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勇
摘 要: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作為城市規劃監督管理的依據之一,其成果要求準確、格式規范,本文重點論述了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中中心線的求取方法,各要素外業測量的要求和內業成果制作的作業方法。
關鍵詞:竣工驗收測量 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斷面測量 成果制作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c)-0039-02
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是規劃主管部門強化和規范建設工程批后管理、及時核查已建建設工程的空間要素是否符合規劃許可要求、及時發現和糾正違章建設行為的一項城鄉規劃監督管理工作。而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的成果是規劃主管部門實施該項城鄉規劃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之一,成果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可靠性直接影響規劃部門的審批工作,本文主要闡述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驗收的要素、外業測量以及成果制作的方法與要求。
1 地形測量
市政交通工程地形測量應采用全野外數字化采集的方法進行,須依實地情況采用實測或修測的方法。具體的觀測方法,技術指標應按DG∕TJ08-86-2010 《1∶500、1∶1000、1∶2000數字地形測量規范》相關規定執行。
1.1 地形測量的范圍
除包含規劃用地許可證核定的工程范圍外,還應包括市政交通工程實際起訖范圍內道路兩側第一排建筑物或規劃紅線內的所有地形地物;如道路兩側無建筑物或建筑物離竣工道路較遠時,則修(實)測至前后建筑物間寬為止。一般情況下,市區為紅線外10 m,郊區修(實)測至路基線或排水溝外10 m。兩端及道路交叉口兩側應增修(實)測至60 m。
1.2 地形測量的內容
地形測量的內容應包括測量范圍內地形、地物、側石線(或路邊線)、路面不同層結構分界線、水泥混凝土路面端頭的分塊劃線,單位大門和弄口等處的平側、窨井、瀉水口、電桿、拉桿、紅綠燈桿、郵筒、警亭、流量井、檢查井、電話人井、消防栓、電箱等等。
2 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竣工道路中心線是評價市政交通工程的走向是否符合規劃要求的重要要素,它的測定應以數字地形測量成果為基準。一般采用直接取用道路分中測繪數據確定,如果難以直接取用的成果,可以通過解析計算的方法間接確定。間接方法是指通過數字地形圖上道路中心線相關的數據(如離散點坐標),結合原有經規劃核準的設計參數(如線路曲率半徑等),經平移、歸化擬合、解析計算等來確定道路中心線各特征點坐標。
道路中心線一般有直線和曲線的類型,曲線有圓曲線和緩和曲線兩種表現形式。
2.1 直線型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利用數字地形測量成果,求取道路的分中坐標。如道路長度較短,一般可直接量取首尾2個分中點直接計算道路中心線的方程;如線路較長,應均勻選擇不少于3個分中點坐標進行歸化計算,確定道路中心的直線方程。現就比較常見的作如下說明。
當道路中心線與兩側路邊線距離相等時(如圖1所示),利用數字地形測量成果,采集道路中心線相關的分中點A、B、C、D點的坐標,經內業歸化計算,確定道路中心的直線方程,從而確定線路的中心線。
當道路中心線與兩側路邊線距離不等時(如圖2所示),在實測道路邊線的基礎上,依據設計圖紙的比例系數(e1/e2=f1/f2=g1/g2為設計比例系數),采集道路中心線點E、F、G的坐標,經內業歸化計算,確定道路中心的直線方程,從而確定線路的中心線。
2.2 圓曲線型道路中心線特征點測定
如圖3所示,偏角α可以根據兩端測定的道路中心線確定,半徑R利用曲線段分中點坐標圖解分析確定,再根據偏角α和半徑R確定圓弧的具體位置以及特征點ZY、QZ、YZ坐標。
當與設計相比有較大變化,在確定圓弧兩端點的情況下,以實測的線路曲率半徑參與歸化擬合。當與設計基本相符,利用兩端測定的道路中心線,結合規劃核準的線路曲率半徑歸化擬合。
2.3 緩和曲線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緩和曲線情況比較復雜,一般通過公式和結合規劃核準的設計參數來歸化擬合、解析計算。這里不再贅述。
3 斷面測量
道路的斷面包含縱斷面和橫斷面。斷面測量一般按市政交通工程竣工規劃驗收的規劃許可依據所指定的位置和個數進行。當規劃許可依據中未指定斷面測量的具體位置和個數時,一般應沿線路起訖點、特征點測量道路的縱斷面和橫斷面。
3.1 縱斷面測量
縱斷面范圍從工程起點開始到終點,沿確定的道路中線測設,基本間距一般情況市區間隔20 m、郊區間隔50 m測設一點高程。
均應測設高程的特征點:(1)折點、交點、交叉點及曲線的各特征點。(2)中線與鐵路、公路、橋梁、涵洞、建(構)筑物、河流、溝渠等的交界處和地形高差突變處,均必須加測縱斷面點。
3.2 橫斷面測量
每一基本縱斷面點和線路特征點點位上,須垂直于中線施測一個橫斷面,直線部分應與中線垂直,在曲線部分應垂直于切線;橫斷面的寬度,一般以規劃批準的實施寬度為準,市區要求測至兩側建筑物為止(如無建筑物,應測至一般建筑物線等距處),郊區道路測至排水溝外側農田為止。橫斷面測點數,視路寬窄情況而定,原則上能反映出實地地形變化情況即可,但不得少于5點;城市道路(指有人行道者)一般不少于9點,較寬道路(路寬大于等于12 m)不少于11點;郊區道路一般不少于13點。高程控制采用圖根水準測量、圖根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或GPS高程測量,圖根沿導線點可布設為附合路線、閉合環或結點網,在此基礎上加測散點標高。
4 市政交通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的成果制作
為了直觀反映規劃要求和測量結果的偏離值及其相互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4.1 道路中心線特征點平面坐標成果表
成果表中應當載明道路中心線特征點的點號、橫坐標、縱坐標、標高、里程等(如表1所示);點號須與市政交通工程帶狀示意圖和分幅圖中標示的內容一致。中心線坐標是指經歸化擬合道路特征點的坐標,標高為特征點處實測的高程,里程是實際道路中心線歸化擬合后所計算的里程。
4.2 竣工驗收要素成果表。
成果表中應當在對應一致的地方載明:道路的名稱,設計和實測的長度、寬度、標高以及實測的位置里程(如表2所示);對橋梁,應注明橋梁名稱,設計和實測的長度、寬度、梁底標高等。
4.3 道路縱、橫斷面圖
應當在與規劃批準位置對應一致的地方載明道路的設計橫斷面、實測橫斷面,圖中應表示里程、標高、設計道路中心線、規劃橫斷面、道路的使用性質、間距、與設計數據的偏離值等內容。
4.4 道路平面圖
應當載明規劃道路中心線、規劃道路紅線、實測道路中心特征點的點名、位置、里程和與規劃中心線的偏離值;實測橋梁的橋頂標高、梁底標高、長度、寬度、凈空高、所測時間等。
5 結論
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的關鍵是確定道路中心線,它是此項目所需測量的其他要素的根本和立足點,道路中心線確定的任何偏差都會導致其他測量要素的取舍是否正確合理,并決定接下來的測量工作是否是事倍功半還是事半功倍。同時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的測量成果是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實施該項城鄉規劃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本人根據從事該項工作的經歷,淺談一些自己測繪作業的體會,為從事該類項目測繪的技術人員以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利平.城市規劃管理中的建筑物竣工測量探討[J].山西建筑,2009(1).
[2] 張巾卓.建筑工程竣工測量質量控制方式方法研究[J].科技資訊,2009(32).
[3] 許南鴻.城市建筑竣工測量質量控制技術探討[J].科技資訊,2010(28).endprint
摘 要: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作為城市規劃監督管理的依據之一,其成果要求準確、格式規范,本文重點論述了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中中心線的求取方法,各要素外業測量的要求和內業成果制作的作業方法。
關鍵詞:竣工驗收測量 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斷面測量 成果制作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c)-0039-02
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是規劃主管部門強化和規范建設工程批后管理、及時核查已建建設工程的空間要素是否符合規劃許可要求、及時發現和糾正違章建設行為的一項城鄉規劃監督管理工作。而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的成果是規劃主管部門實施該項城鄉規劃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之一,成果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可靠性直接影響規劃部門的審批工作,本文主要闡述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驗收的要素、外業測量以及成果制作的方法與要求。
1 地形測量
市政交通工程地形測量應采用全野外數字化采集的方法進行,須依實地情況采用實測或修測的方法。具體的觀測方法,技術指標應按DG∕TJ08-86-2010 《1∶500、1∶1000、1∶2000數字地形測量規范》相關規定執行。
1.1 地形測量的范圍
除包含規劃用地許可證核定的工程范圍外,還應包括市政交通工程實際起訖范圍內道路兩側第一排建筑物或規劃紅線內的所有地形地物;如道路兩側無建筑物或建筑物離竣工道路較遠時,則修(實)測至前后建筑物間寬為止。一般情況下,市區為紅線外10 m,郊區修(實)測至路基線或排水溝外10 m。兩端及道路交叉口兩側應增修(實)測至60 m。
1.2 地形測量的內容
地形測量的內容應包括測量范圍內地形、地物、側石線(或路邊線)、路面不同層結構分界線、水泥混凝土路面端頭的分塊劃線,單位大門和弄口等處的平側、窨井、瀉水口、電桿、拉桿、紅綠燈桿、郵筒、警亭、流量井、檢查井、電話人井、消防栓、電箱等等。
2 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竣工道路中心線是評價市政交通工程的走向是否符合規劃要求的重要要素,它的測定應以數字地形測量成果為基準。一般采用直接取用道路分中測繪數據確定,如果難以直接取用的成果,可以通過解析計算的方法間接確定。間接方法是指通過數字地形圖上道路中心線相關的數據(如離散點坐標),結合原有經規劃核準的設計參數(如線路曲率半徑等),經平移、歸化擬合、解析計算等來確定道路中心線各特征點坐標。
道路中心線一般有直線和曲線的類型,曲線有圓曲線和緩和曲線兩種表現形式。
2.1 直線型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利用數字地形測量成果,求取道路的分中坐標。如道路長度較短,一般可直接量取首尾2個分中點直接計算道路中心線的方程;如線路較長,應均勻選擇不少于3個分中點坐標進行歸化計算,確定道路中心的直線方程。現就比較常見的作如下說明。
當道路中心線與兩側路邊線距離相等時(如圖1所示),利用數字地形測量成果,采集道路中心線相關的分中點A、B、C、D點的坐標,經內業歸化計算,確定道路中心的直線方程,從而確定線路的中心線。
當道路中心線與兩側路邊線距離不等時(如圖2所示),在實測道路邊線的基礎上,依據設計圖紙的比例系數(e1/e2=f1/f2=g1/g2為設計比例系數),采集道路中心線點E、F、G的坐標,經內業歸化計算,確定道路中心的直線方程,從而確定線路的中心線。
2.2 圓曲線型道路中心線特征點測定
如圖3所示,偏角α可以根據兩端測定的道路中心線確定,半徑R利用曲線段分中點坐標圖解分析確定,再根據偏角α和半徑R確定圓弧的具體位置以及特征點ZY、QZ、YZ坐標。
當與設計相比有較大變化,在確定圓弧兩端點的情況下,以實測的線路曲率半徑參與歸化擬合。當與設計基本相符,利用兩端測定的道路中心線,結合規劃核準的線路曲率半徑歸化擬合。
2.3 緩和曲線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緩和曲線情況比較復雜,一般通過公式和結合規劃核準的設計參數來歸化擬合、解析計算。這里不再贅述。
3 斷面測量
道路的斷面包含縱斷面和橫斷面。斷面測量一般按市政交通工程竣工規劃驗收的規劃許可依據所指定的位置和個數進行。當規劃許可依據中未指定斷面測量的具體位置和個數時,一般應沿線路起訖點、特征點測量道路的縱斷面和橫斷面。
3.1 縱斷面測量
縱斷面范圍從工程起點開始到終點,沿確定的道路中線測設,基本間距一般情況市區間隔20 m、郊區間隔50 m測設一點高程。
均應測設高程的特征點:(1)折點、交點、交叉點及曲線的各特征點。(2)中線與鐵路、公路、橋梁、涵洞、建(構)筑物、河流、溝渠等的交界處和地形高差突變處,均必須加測縱斷面點。
3.2 橫斷面測量
每一基本縱斷面點和線路特征點點位上,須垂直于中線施測一個橫斷面,直線部分應與中線垂直,在曲線部分應垂直于切線;橫斷面的寬度,一般以規劃批準的實施寬度為準,市區要求測至兩側建筑物為止(如無建筑物,應測至一般建筑物線等距處),郊區道路測至排水溝外側農田為止。橫斷面測點數,視路寬窄情況而定,原則上能反映出實地地形變化情況即可,但不得少于5點;城市道路(指有人行道者)一般不少于9點,較寬道路(路寬大于等于12 m)不少于11點;郊區道路一般不少于13點。高程控制采用圖根水準測量、圖根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或GPS高程測量,圖根沿導線點可布設為附合路線、閉合環或結點網,在此基礎上加測散點標高。
4 市政交通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的成果制作
為了直觀反映規劃要求和測量結果的偏離值及其相互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4.1 道路中心線特征點平面坐標成果表
成果表中應當載明道路中心線特征點的點號、橫坐標、縱坐標、標高、里程等(如表1所示);點號須與市政交通工程帶狀示意圖和分幅圖中標示的內容一致。中心線坐標是指經歸化擬合道路特征點的坐標,標高為特征點處實測的高程,里程是實際道路中心線歸化擬合后所計算的里程。
4.2 竣工驗收要素成果表。
成果表中應當在對應一致的地方載明:道路的名稱,設計和實測的長度、寬度、標高以及實測的位置里程(如表2所示);對橋梁,應注明橋梁名稱,設計和實測的長度、寬度、梁底標高等。
4.3 道路縱、橫斷面圖
應當在與規劃批準位置對應一致的地方載明道路的設計橫斷面、實測橫斷面,圖中應表示里程、標高、設計道路中心線、規劃橫斷面、道路的使用性質、間距、與設計數據的偏離值等內容。
4.4 道路平面圖
應當載明規劃道路中心線、規劃道路紅線、實測道路中心特征點的點名、位置、里程和與規劃中心線的偏離值;實測橋梁的橋頂標高、梁底標高、長度、寬度、凈空高、所測時間等。
5 結論
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的關鍵是確定道路中心線,它是此項目所需測量的其他要素的根本和立足點,道路中心線確定的任何偏差都會導致其他測量要素的取舍是否正確合理,并決定接下來的測量工作是否是事倍功半還是事半功倍。同時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的測量成果是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實施該項城鄉規劃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本人根據從事該項工作的經歷,淺談一些自己測繪作業的體會,為從事該類項目測繪的技術人員以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利平.城市規劃管理中的建筑物竣工測量探討[J].山西建筑,2009(1).
[2] 張巾卓.建筑工程竣工測量質量控制方式方法研究[J].科技資訊,2009(32).
[3] 許南鴻.城市建筑竣工測量質量控制技術探討[J].科技資訊,2010(28).endprint
摘 要: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作為城市規劃監督管理的依據之一,其成果要求準確、格式規范,本文重點論述了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中中心線的求取方法,各要素外業測量的要求和內業成果制作的作業方法。
關鍵詞:竣工驗收測量 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斷面測量 成果制作
中圖分類號:U4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4)05(c)-0039-02
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是規劃主管部門強化和規范建設工程批后管理、及時核查已建建設工程的空間要素是否符合規劃許可要求、及時發現和糾正違章建設行為的一項城鄉規劃監督管理工作。而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的成果是規劃主管部門實施該項城鄉規劃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之一,成果的完整性、準確性和可靠性直接影響規劃部門的審批工作,本文主要闡述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驗收的要素、外業測量以及成果制作的方法與要求。
1 地形測量
市政交通工程地形測量應采用全野外數字化采集的方法進行,須依實地情況采用實測或修測的方法。具體的觀測方法,技術指標應按DG∕TJ08-86-2010 《1∶500、1∶1000、1∶2000數字地形測量規范》相關規定執行。
1.1 地形測量的范圍
除包含規劃用地許可證核定的工程范圍外,還應包括市政交通工程實際起訖范圍內道路兩側第一排建筑物或規劃紅線內的所有地形地物;如道路兩側無建筑物或建筑物離竣工道路較遠時,則修(實)測至前后建筑物間寬為止。一般情況下,市區為紅線外10 m,郊區修(實)測至路基線或排水溝外10 m。兩端及道路交叉口兩側應增修(實)測至60 m。
1.2 地形測量的內容
地形測量的內容應包括測量范圍內地形、地物、側石線(或路邊線)、路面不同層結構分界線、水泥混凝土路面端頭的分塊劃線,單位大門和弄口等處的平側、窨井、瀉水口、電桿、拉桿、紅綠燈桿、郵筒、警亭、流量井、檢查井、電話人井、消防栓、電箱等等。
2 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竣工道路中心線是評價市政交通工程的走向是否符合規劃要求的重要要素,它的測定應以數字地形測量成果為基準。一般采用直接取用道路分中測繪數據確定,如果難以直接取用的成果,可以通過解析計算的方法間接確定。間接方法是指通過數字地形圖上道路中心線相關的數據(如離散點坐標),結合原有經規劃核準的設計參數(如線路曲率半徑等),經平移、歸化擬合、解析計算等來確定道路中心線各特征點坐標。
道路中心線一般有直線和曲線的類型,曲線有圓曲線和緩和曲線兩種表現形式。
2.1 直線型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利用數字地形測量成果,求取道路的分中坐標。如道路長度較短,一般可直接量取首尾2個分中點直接計算道路中心線的方程;如線路較長,應均勻選擇不少于3個分中點坐標進行歸化計算,確定道路中心的直線方程。現就比較常見的作如下說明。
當道路中心線與兩側路邊線距離相等時(如圖1所示),利用數字地形測量成果,采集道路中心線相關的分中點A、B、C、D點的坐標,經內業歸化計算,確定道路中心的直線方程,從而確定線路的中心線。
當道路中心線與兩側路邊線距離不等時(如圖2所示),在實測道路邊線的基礎上,依據設計圖紙的比例系數(e1/e2=f1/f2=g1/g2為設計比例系數),采集道路中心線點E、F、G的坐標,經內業歸化計算,確定道路中心的直線方程,從而確定線路的中心線。
2.2 圓曲線型道路中心線特征點測定
如圖3所示,偏角α可以根據兩端測定的道路中心線確定,半徑R利用曲線段分中點坐標圖解分析確定,再根據偏角α和半徑R確定圓弧的具體位置以及特征點ZY、QZ、YZ坐標。
當與設計相比有較大變化,在確定圓弧兩端點的情況下,以實測的線路曲率半徑參與歸化擬合。當與設計基本相符,利用兩端測定的道路中心線,結合規劃核準的線路曲率半徑歸化擬合。
2.3 緩和曲線道路中心線的測定
緩和曲線情況比較復雜,一般通過公式和結合規劃核準的設計參數來歸化擬合、解析計算。這里不再贅述。
3 斷面測量
道路的斷面包含縱斷面和橫斷面。斷面測量一般按市政交通工程竣工規劃驗收的規劃許可依據所指定的位置和個數進行。當規劃許可依據中未指定斷面測量的具體位置和個數時,一般應沿線路起訖點、特征點測量道路的縱斷面和橫斷面。
3.1 縱斷面測量
縱斷面范圍從工程起點開始到終點,沿確定的道路中線測設,基本間距一般情況市區間隔20 m、郊區間隔50 m測設一點高程。
均應測設高程的特征點:(1)折點、交點、交叉點及曲線的各特征點。(2)中線與鐵路、公路、橋梁、涵洞、建(構)筑物、河流、溝渠等的交界處和地形高差突變處,均必須加測縱斷面點。
3.2 橫斷面測量
每一基本縱斷面點和線路特征點點位上,須垂直于中線施測一個橫斷面,直線部分應與中線垂直,在曲線部分應垂直于切線;橫斷面的寬度,一般以規劃批準的實施寬度為準,市區要求測至兩側建筑物為止(如無建筑物,應測至一般建筑物線等距處),郊區道路測至排水溝外側農田為止。橫斷面測點數,視路寬窄情況而定,原則上能反映出實地地形變化情況即可,但不得少于5點;城市道路(指有人行道者)一般不少于9點,較寬道路(路寬大于等于12 m)不少于11點;郊區道路一般不少于13點。高程控制采用圖根水準測量、圖根電磁波測距三角高程或GPS高程測量,圖根沿導線點可布設為附合路線、閉合環或結點網,在此基礎上加測散點標高。
4 市政交通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的成果制作
為了直觀反映規劃要求和測量結果的偏離值及其相互關系,主要包括以下幾項內容。
4.1 道路中心線特征點平面坐標成果表
成果表中應當載明道路中心線特征點的點號、橫坐標、縱坐標、標高、里程等(如表1所示);點號須與市政交通工程帶狀示意圖和分幅圖中標示的內容一致。中心線坐標是指經歸化擬合道路特征點的坐標,標高為特征點處實測的高程,里程是實際道路中心線歸化擬合后所計算的里程。
4.2 竣工驗收要素成果表。
成果表中應當在對應一致的地方載明:道路的名稱,設計和實測的長度、寬度、標高以及實測的位置里程(如表2所示);對橋梁,應注明橋梁名稱,設計和實測的長度、寬度、梁底標高等。
4.3 道路縱、橫斷面圖
應當在與規劃批準位置對應一致的地方載明道路的設計橫斷面、實測橫斷面,圖中應表示里程、標高、設計道路中心線、規劃橫斷面、道路的使用性質、間距、與設計數據的偏離值等內容。
4.4 道路平面圖
應當載明規劃道路中心線、規劃道路紅線、實測道路中心特征點的點名、位置、里程和與規劃中心線的偏離值;實測橋梁的橋頂標高、梁底標高、長度、寬度、凈空高、所測時間等。
5 結論
市政交通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測量的關鍵是確定道路中心線,它是此項目所需測量的其他要素的根本和立足點,道路中心線確定的任何偏差都會導致其他測量要素的取舍是否正確合理,并決定接下來的測量工作是否是事倍功半還是事半功倍。同時建設工程竣工規劃驗收的測量成果是城鄉規劃主管部門實施該項城鄉規劃監督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據,本人根據從事該項工作的經歷,淺談一些自己測繪作業的體會,為從事該類項目測繪的技術人員以參考。
參考文獻
[1] 王利平.城市規劃管理中的建筑物竣工測量探討[J].山西建筑,2009(1).
[2] 張巾卓.建筑工程竣工測量質量控制方式方法研究[J].科技資訊,2009(32).
[3] 許南鴻.城市建筑竣工測量質量控制技術探討[J].科技資訊,2010(28).endprint