更得不到提升。
(5)從社會上講,尤其是中國社會上講,對于女性的看法還是有些受到封建殘余的影響,“相夫教子”等看法還是存在于人們心中。中國的公司高層管理人員鮮有女性身影,就我國現有的世界500強公司來說,公司內部女性高層管理人員只有不到1%,中層管理人員也只有2%為女性。這種看法和現象在無形中就會影響女大學生對自己的期望,她們會認為自己無法在社會中得到很高的地位對于自己思維的鍛煉也會停滯,這就更加造成了女大學生的創新能力更得不到提升。我們對大學中畢業班的女大學生進行了調查,發現63%的女大學生就業意向為文員,20%的女大學生就業意向為教師,10%的女大學生就業意向為客服類工作,5%的女大學生就業意向為銷售類工作,而只有2%的女大學生愿意做技術研發類工作。而文員,客服類工作不需要進行邏輯性思考,所以女大學生也就不需要對自己的思維能力進行鍛煉,自己的創新能力也很難得到提升。
3 在培養女大學生創新能力素質上的困難
(1)從對象上講,女大學生自身在思維發展上的滯后性會為她們的創新能力培養造成一定的困難,在培養女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素質時教師會發現她們的思維能力普遍不活躍。對于女大學生自己而言,從她們自身內心來講就不怎么接受對于自己創新能力的培養,這是由于長期的社會原因造成的。中國傳統觀念認為女性不應該有著自己的思想,這種思想使她們對于獨立思考,創新能力素質等意識還具有抗拒思想。這在對她們進行思維訓練,讓她們的創新能力得到提高的方面造成了很大困難。這就需要讓當代女大學生的人生觀進行完善和改變,讓她們明白創新能力的重要性,讓當代女大學生樹立責任意識,這樣才能從心理上,從根本上讓女大學生接受思維能力的訓練。endprint
(2)如果處在一個充滿活躍思維,每個人都充滿創新能力素質的環境中,那么女大學生會不自覺的也會融入這個環境,從而讓自己的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是自己的創新能力素質得到長足的發展。可是就目前而言,大多數女大學生所身處的環境僅限于自己的大學校園里的同學,朋友,家人親戚等。這種環境往往會使女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訓練受到影響。再者,當代大學生所處環境復雜,若是自己有讓自己擁有創新能力素質的這種想法,就能夠致力于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素質。所以對女大學生而言,處在一個開放,充滿活力的環境中,對提高她們自身的思維能力,讓她們創新能力得到提升很有幫助。
(3)想要提高創新能力素質,需要實踐和理論相結合。而實踐方面對于培養女大學生的創新能力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在實踐方面,復雜的實驗和艱難的思維訓練對于女大學生而言十分困難。所以在實踐方面應該更加注意,要培養女大學生對于實踐的興趣。而想要培養女大學生對于創新能力實踐的興趣,就需要大學教師和家長的引導。例如在大學課堂上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多多思考,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而在家中,家長也要注意女大學生的思維發展。
4 培養女大學生創新能力的途徑
(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為了讓女大學生自覺地訓練自己的思維,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讓她們對創新能力產生興趣是十分重要的。而具體方面,培養興趣最重要的是自己有好奇心。所以這就要求女大學生有質疑精神。在培養質疑精神方面,教師和家長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師方面,教師要注意不能讓自己成為傳統教師那樣的“權威人物”,在教學時激發學生對于學習的興趣,也可以時常和學生進行討論,使女大學生的思維得到發展。不只是培養女大學生對于創新能力的興趣,也需要讓她們的好奇心和興趣得到持久的發展,這就需要教師經常在教學中提出問題,和學生進行探討。而對于家長而言,經常和孩子交流,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讓女大學生對于創新能力素質的興趣日漸提高。
(2)創新精神就是一種不局限于現有的觀念和知識,不斷前行和進取的觀念。在具體生活方面,女大學生有創新精神的表現就是不拘泥于傳統看法,有自己獨立的看法,充滿批判性精神。在這一點上,國家和社會可以進行引導,例如:可以多在電視和網絡上播放社會上女性杰出人員的事跡。而在社會輿論方面,國家也要注意將社會看法導向對女性創新能力的關注。在這樣的過程中,女大學生就會養成不服權威,獨立精神的當代女性優秀的精神,在困難面前不屈服,從而在培養創新能力素質的過程中讓女大學生沒有過多的心理負擔。
(3)對于培養女大學生創新能力而言,有一個好的平臺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現代大學應該為女大學生搭建一個創新實踐的平臺。而培養創新能力最快速途徑的就是學術活動和科研活動。因此,大學可以時常組織一些學術交流活動和科研趣味活動等。例如:可以組織各個學院的學生進行辯論會,通過辯論的過程中女大學生的思維能力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在科研活動,例如機器人制造比賽,數學建模競賽等幾乎是男性大學生參加的競賽項目教師要多鼓勵女大學生去參加,通過參加這些比賽,女大學生可以鍛煉自己的思維能力,也能夠對于需要獨立思考的理科競賽產生興趣,從而在日常生活中也會形成思考的習慣,讓自己的創新思維能力得到提高。
(4)并不僅僅是社會和國家需要大量宣傳杰出女性的事跡,企業高層,國家管理人員和大學方面也需要大量任用女性,從實際出發激勵女大學生。例如:目前國內的世界500強企業可以在高層管理人員上多給杰出女性一些機會,讓她們用自身的事跡來為當代女大學生做榜樣,使目前女大學生對工作有信心,會在自己的專業領域內努力,從而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在國家干部方面,我國可以更多的啟用女性作為國家高層干部,讓現代女大學生切身體會到“男女平等”。在大學里,學校可以讓更多的優秀女性教師走向管理崗位,在教學時以身作則,潛移默化中就讓女大學生充滿力量,努力學習,從而提高自己的創新能力。
(5)在中小學教育方面,教師不應該將男女學生分為不同的兩類分別培養,而是應該通過每個學生不同的自身情況來制定培養計劃。對于女學生而言,更多的是文靜,好學,所以針對這樣的學生教師應該著重于培養她們的獨立思考能力,在學習中想辦法使她們對于數學,物理等理工類科目感興趣。而對于思維能力較強的學生而言,教師就更應該培養她們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這樣的培養方式下,可以有效的改變目前女學生偏重文科專業的現象。選擇理工類專業的女大學生多了,培養女大學生創新能力就會較為簡單。
5 結語
對于現在社會而言,創新型人才越來越緊缺,而女性創新型人才更加緊缺。所以這就要求高校對于女性大學生的創新能力素質的培養達到一個新的高度。而社會上對于女性的看法還會受到封建文化糟粕的影響,因此對于女大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注意讓女大學生充滿毅力,不屈從于社會看法。在大學校園中,杰出女性教師是女大學生的榜樣,可以讓她們更加努力,提高創新能力。在國家和媒體方面,多進行優秀女性人才的宣傳也是至關重要的。在各大企業和國家機關,多采用女性人才可以讓女大學生對于自己今后的工作充滿信心。更需要在中小學教育時就注意培養女性學生的思維能力,為日后培養創新能力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 趙艷紅,黃少英.和諧社會女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的意義[J].中國成人教育,2008(11):71-72.
[2] 趙艷紅,張海鈺.女大學生創新能力的現狀與培養策略[J].改革與開放,2009(8):133.
[3] 康艷明.復雜科學方法對女大學生實踐與創新能力培養的啟示[J].經濟與社會發展,2012,10(11):131-133.
[4] 李潔,王穎,石彤,等.社會性別觀念對女研究生學業成就的影響—— 基于第三期中國婦女社會地位調查之女大學生典型群體調查數據的分析[J].婦女研究論叢,2013(3):18-27,40.
[5] 姚麗琴.“PK”教學組織形式對女大學生創新能力影響的研究—— 以健美操項目為實證研究[J].浙江體育科學,2008,30(6):82-85.
[6] 凌生智,胡松林.關于數學文化與提高女大學生數學素養的思考[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33(4):9-11.
[7] 劉永策,李彥,盛國軍,等.獨生與非獨生子女大學生創新意識的差異性研究—— 以山東省某高校904個樣本為例[J].科學·經濟·社會,2009,27(3):91-94.
[8] 卞素芹,劉麗梅.女大學生就業意向調查、原因及對策[J].衡水學院學報,2010,12(6):111-113.
[9] 郭力.人文素質教育與女大學生創新意識培養的關系[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31(12):27-29.
[10] 張小芳.女大學生主體意識狀況研究—— 對青島、濟南四所高校的調查[D].中國海洋大學,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